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季節,正值大氣汙染防治關鍵時期。為鞏固前期揚塵治理成果,持續推進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溫江區綜合執法局針對秋冬季氣候特點,加大防塵降塵工作力度,多措並舉管控揚塵汙染,改善空氣品質,全力守護「溫江藍」。
「管控」+「督查」打造長效化治塵模式。強化對在建工地、渣土消納場地的源頭管控,對出入口是否硬化並配備高壓衝洗設施、是否按規定設置遮擋圍擋,是否開啟噴淋裝置、是否嚴格落實衝洗作業等進行逐一檢查,對存在問題的施工單位及時督促整改。在重要出入城道路點位設置揚塵治理檢查卡點,對灑漏、超載、車身不潔等違法車輛開展宣傳勸導和現場處罰,做到逢車必查,違法必糾,處罰必嚴。
「人工」+「機械」打造精細化治塵模式。採用「人工+機械」相結合形式,組織養護人員對道路沿線行道樹、綠化帶加強衝洗作業,衝洗灌木喬木,有效衝洗灰塵,降低揚塵汙染。組織灑水車、洗掃車、護欄清洗車、小型高壓衝洗車等聯合作業,深度清潔車行道及人行道上的汙垢灰塵,重點對人行道邊角、路沿石、綠化帶邊角進行衝洗除塵,做到全面覆蓋、不留死角,確保道路見「本色」,抑制揚塵不「上路」。
「白」+「黑」作業打造全天候治塵模式。白天,出動轄區內2000餘名環衛工人及71餘臺環衛車輛,採取「歇人不歇車」的作業模式,對全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進行保潔作業。夜間,利用行人、車輛少的有利時機,開展夜間「洗城行動」。並在秋冬季節,適當增加灑水頻次,擴大灑水覆蓋面,提高揚塵治理工作效率。
「共建+共享」機制打造齊抓共管模式。將大氣汙染防治管理納入網格化巡查,採取「信息採集+智慧視頻+指揮調度」線上線下、人機結合的智慧管控模式,加大對重點揚塵問題的監管,11月6日至今,共發現15類涉及揚塵汙染問題498件。通過「眾治溫江」公眾號、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網絡信箱等渠道,對查實的實名舉報群眾給予一定獎勵,逐步形成城市管理員(城管)督查,社區巡邏員和網格員監管,轄區群眾管護的良好工作氛圍。
【來源:溫江區城市管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