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與女人的兩性連結,使人類不斷繁衍生息、不斷演繹出愛恨情仇,續寫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悽美而動人的故事。男女性別的區分與存在,不斷推動著社會向前發展,譜寫人類歷史發展的弘宏樂章,其中情愛是這部交響樂的主旋律。沒有情愛,人類就會停止前進的動力。沒有思想、靈魂、信仰、文化的人,註定是活不長的。
在政治文化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越來越由人類社會的關注轉向社會個體人本身。社會人的本質是兩性關係男人與女人的特質,男人女性化,女性男人化。人到中年,處在一生中最完美的時期,沉穩、成熟、處事機敏而幹練,就是無論男女都具有雙重性別,即男人的體貼、溫和,女人的果敢、剛毅。這樣,男女關係、夫妻關係才變得融洽、和諧,家庭穩固,社會安寧,人類才會大同。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容格,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基礎上創建了阿尼瑪原型人格與阿尼姆斯原型人格。男人尋求戀人就是以阿尼瑪原型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女性意象,那種溫柔、順從、體貼的女性形象來彌補自己的男性不足。女人尋求戀人則以阿尼姆斯原型作為自己的偶像,內塑為自己心目中的男性意象,用那種擔當、責任、果敢的男性形象來彌補自己的女性不足。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女孩有父親情結,男孩有母親情結。這裡的父親情結就是阿尼姆斯原型,母親情結是阿尼瑪原型。當一個人的原型打破,平衡也就打破了,就會走向極端。同性戀者就是屬於這種情況。當一個女性失去阿尼姆斯父親意象時,強化了女性疊加,便傾向於女性化意象,把同性作為戀人。男性也如此,男性以男性作為戀人。這種現象是社會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是一種合理的但又不正常的現象。在美國的一些電影中有些表現,表達了對人性的深層次的思考,也傳揚了一種活法。但應受到限制與幹預,畢竟是一種缺陷的情愛。
人到中年,是在經歷了與各種人打交道,參與不少麻煩事的砥礪後,啟動了各種防禦與修通技術,將人際關係處理融洽,各項事務解決通透。無論男女,步入中年,應對各種壓力的能力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女人男人化,男人女人化。女人男人化,指女人阿尼姆斯的雄性意象與本身陰柔的中和,變得更有女人味、責任感與果敢,即獨立而又合群。男人女人化,指男人阿尼瑪的雌性的意象與自身陽剛的融和,變得和藹可親、慈愛、霸氣而又謙和。
男女性別個體的中和,使一對兩性親密關係變得完美起來。感情深厚,由愛情轉向情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性有愛,這才是白頭偕老的根本原因。現實生活中,好多不幸的家庭,很多是兩種情形:一種有愛無性,暫由孩子來維繫,僅僅是精神滿足,搭夥過日子,一種理想化了的精神幻覺需求。另一種是有性無愛,只是滿足原始的生理性滿足,具有動物性。這兩種是畸形發展以離婚而告終。既使不離婚,也是一種貌合神離的死亡婚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
由此可見,不管男女處在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女子從一而終,男子堅守排他性,彼此充當男阿尼姆斯、女阿尼瑪,各自心中意象的唯一確定性打上標籤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是兩情相悅,彼此包容、彼此互補。達到這樣,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更像女人,才是最完美的結合。在單個相處時又兼具男女氣質,這時,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那些娘娘腔式男人與霸氣式女強人都是有缺陷性別的人,這樣的男人不男人,這樣的女人不女人,家庭暗流湧動,危機四伏的。為此,男人的阿尼瑪原型性格,女人的阿尼姆斯原型性格,只有與現實的情愛伴侶相匹配,才會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因此,男女平衡各自的情結,你才配有你現有性格的完整,你才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