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課堂 「亮「風採」 ——諾亞舟嘉興秀洲實驗幼兒園學前教育宣傳月之研在課堂活動
以賽促研,以研興教,對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具有促進作用。為了積極貫徹實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使每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實踐中得以錘鍊和提升,諾亞舟秀洲實驗幼兒園於6月18日、6月22日開展了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
活動中,大家各顯身手,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操作材料豐富多彩,教學語言充滿童趣,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儘可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做到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將幼兒帶入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積極互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與情感的體驗。可以說每位教師的教學活動都各有千秋,就像一道道美味佳餚,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
異樣課堂 同樣精彩
蘇老師:小班語言活動《藏在哪裡》
蘇老師以「躲貓貓」遊戲活動為線索,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中弓|導幼兒通過語言表達所藏方位,感知動物明顯特徵,理解故事繪本,感受繪本中的「趣」。
韓老師:大班健康活動《換牙我不怕》
韓老師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換牙是正常現象,體會牙齒健康對身體的重要性,在討論和交流中,了解一些換牙的常識和保護牙齒的方法。
吳老師:小班語言活動《甜津津的河水》
活動以幼兒喜歡的棒棒糖著手,吳老師引導幼兒走入《甜津津的河水》這個故事中,幫助幼兒了解糖在水裡是可以溶化的,並通過音樂、肢體動作等方法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知道與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
沈老師:小班語言活動《啊嗚》
沈老師藉助小動物們探索與想像小房子裡一個不為人知的東西「啊嗚」的故事,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豐富孩子對物品顏色、形狀等特徵的認知經驗。
王老師:小班語言《輕敲魔法樹》
整個活動過程王老師採用新穎的身體互動遊戲貫穿始終,玩轉繪本,讓幼兒在「變魔法」的情境中,得以盡情地玩耍,發揮想像,並在潛移默化中豐富孩子對四季變化的認知經驗。
黃老師:小班音樂遊戲《挑西瓜》
黃老師通過情景教學法、示範模仿法、提問法、啟發引導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進行音樂律動,在遊戲中感受音樂的強弱,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發展幼兒的節奏感和肢體動作。
沈老師:大班美術活動《丹頂鶴》
沈老師運用觀察、表達、模仿、創作等策略,讓幼兒感知丹頂鶴的外表特徵及丹頂鶴的不同姿態,能運用多種材料及不同繪畫方法表現丹頂鶴。
徐老師:小班數學活動《三隻熊的早餐》
徐老師讓孩子在《三隻熊的早餐》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更好地激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願望,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快樂地學、快樂地玩。
互動點評 共促成長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優質課評比是一種學習,是一種引領,每次的學習都讓我們有個新的起點。只有在學習中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把聽到的、看到的、學到的優秀經驗運用到自已的實際工作當中,敢於嘗試新理念新教法,這樣才能精益求精,不斷提升。本次優質課評比活動既為老師們創設了一個挖掘潛能、展示風採的機會,也搭建了觀摩學習、研討交流的互動平臺,提高了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增強了諾亞舟嘉興秀洲實驗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業務素質,真正達到了以賽促研,以研促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