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科普】疫情當下如何在家科學備孕

2020-12-22 騰訊網

自從12月7日成都郫都區被曝出確診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電視裡,新聞實時滾動著前線的最新情況;手機裡,各種評論不停刷屏……確診案例和疑似案例的數字相繼被曝出。

這讓突然備孕或者正在備孕的朋友們,因此緊張,因此,成都送子鳥助孕專家介紹,備孕準爸媽趕緊放鬆心情,畢竟持續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真的會把寶寶拒之門外的哦。

利用排卵日 輕鬆來備孕

排卵期一般是在下次月經來之前的14天左右,對於月經周期規律(26到32天)的女性來說,就可以通過推測下次月經來臨的日期倒數14天來推測排卵日。

1

備孕期間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1、保持居家空氣清新,溫度適宜,適時開窗,避免過熱過冷,以免感冒。

2、孕產婦的毛巾,浴巾,餐具等生活用品單獨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隨時保持手的衛生,飯前便後,進門前後多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4、保持營養均衡,避免過度進食,控制血糖和體重。

5、做好自我健康檢測,注意檢測體溫,定期監測胎動。

6、避免親朋好友探視,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以及兩周內去過免疫高發區的人群接觸。

7、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適當運動,保持心情愉悅,增強自身抵抗力。

2

外出如何做好防護措施

1、外出時,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2、外出時,可隨身攜帶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紙巾。

3、咳嗽或打噴嚏時,請使用紙巾、袖口或屈肘遮掩口鼻,並及時洗手消毒手部。

4、走在路上時,儘可能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5、外出回家後,應妥善處理口罩(用袋子將口罩裝好,並噴灑75%酒精進行噴灑消毒後,套緊塑膠袋後再丟棄),外套可懸掛於空氣流通處。

3

孕媽的防護要點

1、早孕期間:懷孕後請儘量選擇線上諮詢的方式聯繫醫生,減少外出,如有腹痛請及時就醫,排除「宮外孕」風險。

2、B超診斷「胚胎停育」的,在做好新冠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及時至醫院接受醫療處理,以免帶來不良後果。

3、中晚孕期間:聽從產科醫生的指導。

4、孕產婦和新生兒應該特別加強隔離防護,自己和家人都切不可大意!

總而言之,科學備孕絕對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備孕期間爸媽們的心情和身體狀態都要調至最佳狀態;另一方面,還是那句話,不要把備孕當成是一項任務,即使短時間內沒有成功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17日在線與助孕專家互動諮詢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如何科學備孕
    要想如願以償,必須從備孕開始創造條件。女性備孕的關鍵是擁有健康的身心狀態及高質量的卵子,並把子宮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隨著疫情將要過去,我們很多夫妻也有計劃的在積極備孕,那麼科學備孕應注意哪幾個方面呢?科學備孕我們也要規避一些誤區,很多都是老一輩的觀念流傳下來,因為那個時候認知有限,造成很多錯誤甚至是有危害的觀念。
  • 黑龍江省科協發揮科學傳播融媒體聯盟作用 打響科普助力疫情防控...
    自疫情發生以來,黑龍江省科協充分發揮黑龍江科學傳播融媒體聯盟的作用,聯合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等多家媒體,各展所長,各盡其力,形成疫情防控科學傳播矩陣,積極開展防疫防控科普知識宣傳,以圖文、視頻、圖解等多種形式為推送手段,傳播醫學常識和正確應對方式方法,推送內容涵蓋國家決策部署、疫情權威發布、專家解讀、防疫知識解答等多方面,力求擴大防控科普宣傳的覆蓋面,打贏這場防控戰役
  • 疫情期間如何備孕?新冠疫情下如何備孕?
    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消息傳出,給備孕人群帶來極大的心理恐慌和思想負擔。疫情期間能備孕嗎?不孕不育患者還能做輔助生殖嗎?育齡期感染者愈後會不會影響生殖能力?孕期感染新冠肺炎如何處理?新冠疫情對很多家庭的備孕計劃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據2020年5月IQVIA
  • 感受科學樂趣 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開營
    8月18日上午,受疫情影響的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暑期科學營在這個火熱的夏天重新起航,50位來自上海的營員齊聚上海科技館,參加為期5天的科學營活動。在這期間,營員們將在專家講座、互動討論、科普影視、科學實驗、文物修復、成果展示等活動環節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感受科學的奇妙與樂趣,在科學大咖與專業導師的引導下體驗科研創新的魅力。
  • 陝西省出版戰線推出系列防疫科普出版物 助力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
    陝西省出版戰線推出系列防疫科普出版物,助力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西部網訊 (記者 蘇靜萌)近期,全省出版戰線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宣傳部具體指導下,以擔當踐行使命,以奮鬥彰顯責任,立足職能,發揮優勢,第一時間推出系列防疫科普讀物,營造了科學防治、科學防疫、科學應對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全省抗擊疫情宣傳引導工作中發揮了應有作用。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高於一切。
  • 新浪新聞app闢謠科普專題 持續解決防疫信息痛點
    據了解,從疫情暴發開始,新浪新聞app就在抗肺炎頻道開闢了疫情防控的另一個戰場。通過普及科學的防疫知識、傳播權威信息,助力用戶抗擊疫情。用戶打開新浪新聞app「抗肺炎」頻道,即可查看甄別闢謠、防疫科普專題。
  •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嬰兒如何做好防護?這8條要記住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嬰兒如何做好防護?
  • 科學闢謠消除恐慌 市北區科協做好應急科普穩民心
      半島網2月21日消息  為做好疫情防控應急科普宣傳工作,配合企業復工復產需要,指導社區居民科學有效預防,市北區科協積極行動,多種形式開展應急科普宣傳。  市北區科協做好應急科普穩民心   在機關、街道、社區,發放並招貼防抗疫情科普掛圖145套共1160張,懸掛助力打通科普「最後一公裡」,內容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個人防護》《科學闢謠》《疫情期間復工注意事項》等疫情防控知識。  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宣傳覆蓋面。
  • 如何洗手、戴口罩?《知識春晚》科普防疫知識
    春節期間,少了拜年聚餐,多的是平安度過疫情的祝願。2020知識春晚主持人:張泉靈、龐瑋、羅振宇(從左至右)由深圳衛視、得到 App、愛奇藝聯合出品的除夕檔語言類晚會節目《2020知識春晚》於大年三十(1月24日)播出後引發熱議。
  • 防疫科普丨疫情期間如何安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疾控中心指南請收藏
    防疫科普丨疫情期間如何安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01-08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期間
  • 皮影戲裡學防疫,75歲國家非遺傳承人的防疫科普
    皮影戲裡學防疫,75歲國家非遺傳承人的防疫科普 2020-02-07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當下,我們該如何保證自己及孩子們的精神心理健康?
    隨著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戰鬥的進行,人們的恐慌與焦慮情緒也逐漸加劇。如何才能讓自己和孩子在疫情階段保持正確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每個家長和老師都切實關心的話題。有鑑於此,頂思結合最近各校推出的防疫知識手冊及相關科普書籍,將其中提及的tips進行整理。面對寒假plus,我們不慌!
  • 【科協動態】疫情下催生的青少年科普新模式:家庭科學實驗室!
    【科協動態】疫情下催生的青少年科普新模式:家庭科學實驗室!今年年初起受疫情影響,以線下實踐活動為主的青少年科普步履維艱,例如講座、課程、戶外活動等等都受到了很大衝擊。
  • 【健健康康講科普】《公民防疫行為準則》——遵守社交禮儀
    【健健康康講科普】《公民防疫行為準則》——遵守社交禮儀 2020-12-0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疫成語新解】疫情來勢洶洶,如何做好防護很重要。
    【防疫成語新解
  • 如何才算是科學的備孕?
    如今備孕成為一門學問,講究科學備孕。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胎兒畸形率,讓寶寶更健康更聰明。都說科學備孕,但是很多小夫妻不知道怎麼才算是科學備孕。我來給備孕中的小夫妻說一下。  如何才算是科學的備孕?  1、補充葉酸  葉酸對於備孕女性而言的重要性不用多說
  • 南譙區開展「科學防疫 呵護成長」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涼風習習,陰雨綿綿,成長路上,科學防疫仍在繼續。為普及科學防疫知識,緩解孩子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和焦慮心態,傳遞正能量。7月28日,在2020全國科技活動周暨第三十二屆科普宣傳周到來之際,南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滁州市第二實驗小學、同樂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陽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科學防疫 呵護成長」主題活動。社區部分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
  • 用科普抗「疫」記錄為你提供硬核科普的健康教育人
    在這次疫情中,他們積極判斷形勢,用科普抗「疫」,是這次抗疫戰線上的幕後工作者。用健康科普知識 打好防疫「主動仗」根據不同人群、不同時期的需要制定相應內容,河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傳播及材料製作室主任張強說,「比如農村人群和城市人群分別應該做什麼;當大家恐懼時,我們給百姓信心;當群眾放鬆時,我們提醒百姓不能放鬆警惕;返工時該如何預防;復工企業應該如何防護;家長如何關注在家學生心理健康
  • 【健健康康講科普】《公民防疫行為準則》——居家
    【健健康康講科普】《公民防疫行為準則》——居家 2020-12-21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備孕想要科學備孕應該怎麼運動
    女子談特邀周紅醫生為大家講解如何科學備孕運動不足是現代人的通病,不僅會增加很多慢病的風險,還會對精子和卵子的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備孕一定要改掉這個不好的生活習慣,為了孕育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趕快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