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出身農村貧寒家庭,靠打工上學,十年不懈奮鬥,滕漢昱矢志完成考研的夢想。
筆試第一,面試第一,卻最終因為兩年前的一次作弊行為,被蘭州大學拒於研究生院的大門之外。為了維護自身的受教育權,獲取寶貴的上學機會,滕漢昱勤奮的農家娃一紙訴狀,將心儀的蘭州大學告上法庭。
10年考研夢
342分,超過複試線47分,超出第二名整整40分。今年3月10日,滕漢昱以筆試成績第一的優異「戰果」,從2010年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面試,對出身農家的滕漢昱來說,他內心積蓄並為之奮鬥了10年的願望,似乎就要變成現實。
8月21日,在北京打工的滕漢昱,踏上了回蘭州的列車。秋季學期就在眼前,研究生報到的日子也快到了,然而,他卻無法如願走進心儀的大學校園,相反,他要作為原告,參加即將開庭的一場官司——起訴蘭州大學。
「10年,5個月。」滕漢昱的腦海裡,所有的希冀和夢想都在這兩個時段之間,來回跳躍。
滕漢昱的家在榆中偏遠山村,父母都是農民,姐弟5個人裡,他最小,也是唯一的兒子。三姐天生腦癱,四姐不幸夭折,家裡的情況一直不太好,貧困的影子從未遠離。「在這種環境下,只有考出去上大學,才能徹底改變命運,從小,我就想上大學,離開這裡。」
1999年,18歲的滕漢昱第一次高考落榜;2000年的秋天,復讀之後,滕漢昱生平第一次走出山區,進入北京一所高校就讀。
「每年的學費家裡出不起,我只能自己想辦法。」滕漢昱說,在北京上學的第一年,他跟同學、朋友借了好幾千元的債,而由於年輕,朋友少,到最後實在沒有人可以借了,他只能邊打工邊上學。
2001年的夏天,滕漢昱在北京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中關村推銷配送電腦的配件。「有時候,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離得很遠,客戶說幾分鐘趕到,我就必須幾分鐘到,交通工具就是兩條腿,往往跑過去的時候,身上的汗把衣服都浸透了。」
幾年間,滕漢昱當過餐廳服務員,幹過養生館鍋爐工,發過售樓傳單……每每到了考試的前兩個月,為了能順利通過,滕漢昱都會辭掉工作,專心讀書。事實上,因為每年工作的時間有限,打工賺來的收入,遠不足以支撐他在北京求學、生活的費用,「一年下來,我自己只能掙個三四千元,其餘費用也要靠拮据的家裡支持。」
最終,滕漢昱憑藉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專文憑。他說,到北京後,考研成了他的理想和目標。平時的學習中,他在英語上花去了更多的精力。2005年,他還順利通過了國家英語6級的考試。
2007年,滕漢昱第一次報考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為了備考,滕漢昱每天凌晨4點起床,晚上12點多才入睡,「幾乎每天的休息都只有4個小時。」遺憾的是,他最終落榜。
2008年,2009年……連連失敗,但滕漢昱從未放棄。「在北京10年了,七八個小時的覺很少睡過。」
2009年10月,已經三次考研失敗的滕漢昱,再次報名參加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這一次,他將目標鎖定在了蘭州大學,專業方向是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考前四個月,滕漢昱從北京回到了蘭州,在蘭大榆中校區附近租住了一間民房,「成天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看書,除了吃飯,幾乎不出門。」
當年11月13日,考生信息現場確認,檢查、攝像、交費,核對過蘭州大學所發的《全國碩士生入學考試報名信息簡表》,滕漢昱心裡卯足了勁:又一次挑戰,來了!
2010年1月9日,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舉行;3月10日,筆試成績發布,滕漢昱考了所在專業第一名;4月11日,複試結束,又一個喜訊傳來:他的專業綜合成績也是第一。滕漢昱稱,當時,蘭大方面告訴他,這個成績,可以拿到高達9000元的一等獎學金。其後,滕和蘭大籤訂了「2010年擬錄取自籌經費(非在職)培養碩士研究生告知書」後,回到北京,繼續打工。
因「汙點」遭拒錄
「顯然,9月份入學的問題有了著落。我沉浸在幸福之中!」對於一直打工求學的農家孩子滕漢昱而言,這或許是他10年以來最為快樂的一段時光。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看上去觸手可及的現實,會在短短幾個月之後,以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情景,展露在他的人生旅途中。
波折緣自兩年前的一場考試。
5月12日,蘭州大學研究生院主管研究生招生的一位董老師,打電話詢問滕漢昱在2008年考試違規的情況。
這是至今滕漢昱頗覺心痛的一件事情。2007年10月,滕漢昱最小的姐姐突然發病,住院治療,為了給姐姐治病,家裡花去了數萬元的積蓄;更為不幸的是,那年冬天,家裡種植西葫蘆的塑料大棚被人毀壞,所有的西葫蘆全部凍死,一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沒有了,生活陷入困頓。
當時,滕漢昱正在北京打工,備戰考研。據他回憶,一次,在大學的自習室裡,一名女生見和他考研的專業相同,便主動向他請教一些專業名詞解釋和解答考研題的技巧。由於經常在同一自習室裡複習,兩個人前後接觸討論了四五次。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考完政治後,在食堂吃飯時,兩個人又碰到了一起。
「簡單聊了幾句之後,她拿出了1.5萬元錢,讓我替她考英語。」滕漢昱說,此前的接觸中,這名女生了解到他的英語底子不錯,想讓他在隨後進行的英語考試中,在試卷上互換姓名考試。
「剛開始我沒答應,很害怕,沉默了十幾分鐘後,答應了。那時候,家裡倒黴透了,我特需要錢。」滕漢昱告訴記者,當時,對方一再鼓動他說,這種做法不會被發現,「抱著一種僥倖心理,我一時糊塗做了這個決定。」一直到收到考試違規的通知,滕漢昱才知道,自己作弊的事情被發現了。
接到蘭大校方的問詢電話後,滕漢昱如實向學校書面報告了這次考試違規的情況,坦承了自己的錯誤。在書面的情況說明上,滕漢昱特別加上了「請老師放心,同類錯誤我終身不會再有了」的內容。據滕介紹,「在通話中,董老師表示,此事與今年的錄取沒關係,只是例行程序,讓我安心等待錄取通知,如有事會聯繫我。」
然而,5月28日下午,這位董老師再次打電話給滕漢昱,告知校方研究決定取消了他2010年研究生入學錄取資格,理由是誠信有問題,政審不合格。
之後,滕開始不斷地找蘭州大學研究生院交涉,並進行信訪,但最終毫無效果。
滕漢昱認為,在教育部《201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管理規定》中有這樣一條:招生單位要充分利用全國統一考試考生誠信檔案,將考生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但同時規定「對在當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許報考」,這表明考試作弊不等於思想品德不合格,且影響期只有1年,作弊行為發生的「下一年」過後,考生依然有資格進行報考和被錄 取。「蘭大以我2008年考試作弊,作出我思想品德不合格的結論,取消我2010年考試的錄取資格,是對我受教育權的粗暴剝奪!」
狀告蘭大
今年7月17日,滕漢昱向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蘭州大學侵犯其受教育權成立,並撤銷錯誤的行政決定,恢復他的錄取資格,賠禮道歉。
8月24日,記者來到蘭州大學採訪時,學校保衛人員告訴記者,學校仍在放假,還未上班。記者了解到,在城關區人民法院受理滕漢昱一案之後,蘭州大學已向法庭遞交了答辯狀。
蘭州大學在答辯狀中稱,學校錄取檢查過程中,發現了滕為「往年作弊考生」,並獲知了滕於2008年在北京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被認定作弊的情況,但滕在考生報考信息「獎勵處分」一欄中,並未填寫相關作弊情況,在複試時也未主動陳述此事,當校方對其進行詢問時,方才作出說明。在之後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自述材料中,滕再次迴避了此事,因此,校方研究決定,該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不合格,建議取消了擬錄取資格,並書面報告了省招辦。蘭州大學認為,取消滕漢昱錄取資格的決定,是根據教育部相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作出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法律法規依據正確,且程序合法。」
此外,蘭州大學還特別指出,學校並未剝奪滕漢昱的任何權利。滕只是作為擬錄取考生進入了學校的擬錄取庫,而他是否被正式錄取,應當以學校最終向考生發放的《錄取通知書》為準。對此,學校在向滕發放《蘭州大學2010年擬錄取自籌經費培養碩士研究生告知書》和《蘭州大學2010年碩士研究生錄取調檔政審函》中,也做了說明。滕被取消錄取資格後,校方先後以電話和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了通知,學校的做法充分保障了考生的知情權。至於其要求校方出具正式的書面文件,目前還沒有任何法律法規或政策文件要求學校在取消考生錄取資格後必須書面通知考生。
記者了解到,在獲悉滕漢昱的遭遇後,一直以來致力於關注社會公平和公民維權的北京知名律師周澤,欣然答應為滕提供法律援助。
周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考試作弊的誠信不良記錄,只是研究生招錄過程中「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而不是思想政治考核的唯一依據。教育部《2010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管理規定》關於「對在當年研究生招生考試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許報考」的規定,也表明考試作弊並不等於思想品德不合格,否則有過作弊行為的人都思想品德不合格,以後也都不能被錄取,按照教育部規定,「下一年」過後再報考也就沒有意義了。而對研究生招生錄取,涉及政審問題,相關文件要求要結合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擬定錄取名單,但作弊並不等於思想政治表現不合格,也不等於可以此拒錄一個其他表現都良好的考生。
此外,周澤還告訴記者,即便滕漢昱在報考信息「獎勵處分」一欄中填寫為無任何處分,也是可以的。對於一個作弊的考生來說,作弊之後來年不準報考,已是很嚴重的懲罰,但這絕非「處分」的法律概念。此外,滕在2008年考試作弊的情況,學校可以通過相關的信息庫了解到,且在對滕進行詢問時,他立即如實作了匯報,不存在不誠信的問題。
路在何方?
8月25日,是滕漢昱一案開庭的日子。當天上午9時,記者與滕漢昱及代理律師周澤在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等候開庭時,被告知,此前,蘭州大學因尚未開學,無法應訴,向法院遞交了申請,故庭審延期。
「在立案之前,我對讀研的想法很堅決,因此維權的想法同樣堅決。」在滕漢昱看來,似乎擺在面前的人生的路只有讀研這一條。「當時我給家裡人承諾過,到北京以後,一定要上個研究生。」
滕漢昱向記者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
今年6月1日,他在一位同學的陪同下,來到蘭州大學,想查看和索取拒錄的書面文件。「為了試圖挽回那不能成立的『判決』,我捨棄了男人最寶貴的尊嚴,長達20多分鐘跪在研究生院電話通知我的那位老師面前,希望他能給我這次應有的上學機會。」
當時,朋友和在場的老師都驚呆了。
「我最看不起下跪的人……」「我要是親自扶你起來的話,就證明院裡做出取消你的研究生錄取資格的決定是錯誤的……」
大家就這樣僵持著,辦公室裡一個老師以找東西為由,把滕拉了起來。
滕漢昱事後回憶說:「我當時的心情連死都不怕,哪還在乎這點屈辱,只要可以換回上學的機會,能夠讓父母寬心,什麼也都不在乎了!」
「立案之前,在我心裡,考研就像一條不能回頭的路。」隨著時間的流逝,滕漢昱心裡似乎漸漸看開了許多,「這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
庭審延期。如果勝訴,訴請被判令執行,夙願當得以實現,而如果敗訴呢……滕漢昱的心還在懸著。在他面前,官司的勝負,好像一條路的兩個分岔口。
「如果官司打輸了,你以後怎麼打算?」
「不知道……」提到這個問題,滕漢昱低下頭,眼神裡若有所思,又有些迷茫。
(責任編輯:許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