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專業第一,六級463,一篇普刊,雙非普通一本進入211

2020-12-13 保研

一、個人信息

本科學校:雙非普通一本院校 專業:土地資源管理(輔修:人力資源管理)

保送院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專業:土地資源管理

英語:四級564 六級463

成績:連續三年專業第一(4.64/5)

獲獎情況:2017國家獎學金,2018國家獎學金,全國大學生案例分析大賽一等獎等國家級、省市級獎項4項,優秀共青團員,校一等獎學金等校級12項

論文情況:大三發表一篇普刊

回憶過去的三年,點點滴滴總結起來就像劉同曾說過的一句話:心有所期 全力以赴 定有所成。

二、夏令營

因為本科學校是一個雙非中還算不錯的院校,但可惜公共管理專業排名一般,所以夏令營就採取了海投的策略,幾乎看到公共管理夏令營就都投了,倒是收到不少入營通知,但是收到的入營通知一般都是211院校沒有一個985。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首先最主要的就是材料準備還是不夠充分,很多材料像是個人陳述之類的都是著著急急準備的,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做出來確實一般。

如果海投記得做一個統計表格,包括院校、所需材料、截止時期、入營通知時間之類的,比如人大、華東師大、央財等學校都是有自己的系統的,你的各種材料要打包上傳,還是很考驗耐心和細心的。

其次就是學校問題和英語六級太低,北上廣這些地方的學校都十分重視英語,一般面試都會有口語互動,而且還比較專業,所以在這呢也要奉勸大家一句,英語真的真的很重要!

最好大一大二好好學,除了瘋狂考高六級分數之外,有機會也可以考個雅思。還有就是對自己定位最好清楚一點,最好有一個大概的目標,海投真的慎重。

至於入營情況的話我進入了8所211,但是我只去了3所,這也算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吧。

原因主要是因為考試衝突,所以大家在報夏令營的時候做好看一下會不會和期末考試衝突,如果衝突了可以不用投,因為即使進了也不能去,反而浪費了複習的精力。

還有就是很多夏令營撞了,比如華中農業、華中師範和南京農業就撞了,這時候你就只能忍痛割愛做出抉擇了。

其實很多學校為了搶人也會有一些小心機,比如夏令營選擇一樣的時間,讓你必須選擇一個(有點像後宮爭寵哈哈)。

華中師範的公共管理學院

在華中師範大學的時候,感覺氣氛很好,老師們都特別熱情,一共兩天的行程,第一天上午參觀校園和校史館,下午聽講座和導師見面會。

聽講座的時候讓我對這個學校印象特別好,老師風趣幽默,講了「反事實框架」,因為之前沒接觸過,所以我當初還記了滿滿一大頁筆記。

導師見面會主要是各個系系主任來和我們見面,介紹各個系的情況。這時候會有導師學生互動,

在這裡再給大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小tip:

如果你很想來這個學校,記得提前在他們學院官網看一下老師簡介,包括發表的論文和研究方向之類的,這樣你互動的時候可以問你心儀的導師這類型的問題,導師對你印象深刻會很加分的。

第二天就是組織筆試和面試,筆試因為是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土地資源管理這些都是同時考試,所以大家就是同樣的兩個題,

第一個寫一個研究計劃,公共管理大類不限主題,老師也會給你寫包括哪些內容,相當於已經把框架告訴你,你往裡面填充內容就可以,所以不是很難。

第二個題是介紹一個研究方法,這個也很簡單。

下午就是面試,包括英語面試和專業面試,是分開面試的。

專業面試包括一分鐘自我介紹,這個建議大家參加夏令營之前提前準備一下,最好很熟練,老師會很喜歡有條不紊、自信的學生。所以可以提前準備1個1分鐘左右的,1個3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

之後就是專業老師會問你一些專業問題,無外乎一些最新的時事政策、經典的專業問題和自我介紹裡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所以關於自我介紹一定一定不要給自己挖坑,老師後續的問題都會根據自我介紹問,所以一定要說的就是自己的優勢和自己擅長的內容。

好比如一個同學她說了解土地政策,結果老師就問了一個關於廣東省「三舊」改造是如何理解的,她就很慌了。我被問了一個我自己做過的一個比賽,老師就大概問了一下研究框架,所以大家面試前一定要熟悉自己自我介紹裡面要說的內容。

關於英文面試首先抽一段文章念一下,感覺像是一篇新聞的一段。然後老師也會用英文問你問題,當初問了我的優點和缺點。

關於英文面試就是記得提前背熟英文自我介紹,不出意外一定會讓你自我介紹,然後是常見的一些問題:你的優缺點、你最愛的一本書、你最愛的一門課、你的大學生活之類的。

整體大概就是這些,最後在這裡一定吹爆華中師範的老師,他們真的太友好了,即使面試答不上來他們也都會很耐心的給你提示,甚至還會解釋,超溫柔,真的很棒!校園環境也不錯(烤冷麵超級好吃)

南京農業大學的公共管理學院

在南京農業大學夏令營一共2天,一共三個專業: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三個專業分開面試,而每個面試方式都不一樣。

第一天三個專業是一樣的,學院領導學院基本情況介紹,還有幾個學院大牛的講座,感覺就是很常規的講座,沒有留下什麼很深刻的印象。

之後就是每個專業導師見面會,這裡有一點感覺挺溫馨的,我當初參加的行管場幾乎所有能帶碩士的導師都來了,而且統一穿著他們的院服,感覺還是很重視這個活動的。

第一天下午要匯報自己的一篇論文,以前寫過的就可以,老師非常嚴格,如果寫的不好的地方老師都是直接指出來的,因為大家都在一起,你的競爭者也會看到你的論文,如果很差的話還是有點丟人的。

當然如果論文很好,老師也會誇獎你還會提一些修改意見。第二天讓我們上午做一份文獻綜述,下午向老師匯報,老師們都特別嚴格,如果出現了錯誤會毫不留情指出來,當然好的地方也會很加分。

三、預推免

到了8月份9月份這段時間就是預推免的轟炸期,流程整體和夏令營差不多,只不過會比夏令營時間短很多,一般半天或者一天就搞定了,

因為我們學院最終要想拿到推免名額除三年成績和獲獎經歷之外還要考試,9月份一直在準備複習,預推免沒有多關注,只報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

這裡也可以提醒大家一下,如果你要是想去985,預推免是最佳撿漏時期,很多學校夏令營不要雙非等到預推免都會考慮的。

至於地大給我的感覺就比較輕鬆,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老師們都特別友好,不會讓你有很大壓力,一般問的問題你都是可以說出來的。

所以說呢,一個學校你喜不喜歡,或者一個學校適不適合你,老師真的很關鍵,有時候遇到一個好的老師會讓你不假思索決定就是這個學校了,這也是我最終選擇地大的原因。

最後確定之後,也有很多聲音,說什麼你本來可以去一個更好的,但是我始終覺得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關於選擇,請大家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好,畢竟最終是我們去學習和生活,不是其他任何給你建議的人。

關於筆試面試的話,筆試一共考了5個題,一個題20分,一共100分,都是比較大的論述題,我的建議就是寫的字整齊一點,能想到的都寫上去,大家都經歷過大學考試,應該很有經驗。

題大多都是土地管理學導論的課後題,有些會結合時事政策,如果複習了土地管理學導論就很簡單。

面試也是包括英文面試和中文面試,老師們都很友好溫柔,都不會刻意刁難人,英文面試很簡單,就是基本自我介紹,中文面試的話如果你帶簡歷進去的話就是問自己的項目比賽比較多,

如果沒有簡歷就根據你的英文自我介紹,我們幾個大多就是問了關於簡歷裡的科研經歷,如果沒有簡歷就會問你的研究計劃,研究興趣之類的。

關於研究計劃這種也是我上文中提到的建議,提前準備好,同時看看學院官網,看看老師們的研究方向,面試回答的時候多多結合,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他們發的論文,這都是面試的加分項。

四、關於感受

保研這件事情,這一路上雖說漫長,但也難忘。現在回想起來關於保研的每一個時刻,都覺得是人生中美好的回憶。

大三的暑假瘋狂參加夏令營,幾乎是趕在一起馬不停蹄參加了一個又一個,心理壓力也巨大,甚至和父母大哭,所以也很感謝父母的包容和耐心,一直不斷的安慰我鼓勵我。

也要感謝我的老師和朋友們,是他們給了我很多的幫助,能夠讓我成功保研。

現在的你們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最好的成績、多多參加有水平的比賽,有時間就學英語,英語真的很重要。

就像是這個題目說的,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努力讓自己可以,最終你真的可以。感謝讀到最後的你們,祝願大家都能順利保到自己理想學府。

相關焦點

  • 能衝「211」不上普通「雙非」?調劑到211冷門專業,就業也尷尬!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高分和低分段的考生填報起來並不難,因為選擇少且比較明確,但是對於超過一本線不是很多的考生來說,就有些犯難了,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衝一個211還是就讀普通"雙非"高校方面有些糾結。能衝「211」不上普通「雙非」?調劑到211冷門專業,就業也尷尬!
  • 這幾所「雙非」高校實力強悍,普通一本學生可以重點考慮
    以前我們把非985、非211的大學稱為「雙非」,但是目前「雙非」一般是指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即非雙一流,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雙非」學校都是平平無奇的。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雙非」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超越擁有政策和資源優勢的部分211高校。
  • 2020年「雙非」高校排名,普通一本學生,可以重點考慮
    我們通常把非985工程、211工程的學校稱為「雙非」高校。這樣是為了容易區分兩者的區別。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雙非」高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超越擁有政策和資源優勢的部分211高校。根據校友會版的數據統計,我國已經有18所「雙非」高校已經進入全國100強,實力已經達到211高校的水平,可以值得普通一本的學生關注。具體的「雙非」高校排名如下。
  • 「雙非」一本院校排行出爐,部分高校實力不輸211,性價比更高
    2020的高考好像剛剛結束,可2021年的高考卻也只剩下不到6個月的時間,全國各地的高三學子,也已經進入到緊張激烈的備考中,加之今年全國推行新高考,考生們更是「亞歷山大」。
  • 中國很多雙非高校專業一流,雙非高校不一定比985、211差
    按照國家規劃,未來的985、211高校裡的一本、二本、三本將統一合併為本科批次,統一稱為為:「雙一流」高校。在招生就業方面的優勢會越來越強。全國有將近3000所高校,其中211高校有100多所,即便是最差的211高校也是全國大學的前5%以內,這已經是非常好的國內大學了,別把211不當好大學。何況,全國的高校共有幾千個專業,不可能每個專業都是清華北大第一。
  • 沿海地區雙非一本VS偏遠地區211,你會選擇哪一個?
    前兩天,小編看到網上有很多人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疑惑:高考分數過一本線並不多,填報志願的時候,是選擇沿海發達地區的雙非一本好?還是選擇偏遠地區的211好下面,小編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考慮下個人的興趣愛好。
  • 沿海地區雙非一本VS偏遠地區211,哪個更值得讀?
    前兩天,小編看到網上有很多人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疑惑:高考分數過一本線並不多,填報志願的時候,是選擇沿海發達地區的雙非一本好?還是選擇偏遠地區的211好?下面,小編來談談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們要考慮下個人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
  • 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
    文:大學老班長二戰考研失敗的我打算轉戰雙非院校了,雙非一本值得讀嗎?就業難,考研熱,普通本科的學生希望通過考研考入985、211高校,圓自己的名校夢,也造成了普通本科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這也是近期一個網友的留言「身邊有很多考研的同學,他們的意思是最差也要考211,雙非沒有可讀性。
  • 學長學姐血淚教訓:專業第一,啥也不是
    都是淚水,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訓吧······——L學姐本科院校:TOP4經管專業專業排名:3/102,GPA3.8+英語成績:六級600+,雅思7分● 軟實力綜合背景學科競賽:無競賽實習經歷:湊學分在親戚單位的實習經歷
  • 什麼是「雙非」大學?普通211和強勢「雙非」,我們該如何選擇
    考生們在普通211和強勢雙非面前該如何選擇?對於成績不好的考生,去一個普通的211大學,而且還沒有一個強勢的學科,在畢業之後仍然是沒有什麼出路。但是,如果你選擇了一個雙非的院校,強勢的學校隨你選擇,熱門的專業你也可以任你選擇,這樣畢業後也一樣會有一個好的前景不是麼?
  • 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名校,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
    不是211,也不是985,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從最近幾年就業的形勢看,本科學歷已經很普遍,就算是研究生畢業時都不見得一定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這就使得很多同學在考研的時候只把目標鎖定在211和985名校,以期望借用名校的光環,為未來的自己增磚加瓦。
  • 雖為「雙非高校」,這10所院校連續三年躋身中國百強大學!很強
    2021年考研的時間已經確定了,考生們對自己的目標也應該越來越明確,同樣地,剛進入高三的學子們也要開始確定自己的目標大學,結合自己的水平合理定為,努力拼搏。能考上985、211等雙一流高校當然最好,但能考上的畢竟只是少數,對於成績沒那麼拔尖的中上成績考生,有一些隱藏的實力派高校值得參考。對比三年的中國高校綜合評價排行榜,有一些高校連續三年位列百強。
  • 放棄末流211冷門專業,選擇雙非院校熱門專業是不是明智之舉?
    有家長問:孩子高考成績預計能達到末流211的冷門專業,但是又擔心冷門專業以後不太好就業,是不是應該放棄末流211的冷門專業而選擇一本院校的熱門專業?放棄211院校的冷門專業是不是一種損失?如果你打算以後繼續深造,選擇末流211的冷門專業,也許不失為明智之舉,畢竟211院校的牌子在,考研的話,相對於普通本科院校也有一定的優勢。我朋友家孩子高考時選擇的是青海大學,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考到了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這應該算是很不錯的。
  • 四非普通一本跨專業逆襲名牌985
    ;兩篇未發表實證論文;一篇發表的國家級普刊夏令營參營:華東師範大學亞歐商學院;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要求對於理工類這塊要求可能不會太嚴格,我有一些理工科的同學沒過六級也去了很好的學校。但對於經管文法類要求會比較高。過六級是基本前提,對於雙非的同學要求只會更高(儘量500+才能不拖後腿)。
  • 就業很好的「雙非」普通大學,平時太低調,畢業生工資超過211
    現在無論是電視還是網絡都在大力宣傳,985和211是就業的硬通貨,很多人認為除了這些名牌大學以外,其他大學畢業的人找不到好工作,事實是這樣嗎?顯然不是那樣,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有好的前途,今天編輯向大家介紹好的雙非大學,一起看看吧。
  • 本科211,調劑雙非,放棄三個offer,到底值不值?
    最終我還是選擇了考研,是因為我想要一個更好的平臺,想要專注於自己專業的某個細分以及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我沒有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我想繼續上學總歸不會出錯!第一個是b區211,覺得自己可以衝一衝,畢竟接到通知了,就必須要全力以赴啊!又陸陸續續接到了另外兩所一本院校的複試通知,考慮了一番,最終決定如果過了某個一本院校,就不考慮211了。211它不香嗎?它當然香了,要不然我也不會糾結這麼一大段時間,但考慮到到地區考慮到學科評估等多個因素,我最終還是選擇了一本。
  • "我本科985,憑什麼保研拼不過211和雙非……?"
    "少參加幾個比賽,985高校的優勢還應該還是能補回來的吧"小A同學是某中上遊985高校一名學生,由於大學前三年還保持著較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還是獲得保研資格,但還是在邊緣徘徊。他和專業其他保研學生最大的一點區別就是少了些衝勁和幹勁,不爭不搶,靠純績點獲得邊緣保研資格。
  • 如何發表普刊論文
    我們發表學術論文的初體驗基本都是從普通期刊開始的,普通期刊站國內學術期刊大多數,不僅僅是初次發表論文,一般的畢業、評職稱等用途的論文大多發表普通期刊就是受認可的,所以選擇普通期刊的作者是非常多的,如何發表普刊論文?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之前有個考生考研三次才從一個雙非工科院校考入東南大學讀研,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讀研之後卻並不建議後來的雙非考生考研去名校,除非實力非常強的同學。因為他覺得這三年來他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第一年考研他在學校備考,因為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的考研分數不夠國家線。
  • 5所不錯的普通一本,實力不輸211大學
    文/圓夢志願 馬老師211、985大學是很多考生心目中理想的名牌大學,但其實在那些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的高校中,也有不少綜合實力不錯的大學。那麼雙非比較好的大學有哪些呢?雙非大學排名100強有哪些大學入圍?一起了解一下吧。一、雙非比較好的大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