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中網
作者:王慶武 薛小麗
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投中資本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金茂君悅酒店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價值的力量」,來自國內外上百家私募股權機構匯聚一堂,對當前行業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在此次峰會上,維思資本董事總經理朱超以「後TMT投資時代的浪裡淘沙之路」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朱超
朱超表示,TMT領域離不開兩樣核心:技術革新和模式創新。這兩個核心在不同的行業裡會產生不同的TMT市場。比如消費TMT的宗旨是讓用戶更加便捷、舒服,企業級TMT則有其他四個核心要素:有技術門檻;生意往往可以預測;有深刻的行業烙印和社會烙印,巨頭很難顛覆等。
在他看來,當下的企業級TMT投資無外乎是抓住了兩個趨勢:一是產業信息化,另一個是業務網際網路化。
以下為維思資本董事總經理朱超在「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精彩演講實錄,投中網整理。
謝謝各位嘉賓朋友們。本場論壇的核心的議題是維思資本在TMT投資領域的經驗。投TMT,每一家機構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策略,核心要看企業在做不同業務時,到底怎麼來看自己所處的行業,以及怎麼來做行業趨勢判斷和產品的升級。我們的合作夥伴中金資本,他們既做母基金也有直投業務,在這個領域的布局裡也有自己的思考。現在我拋磚引玉,做一個開場。
我會花簡短的時間跟大家介紹我們這家機構來自哪裡以及我們過去十幾年在中國市場做了哪些投資。
維思資本2002年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做一級市場的投資,現在差不多有16年,算是一家比較老牌、歷史比較悠久的私募股權基金。在這個過程裡,我們管理了一支美元基金,5支人民幣基金,規模差不多有30億元規模。在行業專注方面,我們跟其他機構不一樣,這麼多年無論是募資還是做投資,我們基本上就是專注兩個行業:清潔技術和TMT。
價值投資和投資者回報,是我們創始人創立基金至今的唯一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價值投資和投資者回報為原則。維思資本在16年裡,在中國投了38個項目,基本上都是在A輪和B輪。38個項目中,共有9個實現上市,5個通過併購退出,今年還有6個項目會在一年內申報IPO。這些數字基本上可以體現我們的兩個特徵:精品和精準。我們的退出率在30%以上,我們的案例都是目前中國清潔技術和TMT市場上相對比較知名的上市公司。
回到TMT投資,因為TMT的主題太多樣化,我們做了簡單的邏輯推導。TMT領域離不開兩樣核心東西,一是技術革新,而是模式創新。這兩個東西在不同的行業裡產生不同的TMT市場。消費TMT的核心價值在於讓你更便捷、舒服,這就是它的宗旨。我們認為技術革新和模式創新,如果賦予到社會化生產裡,核心價值是效能和增值。
我們維思資本16年裡基本上都是做企業級市場的TMT,為什麼?核心是我們認為自己是價值投資者,我們認為,消費級TMT不是說不好,但消費級TMT裡做價值投資的不是很多,反而企業級TMT更適合價值投資。原因是什麼?有四個核心要素。第一個,企業級TMT是比較嚴肅的生意,客戶和供給雙方都非常嚴肅對待。因為企業之間TMT的供應方對客戶十分重要。沒了技術、產品、服務,客戶自身是不完整的,產品跟服務是不完整的,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生意。嚴肅的生意帶來的是對價,是一個買賣,而不是一個嘗試。價值投資一定是嚴肅的生意。第二點,這個生意一般是比較有門檻的,往往是技術門檻,這也符合價值投資的核心。第三點,它的生意往往是可預測的。我們認為所有的生意只有在有門檻、有護城河,並且可預測的生意裡才能叫做價值投資。第四點,也是最核心的一點,那就是企業級TMT帶有很深刻的行業烙印和社會烙印,巨頭是想顛覆也顛覆不了。這幾個要素結合在一起,我認為更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正因為這樣,我們2002年進中國,從第一筆信息化投資開始,到今天為止做網際網路前期服務已經有16年,我們的策略也沒有變。
企業級TMT包含很多企業。TMT本身只是一個稱謂,包羅整個與IT相關的總稱,行業在不同的時期裡面成熟度是不一樣的,風口呈現的細分行業是不一樣的。所以光說投TMT,每個時段的主題是有不同的。
我們認為當下的企業級TMT投資主題無外乎抓住兩個趨勢。
一個趨勢是產業信息化,另一個趨勢是業務網際網路化。由於雲計算的提升,導致這兩者可以有效結合,但是雲本身已經不是我們這樣的成長型創業機構投的東西了,並且已經得到很大的產業規模。這兩端是可以投的,產業信息化是IT即管理,為什麼說在中國這個時代還能夠說這個事,原因是我們的傳統產業領域信息化技術裡面還有很多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是非常低的。但如果沒有這些產業信息化的過程,企業不可能從零跳到企業網際網路。用SAAS方式變革整個產業不太現實,肉要一口一口吃,當今中國產業信息化的業務依舊有很大的投資空間。
第二個趨勢是企業網際網路化,核心特徵是IT和業務的超融合。無論放在任何傳統產業,這些都是真真實實在發生的變革,大家也能夠親身感受。
剛剛我講的是總的投資趨勢。技術賦能產業創新,技術無外乎是大家天天在報紙上看到的詞彙,但我們關注的不僅是技術本身,還是被賦能的對象是什麼。我們自己總結,企業職能分為八大,這八大職能和八大行業結合,基本上是被賦能的對象。
簡單來說,研發可以通過SAAS管理和AP測試的方法,這在以前是沒有的,現在有了新的技術,能讓研發更加精準,更加結合用戶需求,對移動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和企業網際網路都會產生深刻影響。第二點,由於有了大數據,我們擁有很多不同年齡層客戶的畫像,在工業4.0,用戶訴求是個性化的,生產職能是自動化的,生產設備是互聯的。生產的意義被原先的東西完全顛覆掉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技術賦能產業創新。創新的結果是什麼?賦能後誕生出前所未有的增量,比如無人機、柔性製造、雲通訊、雲安全等,我們認為這些行業是無天花板的,因為他們剛剛開始,目前一眼望不到頭。這是我們的核心邏輯,我們要投的是這些賦能企業的產品服務商。
在16年裡,我們一共投了38個項目,有17個項目是跟TMT有關的。我們希望在每個產業變革節點裡,能抓住核心變革,投資未來五年內能產生拐點的某些企業。從2004年到2018年,差不多14到15年的時間內,我們投了17家企業,12個細分領域,包括電信設備、晶片時間、半導體器件、軟體服務、互動營銷、電商代運營、大數據營銷、信息安全、醫療自動化等行業。2004年到2010年,我們投了五個企業,目前都已經上市了。那個時代中國的IT技術太落後了,這些企業的出現給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量。2011年到2015年,是中國網際網路電商發展最大的時候,市場裡有很多企業服務商,它們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這裡面也有很多上市公司。我們向LP交出的答卷是,17個企業,6個上市,還有的在陸續申報材料。
最後,我要講的是,過去14年,我們差不多能在兩三年內抓住一個產業拐點,那未來三年我們要看什麼?這是我們團隊每時每刻在思考的事情。這裡面,我們認為「八大一新」是未來三年需要重點投資布局的,包括智能製造和大數據。這些行業裡有哪些細分是我們關注的?我舉兩個例子。比方說物聯網領域,我們認為,未來三年,傳感器件還是好的投資標的,因為中國以前的傳感器基本上是用的國外標準,國產的晶片器件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在做這些研究時,訪談了很多企業老闆,他們的用戶需求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機器人。在機器人領域,我們認為工業機器人可以不用關注了,但服務機器人還有其中的智能模塊、機器視覺是我們還會考慮的。作為一家成長性公司,我們會時刻關注,並會放一部分資金布局到人工智慧的算法和應用上,這是我們想跟大家分享的TMT行業的觀點和邏輯。
謝謝各位,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版權聲明:1.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未經許可不準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2.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信息。關注投中網即可獲得每日精華內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