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部網
放粘鼠板本就是為了捕鼠,可西安一公司的員工在目睹了一隻被粘住的老鼠為逃生,咬斷自己三條腿的慘狀後,既不忍又驚訝,「早知道會這樣子,就不放粘鼠板了……」
發現
粘鼠板上有隻老鼠在掙扎
原來的西安解放百貨大樓如今已成書城,但八樓仍是百貨大樓的辦公區。
「我們這兒有職工小灶,有時也有吃剩的方便麵,曾經有過老鼠」。在8樓辦公的吉先生說,正月初八上班後,他們發現,老鼠有些活躍了,四處亂竄,啃噬物品。逮了幾次未果,於是,吉先生和同事把辦公室裡原有的幾張粘鼠板(常用的捕鼠工具,紙板外殼,上附強力膠,長期保持)換了地方,而且還多加了一個,但幾天來一直沒有老鼠上鉤。
昨日上午9時,他們終於在一間辦公室發現,換了地方的粘鼠板「立功」了:一隻體長十餘公分的老鼠被牢牢粘在上面。「當時還活著,眼睛四處看,肚子一鼓一鼓的,還在掙扎。」
不忍
不見了三條腿嘴裡有毛
逮住了搗亂的老鼠,大夥挺高興,可仔細一看,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除了右後腿完整,這隻老鼠其他三條腿都不見了,斷口處還流著血並有被啃噬的痕跡……
怎麼斷的?大夥面面相覷。這裡不養貓、不養狗,不是被其他動物咬的;粘板上沒有斷下的殘肢,也不是掙斷的;可老鼠嘴裡卻有毛……看到這兒,大夥一致認定「是它自己咬斷的!」原本挺高興的幾個人有了些異樣的感覺。
「唉,早知道會這樣,不如不逮它」。員工郭先生搖搖頭說,本想著放了這隻小老鼠,可它整個身體都死死粘在粘鼠板上,根本沒有辦法。就這樣,又掙扎了一個小時,這隻老鼠死了。
「以前也粘住過老鼠,但從沒有看到咬斷自己腿的,這隻老鼠是為逃生吧」;「小時候聽說過被捕的狼為逃生咬斷腿的,還以為是騙人的」……圍著這隻死老鼠,幾人議論紛紛,既為一個生命為逃生自殘不忍,又對這隻老鼠的勇氣和殘忍生出一絲寒意。
解析
老鼠為什麼會這樣「自殘」?
經記者查詢,老鼠為逃生自殘並非首次發現。有網友曾拍攝到一段視頻:一隻老鼠的後腿被夾在牆縫中無法掙脫,為了逃生,它拼命地啃噬被夾住的腿,一邊啃一邊發出吱吱的痛苦叫聲……該網友在文字說明中寫道「求生的欲望和本能,已經把大腿骨咬折了,剩肉和皮連接了,第二天早晨凍死了。」還有網友拍攝了一隻老鼠咬斷尾巴逃生的視頻。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吳家炎說,老鼠咬斷三條腿的行為就是為逃生,而不見的三條腿應該是它啃噬過程中吞下肚了。被粘住的老鼠咬斷腿在人們看來是自殘,但實際上它並不知道咬的是自己的腿,而以為咬的是粘住它的「敵人」。在身體被粘住或被夾住後,老鼠已有了劇痛感,而且越掙扎越痛,因此它啃噬自己肢體時雖然疼痛,但依然認為這是被粘住、被夾住產生的疼,而不是「啃噬的疼」,才會生生咬斷。
名字趣談
鼠,什麼東西都咬,還會傳播鼠疫,古時人們對鼠是相當畏懼的。而古人常常在畏懼的事物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鼠類被稱「老鼠」就由此而來。《舊五代史·食貨志》記載,五代時有一項雜稅叫「雀鼠耗」:每繳糧食一石,加損耗兩鬥,連絲、棉、綢、線、麻、皮也要加。百姓們苦不堪言,又不敢公開抱怨,便咒罵老鼠是「耗子」,這一叫法便流傳至今。
生理特性
食性很雜,酸、甜、苦、辣全不怕,但最愛吃穀物類。據研究,一隻家老鼠一年大約可吃掉9公斤糧食。
有一對不斷生長的大門牙,需要不斷咬東西磨牙,據統計,美國有1/4原因不明火災,可能因老鼠咬損電線引起。
哺乳類中繁殖最迅速,以一種家鼠為例:每年可懷胎多達八次,每胎可誕幼鼠四至七隻。
老鼠的長尾巴有很好的平衡作用,即使從五層樓上摔下也不會受傷。
人們常說「膽小如鼠」,老鼠的膽到底有多小呢?其實老鼠內臟中沒有膽。
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因為核輻射過強,所以對當地的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是那裡的老鼠卻幾乎沒有受到核輻射的影響,它們沒有畸形,也能正常生育。
具有很強的記憶性和拒食性,如果受過襲擊,會長時間迴避受襲地。
鼠族明星
在現實社會雖然討人厭,但在影視圈中機智靈敏又善解人意的「老鼠明星」卻不少:迪士尼明星「米老鼠」是第一個出現在銀幕上的老鼠形象,《貓和老鼠》中與大貓湯姆鬥智鬥勇的小老鼠「傑瑞」,《精靈鼠小弟》中可愛、善良、愛家人的「史都華」,《舒克和貝塔》裡駕駛飛機的「舒克」和開坦克的「貝塔」也是兩隻可愛的小老鼠,還有《料理鼠王》中懷揣成為法國五星級飯店廚房掌勺夢想的老鼠「雷米」等等。
對人貢獻
耶路撒冷大學的研究發現,老鼠的骨骼構架99%和人類相同,在病理上,老鼠和人類的骨細胞也有很多的共同之處。
而英美科學家研究得出,80%的人類基因與老鼠完全相同,99%的人類基因與老鼠非常相似,而老鼠基因密碼鏈的長度與人類也相差無幾。
所有這些指標,猴子都沒有達到。基於上述原因,二十世紀初以來,老鼠一直在充當人類醫學研究的「老黃牛」:它們既是研究疾病的工具,又是檢驗藥物作用的「實驗者」,為人類戰勝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知道一下<<
「自殘」逃生的不只老鼠
吳家炎說,不光老鼠,很多動物都有類似的逃生本能,比如狼、熊等,都有落入陷阱「自殘」逃生的現象。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曾稱,2006年11月,在一個偷獵者設的機關裡,發現了一隻被咬斷的老虎爪子,次年3月,基金會拍到了這隻沒有右前爪的老虎。吳家炎說動物被捕後大多數並不會「自殘」而是「等死」,因為動物畢竟跟人不一樣,「很多時候想不到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