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玉說教育
上了大學以後,很多大學生會發現自己所就讀的並不是「熱門」專業,還有些大學生是被調劑到了冷門專業,畢業後就業非常的不樂觀,轉專業競爭人數多,很難成功,所以就讀於冷門專業的學生,便想到了「考研」。
然而在大學裡,其實有很多「熱門」專業也是需要考研的,原因就是「太熱了」,報考人數激增,競爭壓力大,再加上就業市場人才飽和,所以不考研難有出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大學裡「不考研」研究的5個專業。
大學裡5個「不考研」難就業的專業
TOP.1心理學專業
心理學專業,在近幾年來算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專業,但是隨著報考人數增多,市場飽和,心理學專業就變得極為困難,學生畢業後,除了所心理輔導類的工作,就只能從事教育崗位,而心理學教師的招聘卻並不多,對口率也很差。
所以如果選擇了心理學專業,最好的而就業方式就是考研,考上研究生以後出路就比較多了,就連「考公」也更加有優勢了,可以去政府機構從事心理學研究,或在公安系統從事犯罪心理或者未成年心理的研究薪資待遇高,身價立馬翻倍。
TOP.2金融專業
如果說金融專業近年來不是熱門,基本上也就沒有什麼「熱門」專業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的不斷進步,金融領域也實現了「轉型」,所以金融行業的整體薪資水平,也比其他行業要高。
行業在發展,人才缺口就會非常大,但缺少的都是金融領域的「高端人才」,所以本科生競爭力真的不高,就業也很難,那麼提升競爭力的基礎是什麼?第一步就是「考研」,然後考取專業對應的資格證書,這樣在金融行業才更好發展。
TOP.3法學專業
法學專業同樣也是「不考研」很難就業的專業,但是法學專業和醫學專業真的是「考研」裡面最難上岸的專業,因為需要記背的知識點太多,法學專業就是光背「法條」,就能背到大腦缺氧。
但是法學專業如果「不考研」,就業面真的很狹窄,出路並不多,法院、律和考公所,幾乎成了法學專業學生最普遍的就業出路,但是我國開設法學專業的400多所。
每年的本科生超過10萬人,而就業崗位就那麼多,可想而知競爭有多麼殘酷,所以「考研」是最好的選擇,考研以後不僅就業更有優勢,薪資待遇也會大不一樣。
TOP.4醫學專業
醫學專業也是近年來報考的一大熱門,雖然很多考生都知道大部分的醫學專業起點就是五年制,還是義無反顧的報考了,因為醫學的社會地位高,薪資待遇好,畢業後好就業,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普通的醫學本科生,在就業上卻並沒有那麼順利,很多三甲以上的醫院,都把標準提升到了碩士,也就是如果你想像在醫學專業畢業後,找到好的工作,進醫院而不是診所藥店之類的工作,至少要5+3。
也就是「考研」,考研以後你才有進醫院的機會,所以很多醫學專業的學生,基本上也都是本碩連讀,這樣基本不用擔心就業問題,並且考研以後,對於個人未來的薪資提升,晉升都有幫助。
TOP.5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是文科專業裡面最熱的一個專業,也是很多文科生的首選專業,漢語言文學,主要研究的是我國文學的起源、發展以及現狀的相關理論知識,畢業後可以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這個專業也是一個「考研」後錦上添花的專業,因為不考研,除了考公、從教基本上沒有更多的選擇,而考研後就不一樣了,你可以選擇黨政機關相關工作,也可以在新聞媒體、報刊出版社等負責專門的工作,薪資待遇也不錯。
寫在後面的好:
其實每個專業都存在「二八定律」,並不是所有的「熱門」就一定好就業,現如今本科學歷已經是找工作的最低標準了,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爭取更多的就業就會,「考研」機會是最有利的方式,所以如果你選擇了這幾個專業,最好提前準備複習。
今日探討話題:你覺得這些專業是「熱門」嗎?你覺得需要考研才能找工作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