「臺灣地區領導人真是不好當啊!」5月20日,當臺灣媒體將兩年前拍攝的馬英九照片,和眼前的本尊兩相對照,頓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兩年前的這一天,馬英九挾著765萬選票的超高人氣,登上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寶座,但原本想大幹一場的他,卻接連遇到全球金融危機、「8·8」風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考驗。
一路跌跌撞撞中,馬英九沒少挨罵。所幸在兩岸問題上的作為,如重啟兩會協商(大陸海協會、臺灣海基會)、開放陸客赴臺等,讓他穩住了陣腳,也讓臺灣輿論最終給出評語:回顧過去這兩年,及展望未來幾年,他仍是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正確人選。
眼袋下垂瘦十公斤
相比兩年前就職典禮上春風得意的模樣,5月19日記者會上的「小馬哥」圓潤的臉頰已經凹了下去,眼袋下垂明顯,不但法令紋變深,連臉上的老人斑也明顯多了好幾塊。之前有體檢報告證實,馬英九比上任前整整瘦了10公斤。這讓電視機前的女粉絲們不由得邊看邊嘆:「老了好多!」
瘦雖瘦了,但馬英九精神頭挺足。記者會上,他不但頻頻展現笑容,還多次緊握雙拳,宣示要帶領臺灣開創「黃金十年」。對兩岸問題的闡述仍是馬英九著墨的重點,他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仍在協商當中,但原定6月籤署的時間表沒有改變。馬英九強調自己能頂住外界壓力,「該做的事全力去做,把它做好、堅持到底,就是魄力,不一定要拿麥克風嘶喊才叫魄力」,「我在兩岸關係改善上,挨了多少罵?被罵賣臺、被罵臺奸,但是我有沒有動搖過?」
至於兩岸未來會往什麼方向走,馬英九表示自己在任內「不管是4年或8年」,不會進行有關統一的談判,而是「爭取一個足夠時間的歷史階段,讓同是炎黃子孫的人民,在中華民族智慧導引下,找出最有利的解決方案」。但馬英九也申明,不排斥和胡錦濤主席見面,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並致力籤署和平協議。
兩年之中苦比樂多
記者會上,馬英九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表現出難掩的自信。臺灣老百姓對他的看法又如何呢?臺灣《中國時報》5月13日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支持度達到了43%,比兩個月前大漲了10個百分點。
這一結果對馬英九的鼓舞頗大,因為從當選以來,一系列棘手問題讓他焦頭爛額,民調數字從來沒好看過。上臺之初,國際金融風暴讓臺灣經濟一落千丈,馬英九雖然採取了發放消費券、減稅和「愛臺十二項建設」來提振景氣,但效果微弱,失業率節節攀升。甲型H1N1流感肆虐後,疲於應付的馬團隊還要不斷證明自產的疫苗沒有問題。
就職滿一年之際,馬英九就任國民黨主席,開始進行黨政改革,但隨即趕上百年不遇的「8·8」風災。由於被質疑救災不利,馬英九的支持度一度墜到谷底,只剩二十幾個百分點,導致行政團隊總辭下臺。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後,馬英九的威信又遭重創,滿意度僅為33%。好不容易熬過這些難關,誰想2009年底的縣市長選戰,國民黨大輸,急得馬英九馬上召回心腹幕僚金溥聰接任國民黨秘書長,然而後續兩次「立委」補選仍以慘敗收場。
在如此局面下,馬英九為何能在就職兩周年之際找回自信呢?4月25日的「雙英辯論」救了他。為了向老百姓說清楚到底該不該籤署ECFA,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來了一場唇槍舌戰。馬英九的攻防自若,讓蔡英文相形見絀。辯論會後,蔡英文都不得不酸溜溜地說「馬英九耍嘴皮功力大增」。
更助馬英九一臂之力的是,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臺灣地區經濟成長率上調為6.5%,瑞士洛桑管理學院18日最新出爐的評比稱,臺灣的競爭力在受評的58個經濟體中排行第八,比去年躍進了15個名次。
ECFA成連任關鍵
在「雙英辯論」之前,不少藍營支持者為馬英九捏把汗,因為教授出身的馬英九過去講話習慣慢條斯理,像溫吞水,看上去不是蔡英文的對手。但最終馬英九為何變得如此有氣勢呢?輿論認為,馬英九贏在「理直氣壯」四個字上,而被認為「辯才無礙」的蔡英文,輸就輸在「理屈詞窮」。
ECFA是馬英九經濟戰略上最重要的一環。簡單來說,ECFA就是兩岸互免關稅,同時大陸向臺灣讓利,限制一些產品的輸入,避免島內弱勢產業受到衝擊。這麼一來,除了臺資企業能在大陸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還能吸引外資流入臺灣,將其作為跳板,搶攻大陸市場。
ECFA對於馬英九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島內輿論認為,它將決定馬英九能否在2012年取得連任。民進黨在面對兩岸經濟問題、中國大陸崛起、包括全球自由貿易的趨勢時,採取的是對抗態度,因此在論述發展臺灣經濟的議題上處於劣勢。
臺灣老百姓普遍對經濟發展充滿期待,因此只要想到這一點,就會對民進黨上臺心存疑慮。島內分析人士認為,臺灣選民可能對馬英九的某些施政成績感到失望,但只要兩岸籤署ECFA,經濟好轉,失業率下降,馬英九就會佔有絕對優勢。(吳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