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是一個比較嚴峻的事情,尤其是應屆畢業生,所以,選擇一個就業率高的專業很重要。有些專業畢業後在就業上是有優勢的,而有些專業畢業後卻很難找到相關工作,從大學生畢業後的工作情況可以看出來,找到對口專業的學生其實在少數,大多數都是從事的和大學專業沒什麼關係的工作。
不過,有些專業還是很好找工作的,比如醫學相關的專業。由於社會的發展,這兩年高校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各個專業也層出不窮,很多報考率不高的專業其實也有被撤銷,比如:服裝設計與工程,教育技術、本科護理等;隨之而來的就有新增專業,比如:人工智慧,網絡信息安全等順應時代發展而新起的專業。學校撤銷或增添專業,都是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國家和社會負責的態度。
有些專業其實並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如果你事先沒有好好了解相關專業,而只是根據一個名字去報考的話,很可能最後會後悔。比如醫學相關的專業,它也有很多分類,有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醫學專業,如果你不事先了解清楚的話,到時候學了幾年都不能報考執業醫師資格。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就意味著你不能成為一名臨床工作的醫生,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報考的時候要注意區分。
下面這幾個醫學專業,即使學了四年,也依然不可以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請同學們認準醫學,如果你是想當一名醫生的話,下面這幾個專業請慎重考慮,不要報錯了。
一、眼視光學專業
眼視光學本科四年制,畢業只能走技術路線,想考個國家的技術資格證都沒戲,這個專業畢業後比較對口的專業就是配眼鏡或其他技術類的工作,技術比較過硬的可以去醫院視光科從事視光師。畢業後可以拿到理學學位。這個專業的學生是不能報考執業醫師資格的。
二、醫學影像技術
該專業的目的是培養能在各級各類大、中、小型醫療衛生部門從事醫學影像技術工作的實用性專門人才。職業方向是技師,是個操作員,幫助病人擺位,拍片,操控和修理設備。也就是說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X射線、B超、CT、MRI(核磁共振)等工作。
一般來說,女生懷孕的話,還是遠離這個崗位比較好,因為有一定的輻射,對肚子裡的孩子也不是很好。不過這個專業相對比較輕鬆,薪酬也不錯。
醫學影像技術不可以考取醫師資格證,因為醫學影像技術是醫學技術類的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發放的不是醫學學士學位,而是理學學士學位。根據衛生部文件十五條之規定,「醫學技術類等相關醫學類」及「醫學專業畢業,但教學大綱和專業培養方向或學位證書證明學位是非醫學的」不予受理醫師資格考試報名,這也為四年制醫學影像本科專業的發展方向「定了調」。
三、藥學類專業
藥學是從醫學中獨立出來的一個學科,醫學跟藥學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兩個學科有不同也有交叉,醫學側重點在疾病,藥學則側重於藥物。簡言之,學藥的人要知道這藥治什麼病,學醫的人則是這病用什麼藥。
藥學類專業的專業性也較強。但,藥學類專業不能報考醫師資格證。而醫學類專業可以跨考藥學類專業的證書,但藥學類專業不能,因此,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注意。
四、生物類專業
生物類專業和醫學類有一定的關聯,但所學的內容和醫學又有一定的差別。生物類專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學科學專業,有一定的觀念,但是並沒有太多交叉的內容,生物類專業同樣不能考醫師資格證。這個專業畢業後的就業方向是一些科研單位或者製藥廠等等。
五、醫學技術類專業
醫學技術類專業不是單一的專業,是一個較大的概括。這類專業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專業應該就是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口腔醫學技術等都屬於這個範圍。醫學技術類專業主要是操作與醫學類專業相關的一些儀器。醫學技術類專業不能從事臨床工作。因此,醫學技術類專業不符合醫師資格證的報考條件。
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執業醫師資格證。
執業醫師資格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統一發放的,是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具備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的人員,通過每年一次定期舉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證考試獲取。該證書也是判定醫師是否具有從醫資質的最重要標準,沒有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的所謂「醫師」屬於「非法行醫」行為。——搜狗百科
更多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去好好了解一下,最好是去官網或者招生辦諮詢一下,這樣得到的信息才是最準確的,如果了解清楚之後,依然還是最喜歡這個專業,就好好學習,爭取明年高考可以考出好成績,去到你想去的醫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