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6月1日消息,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在臉書表示,他反對大陸繼續與島內續籤ECFA,兩岸紅利必須留給真正反分裂促統的同胞,兩岸紅利就該用在真正反分裂促統的大業,不然這與「資敵」又有何區別?
鬱主席是島內堅定的統派力量,一生致力於實現國家統一大業,並與分裂分子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面對分裂分子的囂張氣焰,鬱主席痛心疾首地說:「真到萬不得已兩岸攤牌的時候,我寧可希望大陸選擇的是快速行動,而非整死臺人民的窮臺困臺。」
對於這樣一位不計個人生死、利益得失而與島內分裂分子頑強抗爭的老者,我們必須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對他的建議,值得認真對待。至少多數大陸民眾與鬱老有一樣的認識,不能繼續為島內輸血。
籤訂於2010年6月29日的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將於今年6月29日到期,在當前緊張的兩岸關係下,ECFA是否還會延期受到海峽兩岸普遍關注。儘管島內分裂分子為了打擊執政的馬英九政府,在2014年挑撥臺學生發起「太陽花學運」,從而破壞了後續「服貿協議」的籤訂。但輪到民進黨執政了,在現實經濟利益面前,民進黨多名高層表示不願意看到大陸終止ECFA協議。
這就說明,ECFA協議的的確確給島內帶去了實惠。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海協會會長張志軍透露,截止到2019年9月底,貨物貿易早期收穫產品,大陸對臺累計減免關稅約388.8億元人民幣,從2010年到2019年,早收清單中臺對大陸出口農產品的增長超過了2倍,大陸已成為臺農產品外銷第一大市場。
相對大陸給島內業者的巨額讓利,大陸向臺出售產品的免關稅金額僅為約6億美元,兩岸之間相差有11倍之多。難道是大陸所需物資只有臺島有嗎?顯然不是,這就說明ECFA的實質就是大陸對臺島的讓利。
若ECFA不能繼續會怎樣?那就意味著ECFA早收清單中包括農產品、工業相關原料、零組件在內的539項產品均不能享受零關稅減免優惠待遇,將對島內龐大的農產從業者及小型製造業者造成極大損失。有人預測,臺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取決於ECFA,若ECFA若中斷,將使臺經濟陷入非常危機狀態。
因此,張會長在接受採訪時強調,ECFA得來不易,相信兩岸同胞都不希望看到這一重要成果得而復失。
張會長的表態,讓島內不少受益者長舒了一口氣,認為大陸將繼續秉持政經分離的態勢,自動續期ECFA。於是,島內分裂分子又開始蹦躂,說中國大陸不過是「紙老虎」,到了緊要關頭還是得向臺低頭;「統一」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根本不會落實到行動上……各種惡毒言論不一而足。也正是出於對這些惡毒言論的憤慨,鬱主席才憤而建議中斷ECFA。
但島內分裂分子恐怕是高興早了。張會長的表態,只是說ECFA來之不易,成果重要,但沒有一個字說大陸會或者不會中斷ECFA。事實上,張會長仍然是對臺當局進行規勸。ECFA的籤訂的基礎,是基於「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才讓島內從業者享受到零關稅的優惠。如果臺當局仍然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那麼這一重要成果必將得而復失。畢竟,大陸才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在兩岸形勢持續加劇緊張的當前,大陸不會任由臺當局一面在島內搞分裂,一面卻享受著大陸零關稅的讓利。
可ECFA一旦終止,經濟利益受損的是島內從業者,以臺當局一貫的醜惡嘴臉來看,還會藉此大肆詆毀、抹黑大陸,在島內再度掀起一股「反中、抗中」潮,又稱為實現和平統一道路上的一道絆腳石。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就曾提出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著名論斷。對於當今的臺島來說,團結島內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是兩岸同胞反對分裂、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道路。只有持續讓島內從業者享受大陸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他們自然也會成為反對分裂的中堅力量。
大概率看,大陸可能不會主動終止ECFA,但必定會出臺有力措施,一方面會強化島內從業者和民眾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認知;同時強力打擊那些賺著大陸錢反過頭卻支持分裂的臺商。正如鬱主席所說:「兩岸紅利必須留給真正反分裂促統的同胞」。
4月份,島內著名藝人黃安發現,臺島出貨到大陸必須寫「made in Taiwan,China」或「中國臺灣」,「中國」、「China」不寫的話,貨物就會被退回島內。深圳海關也回應稱:海關總署明文規定,「對進出口貨物及其包裝上帶有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內容的,不得進出口」此項規定自1999年施行至今從未改變。這也就意味著,ECFA早收清單中銷往大陸的貨物,都註明了產地是「made in Taiwan,China」或「中國臺灣」。
下一步,那些一旦「上榜」的典型的「兩面人」,他們生產的產品不僅不能繼續享受ECFA稅收優惠,而且會列入「黑名單」,在他們不改變立場前,永遠不能進入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