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遭遇史上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這堂「開學第一課」註定非同尋常、令人難忘!
節目以「少年強,則國強」為主題,通過「擔當、團結、科學」三個方面生動講述一個個平凡又不凡的英雄事跡。
在《開學第一課》上,鍾南山將與「抗疫英雄」們用鏗鏘有力的話語,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重含義。
在這註定難忘的一課,讓我們一起聆聽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毛青、謝軍、張文宏、吳尊友等重量級嘉賓送上的金句。
在抗疫這一公共衛生事件面前,什麼是最大的人權?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鍾南山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但是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張伯禮
當時我就下決心,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築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張定宇
疫情在哪裡,我們實驗室就在哪裡。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陳薇
我並不認為是逆行,我更覺得是一種衝鋒。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 毛青
仰望星空,北鬥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
——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 謝軍
大數據的應用,為我們及時發現疫情,及時控制疫情,及時防範疫情,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術。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
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我們少年強則國強。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
寫好觀後感的八字秘訣:內容+觀點+自己+總結
觀後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文藝或文化作品之後的感想、感悟、啟發、聯想或決心。
其中,「觀」是基礎,重點是「感」。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作品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還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或理想。
第一部分:內容 · 你看到了什麼?
第二部分:觀點 · 你明白了什麼?
第三部分:自己 · 你身邊發生了什麼?
第四部分:總結 · 你的感受是什麼?
從格式上來說,觀後感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內容·你看到了什麼?
簡要描述自己在節目中看到的內容,選擇最有代表性的、自己感觸最深刻的內容去寫。
例:「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麼多人的命,這是最大的人權。」鍾南山爺爺滿頭銀絲,露出慈祥的微笑。84歲高齡的他向我們講述了在一線抗疫的故事,讓我肅然起敬。
2、觀點·你明白了什麼?
從節目中提取觀點,形成自己的看法。觀點無需太多,一個鮮明的主題就夠了。
例:聽了鍾南山爺爺的講解,我意識到:抗疫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安全防線。
3、自己·你身邊發生了什麼?
由上面的觀點發散開去,聯繫自己生活,表達自己的思考。真實的事例最打動人心,切忌胡編亂造。
例:抗疫英雄們的故事讓我想到發生在我身邊的感人的一幕幕。我們小區的志願者,不管嚴冬寒冷,還是春雨淅瀝,他們一直堅持值守在小區的大門口,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有些居民隔離期間不方便外出,這些志願者主動幫他們倒垃圾、購買生活必需品。
4、總結·你的感受是什麼?
文章的結尾,抒發你的真情實感,強化文章主題。
例:身邊發生的一幕幕感染著我,英雄們的故事薰陶著我。作為少年兒童,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立志做一個有擔當、講團結、懂科學的人,和祖國一同健康成長!
寫在最後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知小樂你想要看到的學習資料或者學習方法~ 或者聊一聊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