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小白了!史上最全音頻接口大科普

2020-12-15 快科技

你應該知道的常見音頻接口

我們在使用電子產品,尤其是數碼音頻產品的時候,往往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連線,除了電源線大家都比較熟悉之外,剩下一堆密集的各種音頻接口,有的人可能就不知道該怎麼接線了。這些接口不光功能不同,更讓人頭疼的是有的雖然功能不同,但外觀卻一樣,這就給很多初級用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筆者一直強調使用數碼產品之前一定要養成看說明書的習慣,只有將說明書看懂,才能在實際操作中將機器的功能瞭然於胸,也避免了因誤操作而對機器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壞。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花時間看說明書,因此面對諸如分辨音頻接口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會產生困惑。其實如果經常接觸這些器材的話,你會慢慢熟悉那些看起來非常複雜的音頻接口,通常在接口的旁邊都會有相應的英文標註,如果遇到一款比較陌生的器材而且帶有一些新的功能,那就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來進行識別和操作了。

本次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音頻接口。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討論的接口其實包括對「接口」(interface)和「連接器」(connector)這兩個方面的討論,「連接器」我們通常也稱之為「接頭」或「插頭」。 「接口」定義了電子設備之間連接的物理特性,包括傳輸的信號頻率、強度,以及相應連線的類型、數量,還包括插頭、插座的結構設計;而「連接器」則是在物理上實現設備之間連接的裝置。

模擬音頻接口之TRS接口

說到TRS接口,一般人初聽可能不知道它是什麼,不過只要把實物放在面前,大家就都知道它是什麼了。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得最多的就是TRS接口,它的接頭外觀是圓柱體形狀,通常有三種尺寸1/4"(6.3mm)、1/8"(3.5mm)、3/32"(2.5mm),我們最常見的是3.5mm尺寸的接頭。


不同尺寸的TRS接頭

2.5mm的TRS接頭以前在手機耳機上比較流行,但現在已經不多見了,耳機接口基本被3.5mm接口一統江湖。而6.3mm的接頭在很多專業設備和高檔耳機上比較常見,但現在有不少高檔耳機也逐漸開始改用3.5mm接頭。TRS的含義是Tip(signal)、Ring(signal)、Sleeve(ground),分別代表了這種接頭的3個觸點,我們看到的就是被兩段絕緣材料隔離開的三段金屬柱。因此,3.5mm接頭和6.3mm接頭也被人稱為「小三芯」和「大三芯」。


「大三芯」的構造

TRS接口就是一個圓孔,其內部與接頭對應,也有三個觸點,彼此之間也被絕緣材料隔開。有的人說不還有四芯的插頭嗎?沒錯,我們在耳機或隨身聽上見到的四芯插頭,多出來的那一芯是用來傳送語音信號或控制信號。此外,還有一種用於耳機的四芯3.5mm插頭則是用來傳輸平衡信號的。6.3mm的「大三芯」插頭可用來傳輸平衡信號或非平衡立體聲信號,也就是說它可以和我們後面要講的XLR平衡接口一樣,能夠傳輸平衡信號,但因製作這樣的平衡線成本比較高,所以一般只用在高檔專業音頻設備上。


二芯6.3mm TRS電吉他線

當然,既然能加芯,那也可以減芯。二芯的TRS接頭可以用來傳送非平衡的單聲道音頻信號,比如電吉他用的線就是二芯的TRS線。所以,單從TRS接口外觀來看,我們不會知道它是否支持平衡傳輸;單從芯數來看,我們也不能確定四芯及以上的TRS接頭是否支持平衡傳輸,具體情況需要看設備。

模擬音頻接口之RCA接口

RCA接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見,音箱、電視、功放、DVD機等設備上基本都有。它得名於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英文縮寫(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上世紀40年代的時候,該公司將這種接口引入市場,用它來連接留聲機和揚聲器,也因此,它在歐州又稱為PHONO接口。我們對它更熟悉的接頭稱呼則是「蓮花頭」。


RCA接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


被稱為「蓮花頭」的RCA接頭

RCA接口採用同軸傳輸信號的方式,中軸用來傳輸信號,外沿一圈的接觸層用來接地。每一根RCA線纜負責傳輸一個聲道的音頻信號,因此,可以根據對聲道的實際需要,使用與之數量相匹配的RCA線纜。比如要組雙聲道立體聲就需要兩根RCA線纜。

模擬音頻接口之XLR接口

XLR接口又被稱為「卡農口」,這是因為James H. Cannon創立的Cannon Electric公司是它最初的生產商。它們最早的產品是「cannon X」系列,後來改進產品增加了一個鎖定裝置(Latch),於是在「X」後面增加了一個「L」;再後來又圍繞著接頭的金屬觸點增加了橡膠封口(Rubber compound),於是又在「L」後面增加了一個「R」。人們就把三個大寫字母組合在一起,稱這種接頭為「XLR connector」。


比較常見的三芯XLR接口


有的耳放上面會提供四芯平衡XLR耳機接口

我們通常見到的XLR插頭是3腳的,當然也有2腳、4腳、5腳、6腳的,比如在一些高檔耳機線上,我們也會看到四芯XLR平衡接頭。XLR接口與「大三芯」TRS接口一樣,可以用來傳輸音頻平衡信號。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平衡信號與非平衡信號。聲波轉換成電信號後,如果直接傳送就是非平衡信號,如果把原始信號反相180度,然後同時傳送原始信號和反相信號,這就是平衡信號。平衡傳輸就是利用相位抵消原理,將音頻信號傳輸過程中受到的其他幹擾降至最低。 當然,XLR接口也跟「大三芯」TRS接口一樣,可以傳輸非平衡信號,因此光從接口看,我們是看不出來它到底傳輸的是哪種信號。

數字音頻接口之AES/EBU接口

數字音頻接口方面,我們其實講的更多的是傳輸協議或標準。在接口的物理外觀上看,你很難看出它是哪類型的接口。我們首先說一下AES/EBU。

AES/EBU是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European Broadcast Union(音頻工程師協會/歐洲廣播聯盟)的縮寫,是現在較為流行的專業數字音頻標準。它是基於單根絞合線對來傳輸數字音頻數據的串行位傳輸協議。無須均衡即可在長達100米的距離上傳輸數據,如果均衡,可以傳輸更遠距離。


最常見的採用三芯XLR接口的AES/EBU物理接口

AES/EBU提供兩個信道的音頻數據(最高24比特量化),信道是自動計時和自同步的。它也提供了傳輸控制的方法和狀態信息的表示(channel status bit)和一些誤碼的檢測能力。它的時鐘信息是由傳輸端控制,來自AES/EBU的位流。它的三個標準採樣率是32kHz、44.1kHz、48kHz,當然許多接口能夠工作在其它不同的採樣率上。

AES/EBU的物理接口有多種,最常見的就是三芯XLR接口,用來進行平衡或差分連接;此外還有後面要講的使用RCA插頭的音頻同軸接口,用來進行單端非平衡連接;以及使用光纖連接器,進行光學連接。

數字音頻接口之S/PDIF接口

S/PDIF是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connect Format的縮寫,它是索尼與飛利浦公司合作開發的一種民用數字音頻接口協議。由於被廣泛採用,它成為事實上的民用數字音頻格式標準。S/PDIF和AES/EBU有略微不同的結構。音頻信息在數據流中佔有相同位置,使得兩種格式在原理上是兼容的。在某些情況下AES/EBU的專業設備和S/PDIF的用戶設備可以直接連接,但是並不推薦這種做法,因為在電氣技術規範和信道狀態位中存在非常重要的差別,當混用協議時可能產生無法預知的後果。


採用RCA同軸和光纖接口的S/PDIF接口

S/PDIF接口一般有三種,一種是RCA同軸接口,另一種是BNC同軸接口,還有一種是TOSLINK光纖接口。在國際標準中,S/PDIF需要BNC接口75歐姆電纜傳輸,然而很多廠商由於各種原因,頻頻使用RCA接口甚至使用3.5mm的小型立體聲接口進行S/PDIF傳輸,久而久之,RCA和3.5mm接口就成為了一個「民間標準」。後面我們會具體講到同軸接口和光纖接口。

數字音頻接口之同軸接口

同軸接口分為兩種,一種是RCA同軸接口,另一種是BNC同軸接口。前者的外觀跟模擬RCA接口沒有任何區別,而後者則與我們在電視機上常見的信號接口有點類似,而且加了鎖緊設計。同軸線纜接頭有兩個同心導體,導體和屏蔽層共用同一軸心,線的阻抗是75歐姆。


BNC同軸接口的同軸線

同軸傳輸阻抗恆定,傳輸帶寬高,因此能夠保證音頻的質量。不過雖然RCA同軸接口的外觀與RCA模擬接口相同,但線最好不要混用,由於RCA同軸線是固定75歐姆阻抗,因此混用線會造成聲音傳輸的不穩定,使音質下降。

數字音頻接口之光纖接口

光纖接口的英文名字為TOSLINK,來源於東芝(TOSHIBA)制定的技術標準,器材上一般標為「Optical」。它的物理接口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標準方頭,另一種是在便攜設備上常見的外觀與3.5mm TRS接頭類似的圓頭。由於它是以光脈衝的形式來傳輸數位訊號,因此單從技術角度來說,它是傳輸速度最快的。


方頭和圓頭的光纖接頭

光纖連接可以實現電氣隔離,阻止數字噪音通過地線傳輸,有利於提高DAC的信噪比。然而由於它需要光線發射口和接收口,而這兩個口的光電轉換需要用光電二極體,光纖和光電二極體之間不可能有緊密接觸,從而會產生數字抖動類的失真,而且這個失真是疊加的。再加上在光電轉換過程中的失真,它在數字抖動方面比同軸差了很多。也因此,現在光纖接口也開始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寫在最後:

本次我們為大家介紹了一些比較常見的音頻接口類型,實際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不斷有新的音頻標準和協議制定出來,比如I2S、CobraNet、EtherSound、Dante、AVB等等,但這些很多都是廠家的協議標準,在物理接口的實現方面也五花八門不能統一,有用HDMI接口的,有用同軸接口的,有用RJ45接口的等等。篇幅所限,就不對它們作進一步介紹了。

相關焦點

  • USB接口大科普,你用的是哪一種?
    USB,全稱是通用串行總線,是最常見的一種接口了,從手機到電腦,任何輸入輸出的設備都在使用USB接口,如今,USB接口已發展到3.2版本,很快要出4.0版本。U口每天都在用,可是你真的了解USB接口嗎?小澤今天為你帶來關於USB接口的科普。
  • 玩機社科普|第2期:主板基礎知識科普(1)——板型與接口
    之前我們撰寫了系列的科普文章——虎撲數碼WIKI系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科普電腦硬體和數碼產品的基礎知識,方便小白入門。這一系列文章得到了大家的歡迎,但是成文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半了,亟待更新,從今天開始,我們會陸陸續續更新這一系列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 史上最詳細開WiFi教程,小白也能看得懂
    相信大家以前都看過很多開WiFi教程,動手能力強一點的能看懂,但對於一些小白,一些不怎麼懂電腦的女生就很難看懂了,所以為了讓更多人能看懂,不用求別人,Kevin在這給大家帶來史上最詳細的開WiFi的教程                                ——前言史上最詳細開WiFi教程
  • 從此拒絕做小白 智能電視接口大百科
    除此之外,一般還帶有AV音視頻輸入和輸出等接口,也就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紅白黃接口。此外,還有曾經才CRT電視中叱吒風雲,佔據了多年位置的S端子接口。在前面所說的這些接口中,有一些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剛剛說到的S端子接口,在目前的智能電視或者普通電視中已經很難看再看到。
  • 史上最詳細組裝桌上型電腦教程!小白DIY桌上型電腦裝機指導全程圖解
    相關電腦硬體知識科普,可觀看往期文章。了解外桌上型電腦硬體和相關知識之後,下面我們正式來看下裝機部分。一般來說,裝機主要是先將CPU、內存、M.2固態硬碟(如無忽視這條)安裝到主板上,然後再將這個主板模塊安裝到機箱中,並固定好,最後再安裝好顯卡、電源等,最後再接下供電線、跳線、連接好顯示器和滑鼠鍵盤等外設就可以,從步驟上看,其實並不多,下面針對新手朋友,具體來介紹下。
  • 小白晉級達人必備 電視接口使用介紹
    ,1080P已經成為主流,這時色差分量接口輸出的清晰度明顯不能滿足實際使用需求,這時次時代音視頻輸出接口HDMI開始普及,這一接口一方面解決了1080P全高清解析度的輸出問題,同時還能夠支持5.1,甚至7.1聲道音源的輸出,一個接口完成了音視頻兩套傳輸需求,同時還減少了布線的煩惱,一舉成為最流行、最先進的連接方式。
  • 電腦I/O接口科普二:花樣繁多的視頻接口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電腦、電視還是投影設備等等,都離不開視頻輸出接口,各種視頻接口千奇百怪,如AV,DVI,SDI,VGA,HDMI等等,而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電腦的視頻接口,很多朋友並不了解其中的區別,覺得只要有畫面輸出就可以了,其實並非如此。首先我們來說說電腦上最古老的視頻接口,VGA接口。
  • 新手小白必讀 3分鐘看懂常見數字音頻接口
    當我們在使用數碼音頻產品時,通常要面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連線;例如在一些臺式設備上會配有各種音頻接口,然而讓人頭疼的是,有的接口雖然功能不同,但是外觀卻長得一樣,這就給很多新手小白用戶帶來了很大困擾。由於光纖接口是以光脈衝的形式來傳輸數位訊號,因此單從技術角度來說,它在信號的傳輸速度(效率)上也是最快的。方頭和圓頭的光纖接頭光纖接口可傳輸兩路未壓縮的無損PCM信號或壓縮後的5.1/7.1環繞音頻信號(如杜比數字+或DTS-HD High Resolution Audio)。
  • 溼貨|小白學習大數據測試之Hive和Hbase
    轉發是對小編的最大支持回顧溼貨|小白學習大數據測試之
  • 電腦顯示器接口類型哪個好?VGA、DVI、HDMI、DP接口區別對比科普
    眾所周知,不同的顯示器顯示接口支持的也不同,我們老電腦一般使用的是VGA,而現在很多開始逐漸主流DVI,要求高一些可能會考慮HDMI,甚至DP接口,為了電腦顯示器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經常會有用戶有這樣的疑問,電腦顯示器接口類型哪個好?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VGA、DVI、HDMI、DP接口區別對比科普。
  • 今日課堂|科普DP、VGA、DVI與HDMI接口的區別,新手小白看過來~
    生活中經常在各種設備看見DP、HDMI、DVI、VGA四種視頻接口類型,對於一些數碼小白來說實在傻傻分不清,尤其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四種接口交叉使用的情況,比如HDMI轉DVI,HDMI轉VGA,它們之間都能實現相互轉換嗎?即使可以,會影響畫質嗎?今天歐騰小編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下這些接口的區別!探討下看看哪個更高清?誰更先進?如何轉接等問題!
  • 耳機小白必讀 一分鐘看懂什麼是RCA和XLR接口
    除了我們熟悉的電源線,很多設備上還有一堆密集的音頻接口,而這時候有的人可能就不知道該怎麼接線了。這些接口不光功能各不相同,更讓人頭疼的是有的雖然功能不同,但很多接口的外觀卻長得一樣,這就給很多新手初級用戶帶來了很大困擾。在上一期的《耳機小白必讀》欄目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什麼是TRS接口,那麼今天我們再來介紹一下也平時也很常見的RCA和XLR接口。
  • 小白入門必看!筆記本電腦常見接口都在這了
    外觀上,電源接口大致有圓形、方形和USB Type-C三種,圓形接口最為普遍,因為規格的不同,圓形接口的孔徑也有所差異。  USB接口  USB接口是筆記本電腦上最常見的接口,用於和手機、平板、移動存儲設備等傳輸數據。目前常見的接口版本有USB 2.0、3.0、3.1,版本越高速度越快。
  • 《心理學原來很有趣》最適合小白的科普讀物,接地氣又乾貨滿滿
    市面上心理學的科普書籍琳琅滿目,但作為一個對心理學感興趣,想要快速了解相關知識的小白,則需要一本「接地氣」又乾貨滿滿的書。《心理學原來很有趣》就是一本這樣的好書。本書封面16位心理學大師化身大學教授,輕鬆詼諧和一般的科普書籍不同
  • 「固態科普」M.2接口、SATA接口有啥區別?
    主要摘要:「固態科普」M.2接口、SATA接口有啥區別?如果機械硬碟是計算機中的主要硬碟,它明顯地剝離了計算機的後腿,降低了計算機的啟動速度。固態硬碟的加載和讀取速度比硬碟快價格是機械硬碟的幾倍。從接口到協議,M.2 NVMe接口協議在讀寫速度有更好的體驗,毫無疑問帶有m.2接口的固態硬碟會更好。如果預算有限,並且對讀寫速度沒有過多的要求,慢也就慢一點,無所謂,而且SATA和m.2sata的接口也能夠滿足個人儲存需要。如果你財力雄厚的情況下,建議購買M.2 NVMe接口的固態硬碟,越大越好,遊戲黨必備神器。
  • 20年老造價嘔心整理:造價史上最實用的計算表格及工具,小白必備
    20年老造價嘔心整理:造價史上最實用的計算表格及工具,小白必備隨著建築行業的發展,工程項目的發展速度表越來越快,工程量也越來越大。對工程人來說,工程量的計算也成為了他們加班熬夜的代名詞。今天給大家整理的這份資料,可以說是最最實用和簡單明了的造價計算表格,對造價一線的小夥伴來說就是天大的福利!這份資料共2大部分,55個計算表格,67個計算工具。包含工程量清單及計算規則、工程量計算表、牆體自重計算表、吊裝作業鋼絲繩選用計算書、獨立基礎鋼筋計算等。
  • 常見音頻接口科普
    ——3.5mm立體聲接口(小三芯接口)3.5mm立體聲接口又叫做小三芯接口,這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最主要的音效卡接口,絕大部分消費類音效卡(包括板載音效卡)都在使用這類接口。為了適應不同的設備需求,同類的接口目前能看到的有三個尺寸規格,分別是2.5mm、3.5mm和6.22mm接頭。2.5mm接頭在手機類便攜輕薄型產品上比較常見,因為接口可以做的很小;3.5mm接口在PC類產品以及家用設備上比較常見,也是我們最常見到的接口類型;6.22mm接頭是為了提高接觸面以及耐用度設計的模擬接頭,常見於監聽等專業音頻設備上。
  • 一個有毒的標題:史上最全
    恰巧我又是最不會取標題的人。沒有受過專業寫作訓練的我,琢磨點擊率和收藏量比較高的文章都是怎麼取標題的,我發現兩個高頻詞彙:「史上最全」、「看這篇就夠了」。史上最全,一聽就好厲害的樣子,感覺作者研究了幾千年。
  • 【實操教程】小白教你選購組裝機配件
    閱讀本文前,請你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HZ赫茲工作室」再點擊「關注」,這樣你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本工作室的文章了。每周都有一篇實操教程分享。
  • HPV疫苗史上最全FAQ,你應該這樣給患者科普!
    HPV疫苗史上最全FAQ,你應該這樣給患者科普!      Q:有固定性伴侶就不會有感染HPV風險?二價疫苗四價疫苗都能預防HPV16、18型別引起的宮頸癌,四價疫苗還能預防感染HPV6、11型別引發的生殖器尖銳溼疣。      Q:有性生活是否也能打?      A:性生活並不是接種該疫苗的禁忌症。有性生活也可以打。      Q:打針之後可以進行性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