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隔離點 武漢姑娘留下200字便籤 「你們溫暖而偉大」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在柳市解除醫學隔離的武漢姑娘寫來感謝信

「我是一名武漢人,在溫州市柳市鎮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關懷。辦事非常高效率,第一時間把湖北百姓安排好……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你們做到了!」2月5日19時多,解除集中醫學隔離的湖北武漢姑娘張曉瑋,在離開樂清柳市鎮的集中醫學隔離點——新聚豐圓大酒店前,拿起房間裡的便籤,用鉛筆寫下她的心裡話。這封不到200個字的感謝信,語言樸實,字裡行間卻是滿滿的感激之情。

張曉瑋今年28歲,其一家三口是西班牙巴塞隆納華僑,在巴塞隆納生活了十幾年,父親是武漢市青山區人,母親原籍溫州。每年春節,張曉瑋都會與家人回國,到武漢、溫州等地走戚。

2019年12月21日,張曉瑋與父親先行回國。1月初,她在武漢組織了一場熱鬧的同學會。「和曾經同窗共讀的朋友相聚,當時的我是滿心歡喜,根本不知道武漢的疫情會發展得如此之快、如此嚴重。」她說。

1月21日(農曆去年十二月廿七),張曉瑋乘坐高鐵抵達柳市鎮,租住在裡馬村,準備與柳市的親友共度春節。「到柳市的第二天,我發現有關疫情的新聞越來越多,武漢等地的確診人數居高不下。」張曉瑋說,「我心裡開始慌了,就打電話、發微信跟親友們說不要再聚會了,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同時,張曉瑋意識到自己是從疫區過來的,主動去樂清市第三人民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但她仍放心不下,配合鎮、社區、村多級管理居家隔離,不見任何人,每天兩次測量體溫。

1月31日(正月初七),張曉瑋與另外100多名居家隔離人員被柳市鎮政府統一安排入住新聚豐圓大酒店,進行集中醫學隔離。「政府的措施非常迅速,我沒有因為是一個武漢人而受到排擠或被區別對待。我住在當地最高檔的酒店房間裡,每天24小時,都有一批幹部和醫務人員對我們進行監管。我通過房間貓眼看到,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把一日三餐送到房間門口。」張曉瑋說,「每天,還有工作人員在微信群裡問有沒人需要降壓藥、需要購買生活用品,或者是想喝白開水的,需要的話就馬上服務。真的是非常貼心非常周到,讓我覺得很溫暖。」

解除醫學隔離那天正好是立春,當突然聽到窗外響起鞭炮聲時,張曉瑋的百感交集換成了淚流滿目。而走出酒店大門的時候,她在一群工作人員中看到了一個年齡比她父親要大的長者,長者囑咐她要好好保護自己。那一刻,她想到了留在武漢當志願者的父親,她強忍著淚水向戴著口罩看不清臉的工作人員們鞠躬,直起腰的時候,眼淚已滑落臉龐,她說:「感謝這些偉大而勇敢的人,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

而張曉瑋的信也給工作人員帶來了溫暖與力量。柳市鎮綜合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胡曉亮說:「這是一份感謝信,也是一份表揚信,是對我們鄉鎮幹部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讓我們對抗擊疫情工作有了更多的力量。」柳市鎮新城社區管委會主任陳尊策說:「非常時期,各條戰線的工作人員都付出了很多,也感謝被隔離對象的理解與支持,我們有信心共克時艱。」

通訊員 鄭望喜 記者 周琳子

相關焦點

  • 浦東33號隔離點內 咖啡香溫暖了大家的心
    圖片說明:咖啡店老闆娘阿茵這些天,浦東33號隔離點內總是飄著咖啡香,這香氣溫暖了隔離點工作人員的心。3月27日的傍晚,風掀起了浦東33號隔離點前哨的雨棚,棚內的工作人員冒雨做著登記。這一切,附近咖啡店的老闆娘阿茵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 感謝你們給了我們如家的溫暖——一封來自武漢人的感謝信
    感謝你們給了我們如家的溫暖——一封來自武漢人的感謝信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0日訊(通訊員 範婷 羊麗輝)「感謝可親可敬的花明樓劉家社區人,是您們讓我們在最無助的時候倍感溫暖,在疫情仍然嚴重的寒冬,是你們的大愛帶來了武漢人的春天。」
  • 「感謝你們為愛值守!」結束隔離後,她給酒店留下十餘杯奶茶
    湖北武漢,一群環衛工人結束14天隔離,離開隔離酒店後主動把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她們說「不想增加酒店工作人員的負擔,她們已經夠辛苦了。」 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深圳南山的隔離酒店裡,在南山街道轄區的富邦酒店內,解除隔離的留學生子萌(化名)不僅在退房前把房間打掃乾淨,還在酒店前臺留下了十餘杯奶茶,並留下一封感謝信,寫著滿滿的感謝和祝福話語:「14天的隔離,我在這裡過得很安心、舒適,雖然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但我知道你們為了誰」「感謝你們為愛值守,你們是最可愛的人
  • 我愛你們,你們是最棒的
    她寫下了一封數千字的感謝信,講述自己的感恩之心。在信中小王說:我很難描述出心中對你們的感謝和敬佩,你們每個人都是逆行英雄,我只能在窗口對你們比心,向你們豎起大拇指,在心中期盼你們一切平安,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希望你們能順順利利地回家! 「待疫情過去,待春滿人間,你們一個都不許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 武漢乘客在酒店隔離的21個日夜 「孤島」讓杭州的溫暖傳遞更快
    因為飛機上有人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飛機著陸後,這些武漢乘客不得不被送到距離機場20分鐘車程的一家酒店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從除夕夜,到元宵節,再到立春已過,整整21天過去,酒店仍有60多人處於醫學觀察中。這是指揮部、屬地部門、醫護人員、酒店等共同商量的結果。這個小小的酒店就像一個溫暖的孤島,病毒被隔離,善良在放大,溫暖在傳遞。
  • 主動寫告示謝客 青神姑娘全家隔離結束後寫了一封感謝信
    (此前報導:接觸武漢親戚後,四川青神村民貼告示關門謝客:請不要來串門)之前的相關報導眉山市青神縣高臺鎮黃先生女兒一家,年前從武漢返鄉,手寫告知書關門謝客,進行自我隔離的事跡撥動著大家的心弦,也獲得了大家的關注和點讚。
  • 「大家都在幫武漢,我更不能退!」武漢姑娘請纓留在宿遷抗「疫」
    "疫情發生後,宿遷市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畢業不久的姑娘劉露絲,給單位領導發了這樣一條簡訊,她說:"我是武漢人,現在全國都在幫助武漢,我作為武漢人,更想在一線戰鬥。從 1 月 22 日開始,她就放棄了休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 11名武漢留觀遊客聯名寫感謝信丨「感謝你們伸出援手,為我們消除...
    「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時期,面對我們這些滯留在異鄉的遊客,你們伸出援手免費為我們提供隔離酒店和一日三餐,儘可能為我們消除焦慮,體驗到家的溫暖……」30日,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從太平湖溫泉酒店(鑫斯頓溫泉酒店)發出,11名被隔離留觀的武漢遊客在隔離的第八天,聯名寫信,表達了對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感激之情
  • 浙江台州居家隔離記:隔離病毒 不隔溫暖
    (抗擊新型肺炎)浙江台州居家隔離記:隔離病毒 不隔溫暖  中新網台州1月30日電(記者 範宇斌)「新型病毒兇得猛,防疫知識要聽好。出門口罩要戴牢,進門雙手洗清爽。沒有必要不出門……」近日,由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大陳鎮機關黨員原創、「大陳漁嫂「志願服務隊錄製的海島版《防疫七字訣》,用最接地氣的土話,在大陳島應急廣播播出。
  • 解除隔離的他們,留下這麼多暖人的「隔離故事」……
    「你們辛苦了!我們在這裡過得很安心、舒心,就是讓你們受累了。」臨別時,一位解除隔離人員動情地說。3月27日,中際佳悅酒店隔離點投入使用,接收從美國舊金山飛抵的CA986航班乘客。隔離期間,一名年過七旬的老人把慶祝生日的照片發到了隔離人員的微信群裡,並寫下了這些感謝的話語。一時間,幾十條生日祝福接連不斷地「刷屏」。「我們也感受到了溫暖,今天陽光很燦爛。」「為細心的工作人員點讚,對你們道聲:辛苦了!」「祝您健康長壽,祝我們大家都順利度過隔離期。」……這些溫馨的回覆來自當時正在隔離的其他人員。隔離期間,大家在微信群裡相互熟識,儼然成了一個「大家庭」。
  • 上海一座隔離點,有人近300天沒走出那道大門……
    隔離點啟用後,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沒再走出過隔離點的大門,呼吸過外面的空氣,直面過當空的日頭。傅澤宇便是其中之一。從消防隊調來臨時負責隔離點內的消防安全工作、應急狀況處置後,他沒再離開過。一直到半個月前,才剛剛有人接替了他的崗位。
  • 婆婆突然不適,康復隔離點工作人員陪她一晚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毅再過幾天,家住漢陽五裡墩的文婆婆一家就可以從康復隔離點回家了。雖然一家人曾和病魔苦鬥,但也感受到了很多溫暖。文婆婆原本在上海女兒家,年前,一家人從上海回到武漢過年。不想1月底,文婆婆和老伴,女兒,外孫女先後染上新冠肺炎。
  • 「我愛你,有所求」重慶援鄂女醫生給武漢寫下2000餘字情書
    「武漢,我的江城。我愛你,有所求。我要你在自此之後的漫長歲月裡,平安,歡喜。」3月13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療隊援鄂醫生王越《一封寫給武漢的情書》感動了數千網友,字裡行間溢滿了對武漢這座城市熾熱的情感和濃濃的愛意。
  • 「感謝你們對我孩子和家人的關心,讓我在武漢很感動,也很溫暖~」
    「感謝你們對我孩子和家人的關心,讓我在武漢很感動,也很溫暖,有你們關心孩子,我就放心了。」這是長安一小二年級張楚涵的媽媽劉婷給班主任衛亞紅髮來的微信。疫情來襲,劉婷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陝西援助武漢醫療隊,在武漢同濟醫院抗疫一線奮戰。
  • 武漢現「愛情郵局」:掛滿便籤賀卡 書寫無盡情愫
    武漢現「愛情郵局」:掛滿便籤賀卡 書寫無盡情愫 2019-10-08 17:29:26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8 2019年10月7日,武漢曇華林,愛情郵局。
  • 榮盛康旅各酒店熱迎抗疫英雄返回:換我們來守護你們
    3月18日,從支援湖北返回山東老家的醫護人員謝聰,在山東齊河阿爾卡迪亞國際溫泉酒店的便籤紙上寫道。紙條一側,是精心畫出的比心手勢。近日,伴隨著湖北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平穩,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陸續返回。疫情最危重的時刻,他們衝向一線,千裡馳援,引發無數人的點讚;如今,凱旋的他們贏得了來自各地人民的鮮花和掌聲。
  • 兩封來自集中隔離點的信,寄給了誰?
    華新街街道橋北社區書記劉亞玲每天都會按時打一通電話,而電話的另一頭是因武漢封城回不了家滯留在重慶的母女二人。    和這對母女相識,還得從大年初一說起,1月25日,劉亞玲挨家挨戶敲門、登記、宣傳防疫知識,排查到轄區一酒店,一對武漢籍母女引起了她的特別關注,原來陳女士和母親1月17日從武漢出發跟團到越南旅遊一周後,因武漢封城回不去,1月25日當天來到重慶,舉目無親,便訂了一周酒店住宿。
  • 戰「疫」故事 | 昭通赴湖北物資捐贈隊記者返昭後14天隔離日記
    因為在集中隔離,無法「動彈」,我只能通過電話採訪。寫稿時,一次次被他們的故事感動得淚流滿面……12日凌晨,陶飛經搶救無效離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沒有給親人留下一句話,也沒有來得及為兒子留下一句囑託。正值盛年的兒子、父親、丈夫就這樣無聲無息地走了,留下70歲高齡的父母和年僅5歲的兒子。
  • 武漢抗「疫」一線!河南90後大學生書寫最美「實習成績單」
    在她的手機便籤上有一段寫給自己的話:「如果每一場戰鬥都需要一批戰士,那麼很榮幸我是這次抗『疫』大軍中的一員,有祖國母親做堅強後盾,我堅信這場戰『疫』一定能取得勝利。」電話那端沉默了許久後,才響起了聲音:「想留下就留下,但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做好防護,不管發生任何事情,給我打電話,我馬上過去接你。」1月22日下午1時許,在家人的支持下,郝鶯歌退掉了當天晚上的回家車票,義無反顧地開始了最美逆行。在當天的朋友圈,她這樣寫道:「車票退了,行李也可以拆箱了,留在這裡做好攻堅戰,希望這場戰役早點勝利。我會每天給你們報平安的。
  • 在電腦桌面就能添加便籤,從此告別紙質便籤
    大多數小夥伴在工作中都用過便籤吧,甚至有的小夥伴吧便籤貼滿了電腦屏幕邊緣,看起來十分不美觀,現在你可以告別紙質便籤了,因為現在有電子便籤了。在電腦桌面中點左下角任務欄中「田」字按鈕,在菜單欄中找到「Sticky Note」並打開。測試系統為win10(1903)系統,其他版本不確定是否有便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