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馬鞭草栽培管理注意事項及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1 形態特徵
柳葉馬鞭草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株高100~150 cm,聚傘花序,小筒狀花著生於花莖頂部,紫紅色或淡紫色。葉為柳葉形,十字對生,初期葉為橢圓形邊緣略有缺刻,花莖抽高后的葉轉為細長型如柳葉狀邊緣仍有尖缺刻,莖為正方形,花莛雖高卻不倒伏,全株有纖毛,花期5—9月。花色柔和尤其適合與其他植物配置,在景觀布置中應用廣泛,最適合作花境的背景材料。
2 生態特性
柳葉馬鞭草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為20~30 ℃,不耐寒,10 ℃以下生長較遲緩,在全日照的環境下生長為佳,如果在日照不足的環境下栽培生長不良,在南方全年皆可開花,在北方遼寧西部建平只能做1年生栽培,花期長,觀賞價值高,夏、秋開花,對土壤選擇不苛,排水良好即可,耐旱能力強,需水量中等。
3 在建平園林綠化中的配置方式
3.1 規則式布置
3.1.1 花壇群 指凡在一定幾何輪廓的植床內,種植各種不同色彩的觀花或觀葉的園林植物,從而構成有鮮豔色彩或華麗圖案的稱花壇。花壇具有較高的裝飾性和觀賞價值。建平人民公園正門對面18 m處布置了階梯式花壇群,每個花壇裡面全部種植柳葉馬鞭草,花期到來時,整個花壇群像一片紫色的海洋,令遊人震撼和驚喜,成為人們觀賞的主要景觀之一;萬壽廣場北區的人行道兩側對稱建設的2個大花壇內全部栽植柳葉馬鞭草,旁邊配置了座椅,人們在休閒之餘可以靜靜的觀賞,且因柳葉馬鞭草開花時株高可達1 m以上,能分隔視線,給遊人創造相對獨立的活動空間而倍受青睞;在萬壽廣場南區的幾個不規則的花壇中,隨機在其中的2個花壇中央大片栽植柳葉馬鞭草,其中一個外圍用紅花景天圍合點綴,另一個外圍用叢生福祿考(紫氈)圍合,用這種配置方法達到了色澤統一,提升了觀賞價值,使遊人的審美愉悅感增強。
3.2 自然式布置
3.2.1 花鏡 花鏡是模擬自然界中林地邊緣地帶多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運用藝術手法設計的一種長帶狀花卉應用形式,是園林中從規則形式到自然式構圖的過渡形式。既表現植物個體自然美,又展承植物自然組合的群落。萬壽廣場東環島區內將柳葉馬鞭草栽植成一條環形帶,構成雙面觀賞花鏡,緊挨環形帶一面為側柏牆,另一面為草坪,這種配置方式是中間高兩側低,供雙面觀賞;在城區濱河北路萬壽路段綠化帶,前為低矮的金山繡線菊—黃花萱草—柳葉馬鞭草—丁香、連翹、榆葉梅等樹叢—高雲杉,整體上前低後高,一面觀賞,在鄰近的下個路段,配置方式為四季錦帶綠籬—矮牽牛—柳葉馬鞭草—丁香、連翹、榆葉梅等樹叢—紅花刺槐,用這種交錯配置方法,在增強韻律感的同時更彰顯出柳葉馬鞭草的曼妙多姿,進一步豐富了濱河北路園林景觀,提高了觀賞性。
4 應用柳葉馬鞭草與其他花卉配置造景的藝術手法
為使人們在賞花之時享受意境之美,必須充分展現柳葉馬鞭草的豐富內涵和美麗形態,在城市綠化中的配置也必須做到「美化與文化兼容、景觀與生態共生」。應用柳葉馬鞭草與其他花卉配置造景必須遵循變化與統一、調和、均衡、韻律和節奏的構圖原則。
4.1 變化與統一原則
在利用柳葉馬鞭草造景時,在其他草花種類的選擇上,既要使其他在色彩、線條、質地及比例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顯示多樣性,又要使其他草花與柳葉馬鞭草之間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統一感。這樣既生動活潑,又和諧統一。如柳葉馬鞭草與紅花景天組合、與叢生福祿考(紫氈)組合,它們在色彩上相似,均為紫色系列;而質地和線條上又有差異和變化,紅花景天比柳葉馬鞭草矮,葉面大且肉質,而叢生福祿考線條比柳葉馬鞭草纖細,靈動多姿,這種配置既有變化又統一於紫色色彩,賞心悅目,觀賞性較高。
4.2 調和原則
植物景觀設計時要注意相互聯繫與配合,體現調和的原則,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要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與柳葉馬鞭草適當配置在一起才能產生協調感;利用差異變化可產生對比的效果,具有強烈的刺激感,形成興奮、熱烈和奔放的感受。如建平人民公園正門對面布置的階梯式花壇群,外粘理石為乳白色與柳葉馬鞭草紫色花色彩相協調;階梯式花壇群全部栽植柳葉馬鞭草,而與之相鄰的東側地段大片栽植了矮生向日葵,花色為黃色,色彩對比強烈,令人振奮,進而產生審美的愉悅。
4.3 均衡的原則
將體積、質地各異的花卉種類按均衡的原則配置,景觀就顯得穩定、順眼。數量少、體量小的草花組合會給人輕盈的感覺,使用數量多、體積大的草花會給人濃重的感覺。要根據周圍環境進行巧妙組合配置。以建平人民公園為例,正門對面花壇群為柳葉馬鞭草,其東面大面積片植矮生向日葵,在矮生向日葵東南區域大面積片植菠斯菊;在柳葉馬鞭草西面區域大面積片植矢車菊,矢車菊西南區域大面積片植硫華菊。整體上花卉數量、體積均衡,濃鬱的景觀氛圍,令人驚喜。
4.4 韻律和節奏的原則
配植中有規律的變化,就會產生韻律感。在草花造景中,有意識地將與柳葉馬鞭草配置的其他草花進行一些有規律的變化,就會產生韻律感。如花鏡中在城區濱河北路萬壽路段綠化帶應用柳葉馬鞭草與其他草花造景時,在前一個路段用金山繡線菊—黃花萱草—柳葉馬鞭草—丁香、連翹、榆葉梅等樹叢—高雲杉進行配置,在鄰近的下個路段,配置方式為四季錦帶綠籬—矮牽牛—柳葉馬鞭草—丁香、連翹、榆葉梅等樹叢—紅花刺槐,這種配置方式遊人沿路遊賞時就會感到不單調而有韻律感。
5 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5.1 在園林綠化中儘可能將柳葉馬鞭草栽植在光照充足的陽坡上,保證全天日照。
5.2 定植後澆透水,保證土面下20 cm的土層保持溼潤狀態。
5.3 柳葉馬鞭草不用修剪,自然分枝能力強。
5.4 及時拔除1年生寄生草本菟絲子及其他雜草。柳葉馬鞭草生長期間,除其他雜草外,多有菟絲子(無根草)纏繞,必須及時組織人力檢查,一經發現立即拔出,以免其種子成熟後落地大面積繁殖。
5.5 整個生長期施肥4次,撒施尿素即可。營養生長期施肥1次,初花期施肥1次,盛花期施肥1次,後期施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