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調查顯示大灣區居民認同國家援助他國

2020-12-12 美通社

香港2020年4月16日 /美通社/ -- 由香港的嶺南大學(嶺大)和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聯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社會治理聯合研究中心,今日(4月16日)公布最新一項題為內地大灣區居民對管控新冠肺炎及港澳城市印象評估調查報告,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內地大灣區居民支持國家派送防護物資援助其他疫情較重的國家。

是次調查於今年4月初進行,以網上問卷形式成功訪問了1,040位居住於內地大灣區九個城市(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門及肇慶)的18周歲及以上居民。

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國家身陷疫情衝擊,有超過88%受訪灣區內居民支持國派送防護物資援助其他疫情較重的國家。只有少於3%受訪者不支持,或少於9%受訪者選擇不知道,說不清。此外,69.4%受訪者支持國家派遣醫療隊及醫護人員到海外疫情較重的國家作支持,不支持則少於16%,而15.29%選擇不知道,說不清。上述的數據充分顯示受訪的灣區內居民對全球抗疫十分支持,並肯定內地政府對受疫情重創的國家予以援手。

另外,受訪者認為這次疫情下,給予內地抗疫最大支持的是亞洲地區國家,其中特別指出俄羅斯、日本、韓國及巴基斯坦,其中部分受訪者認為蒙古也有支持內地抗疫,但其他西方國家都未見提及

調查結果亦顯示,在內地的疫情趨於穩定,香港疫情還面臨較大挑戰,特別是口罩等防護物資比較短缺的背景下,超過八成(80.67%)的受訪者支持內地向香港提供口罩等防護物資以支持其抗擊疫情。另外,超過六成(63.46%)的受訪者認為如果有港澳居民在其所在城市確診新冠肺炎,應該讓港澳居民享有和當地居民一樣的免費診療服務。

此外,調查亦訪問受訪者對大灣區政府各市政府、香港政府和澳門政府在本次防疫抗疫中的表現作出評分,以10分為非常好、0分為不理想。結果顯示,內地大灣區當地政府得分最高,平均分為8.61分,九市當中以珠海為最高分(8.88),其次是東莞(8.81)、深圳(8.67)、惠州(8.54)、廣州(8.35)、中山(8.33)、佛山(8.29)、江門(8.28)和肇慶(8.26);港澳方面,澳門政府得8.36分,香港政府則得7.14分。

領導調查的嶺大副校長莫家豪教授表示,上述的數據反映內地居民即使自身面臨疫境,但仍支持國家對香港及世界不同面對疫情挑戰的地區及國家施予援手,表現出中國人民對其他地區人民的關切之情。他說,病毒無國界,新冠肺炎疫情能否成功被控制,實有賴全球各地政府及人民共同協力,各國應集中力量於合作抗疫上,而非互相指責。他建議在疫情過後,各國政府都應參考其他國家的防疫和抗疫工作,以作檢討,為協助世界建立更強的傳染病預防系統作出貢獻。

是次調查還邀請受訪居民對香港及澳門這兩個城市的總體印象作出評價。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受訪者均認同香港是經濟發達的城市(83.36%認同)、高度國際化的城市(85%認同)、購物天堂(83.55%認同)、開放的城市68.85%認同);而對於香港是否屬於社會管理做得很好的城市安全的城市包容的城市友好的城市,分別有25.1%、16.16%、29.81%及30.96%。

與香港的評價相比,灣區居民較肯定澳門作成一個安全(近70%認同)、包容(近72%認同)、友好(近73.75%認同)的城市。此外,灣區內居民都肯定澳門為經濟發達的城市(82%同意);高度國際化的城市(79%認同);購物天堂(65%認同)。受訪者又肯定澳門是社會管理做得很好的城市(70%認同)。

相關焦點

  • 嶺南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調查顯示,大灣區居民認同國家援助他國 |...
    由香港的嶺南大學(嶺大)和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聯合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社會治理聯合研究中心」,4月16日公布最新一項題為「內地大灣區居民對管控新冠肺炎及港澳城市印象評估」調查報告,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內地大灣區居民支持國家派送防護物資援助其他疫情較重的國家
  • 構建「大灣區人」的身份認同感
    構建「大灣區人」的身份認同感 ——訪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安然 2019年03月22日 08:2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潘玥斐 字號
  • 華南理工大學,地產校招華南區域的第一站
    今天好地產就為大家報導一下這所985,老八校,四大工學院之一的華南理工大學——它在地產行業中是怎樣的地位,它培養出的人才對地產行業以及整個國家做出了哪些卓越的貢獻。>南方工科大學的一面旗幟華南理工大學的歷史源頭,最早可溯至1918年,民國初期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
  • 華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考研分析全解
    華南理工大學一、學校簡介華南理工大學(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華工」,位於廣州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專訪:​揭秘廣東創新中的「華南...
    滿頭銀髮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克復登上領獎臺,接過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證書。該獲獎項目不僅實現了廣東省內高等學校牽頭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零的突破」,還為中國造紙業摘掉了「汙染大戶」帽子,貢獻了造紙業綠色生產的「中國方案」。實際上,在廣東科技創新領域,有不少人才、方案都來自同一所高校——華南理工大學。
  •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 「一城三校區」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火熱的高考招生季,華南理工大學發布了《新工科F計劃》,打造面向未來的新工科建設「升級版」。中國科學院院士、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高松去年10月從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調任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那麼,華工對於培養引領未來的人才有什麼新計劃?「新工科」「雙一流」建設有什麼新動作?對華工「一城三校區」的發展有什麼新布局?
  • 華南理工大學
    1952年,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正式組建,由當時的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方面的系科、廣東工業專科學校4院校為基礎,會同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後併入武漢大學)、武昌中華大學(現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等六個院校中與工科相關的專業組建而成,匯集了當時中南地區所有最為優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華南理工大學深厚的工學學基礎。
  • ...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
    從總數上看,華南理工大學和暨南大學均有27門入選,成為全省並列第一,位居全國20強,展現了不俗的本科教學水平。華南師範大學(24門)、中山大學(20門)、華南農業大學(18門)、南方醫科大學(14門)、深圳大學(12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8門)、廣州大學(6門)、廣東工業大學(6門)入選課程數位居全省第3至10位。
  • 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揭曉
    根據5月30日發布的《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顯示,華南理工大學位居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第2位。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吳國林教授申報的「當代量子詮釋學研究」和經濟與貿易學院孫堅強教授申報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資本流動與金融風險防範研究」項目獲批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至此,2019年學校共獲批國家級社科重大項目6項,為歷年國家級社科重大項目獲批數量最多年份之一。
  • 大學介紹欄目之985:第二十彈——華南理工大學
    在廣東省廣州市坐落著一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創建於1934年,歷史悠久,享有盛譽。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華南理工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而且它是我國的985,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我國十分有名的一所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被稱為「華南最難畢業大學」「廣橫走」是怎麼回事?
    不可否認華南理工大學是個好學校,雖然它的名氣沒有北清華五人那麼大!華南理工大學的校訓是「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是我國南方優秀的重點工科大學。
  • 985名校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華南理工,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跨學科視域下傳統族群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
    12月14日,「跨學科視域下傳統族群文化的現代傳承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客家文學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B2-335召開。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陶韶菁,廣東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葉金寶,華南理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陳建新,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新聞與傳播學院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學術研究》《文化遺產》等高校和學術期刊的9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985大學排名:湖南大學位列第二十七,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二十九
    在校友會2020中國985工程大學排名上,湖南大學排名第二十七,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二十九。湖南大學湖南大學簡稱「湖大」,坐落於長沙市,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位列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
  • 大灣區將成立10個高校聯盟
    大會期間,審議通過了組建新專業聯盟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物聯網顯示聯盟、粵港澳高校生物電子學聯盟、粵港澳高校精神與神經疾病聯盟、粵港澳高校會計聯盟、粵港澳高校工科聯盟、粵港澳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聯盟、粵港澳高校質量聯盟、粵港澳高校交叉科學計算與理論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工程聯盟、粵港澳高校機器人科技聯盟等10個,以及審議通過了《在粵港澳高校聯盟框架下組建專業聯盟的規範指引
  • 華南理工大學解聘王雨磊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雨磊強姦女大學生遭...
    中國小康網10月10日電 10月9日晚間,據華南理工大學新聞中心微博,華南理工大學當日發布了「關於解聘王雨磊的決定」:學校收到關於王雨磊不當行為的舉報後,立即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現已查實,王雨磊嚴重違背教師職業操守。10月9日,校長辦公會決定對王雨磊予以解聘。
  •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譚銳:大灣區戰略是香港經濟轉型...
    華南理工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譚銳。   人民網廣州11月11日電(陳育柱)11月11日,由人民網主辦,人民網廣東頻道承辦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在論壇主旨發言環節,華南理工大學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譚銳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是香港經濟轉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現場發言實錄整理,有刪節。   我們知道香港從二戰以來經濟結構是一直處於變動之中的,第一次比較大的轉型是在1950年到1970年代的轉口貿易到港產品出口,第二次轉型是1980年到1990年代由製造業為主轉向服務業為主。
  • 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合併?網友:合併對華工排名沒意義
    這幾天在網上流傳著一則消息,說的是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合併的事情。兩校合併的傳聞可能的原因就是:合併後的華南農業大學一躍成為985大學,可以極大提升廣東985錄取率和211錄取率。其實從兩所大學的辦學歷史來說,華工和華農算是非常有淵源的兩所大學了,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華南工學院由中山大學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相關院系,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為基礎組建而成,為新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
  • 廣東省兩所知名高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前身是格致書院,後更名為嶺南大學,孫中山先生將其整合發展,故孫中山去世之後,將其更名為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建國之初實力強勁,畢竟有國父之名贊助,而且由位於僑鄉,所以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人才儲備,都堪稱壯舉。但經過1952年的院系調整之後,中山大學的實力大幅下降。
  • 為什麼說華南理工大學是廣東第二高校
    華南理工大學的前身為華南工學院,正式組建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期,是以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理工學院工科系及專業、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為基礎,調入湖南大學、武昌中華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等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專業組建而成,1988年更為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