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仙鶴神針》:儘管被改得面目全非,仍舊令現今武俠片望塵莫及

2021-01-07 追書追劇看老五

武俠小說《仙鶴神針》是臥龍生的代表作品,曾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最近的一次,是1993的武俠電影《新仙鶴神針》。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知道,這部電影對原著的改動非常大,完全可以用面目全非來形容。

只不過,儘管被改得面目全非,《新仙鶴神針》仍舊令現如今的武俠片望塵莫及。

現如今的武俠片已經很少了,能被觀眾記住名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能稱之為經典的就一部也無了。也許再過幾年,武俠片不說靈魂,連形式都要被年輕觀眾們忘記了。

而對於稍稍有些年紀的觀眾來說,武俠片的記憶也將越來越淡,到最後可能只剩下八、九十年代港產武俠片中的幾部代表作品,比如這一部《新仙鶴神針》。

原著很長,其中人物也很多,光是主角馬君武的紅顏知己就有李青鸞、白雲飛、藍小蝶、玉蕭仙子等四位之多,在改編成這部影片之後,李青鸞沒有了、玉蕭仙子打了醬油,其餘被刪減的人物更是多不勝數。

人物如此,劇情更甚,說是面目全非都算「委婉」了,因為除了馬君武、白雲飛、藍小蝶、《歸元秘笈》這些個關鍵字,再也看不出與原著有什麼關係。

比如,男主馬君武來自點蒼派,而原著中是崑崙派;比如曹雄是官家人物,而原著中是天龍幫;再比如劇情的主線是曹雄召開武林大會、被逼吞下半部《歸元秘笈》後實力大增,進而想要一統武林,而原著與此完全不在一條線上。

當然,改動最「離譜」的,還是馬君武,一路搞笑、一路划水,與主線劇情的推進基本沒起什麼作用,而且從頭到尾,竟然沒有成長,無論是為人、還是武功。這在武俠片中,簡直獨一檔。

但儘管如此,這一部《新仙鶴神針》還是那麼好看,哪怕已過去了二十幾年,仍要令如今的武俠片望塵莫及。

首先,這部影片抓住了武俠片的精髓——江湖人行江湖事。

開篇一行人在迷霧中縱馬奔馳,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都會選擇揚旗以表明身份。這個「儀式感」很強的鏡頭,一下子就將觀眾帶入了那個印象中的江湖。

眾江湖人士齊聚客棧,恃強凌弱、為利益不顧一切,九大門派的許多行為看似瘋狂白痴,實則全都不離一個中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而這正是江湖上的一句至理名言,儘管很自私。

同時,江湖人善變,只要利益相同,就可以隨時站在一起,反覆無常,轉變之間全然不顯尷尬。

而如今的武俠片,再怎麼拍,也拍不出這種印象中的江湖氣息,給觀眾的代入感不強。

其次,這部影片的人物形象都很鮮明,個個令人印象深刻。

嘴碎、善良、與世無爭的馬君武,單純灑脫的白雲飛,孤僻堅韌的藍小蝶,以及陰險狠辣的曹雄,幾位主要角色的演繹全都十分到位,哪怕是大反派曹雄,也有讓人著迷的高光時刻。

反觀現今的武俠片,要麼人人無特色,要麼用力過猛略顯刻意,人物形象總是讓人出戲。

再次,故事節奏如同行雲流水,從開篇的馬蹄聲到結局的馬蹄聲,竟然沒有一個尿點,每一分每一刻都處理得緊緊張張,讓人甚至不忍中途換氣——怎一個爽字了得!

可過了二十幾年,現在的武俠片在節奏上已經完全亂了,時不進插進來的抒情,總是會把觀眾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一點感覺很毀掉。

最後,特效雖然很渣,但道具、模型都是用了心的,看起來也挺有意思。這一點很重要,因為現在的電影裡,能用電腦合成的都搞成特效了,這種技術進步自然是好事,可特效的效果總是讓人失望,還不如八、九十年代的那些粗糙道具。所以說,這部《新仙鶴神針》,哪怕是二十幾年前的作品,哪怕被改得面目全非,也能令現如今的武俠片望塵莫及。

相關焦點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幾乎全軍覆沒,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而現如今的觀眾偶爾也會回想起曾經那個被香港武俠片充斥的時光,於是翻出了以前上映的片子來細細品味武俠的味道。而在觀眾們的呼籲聲中,這部曾經沒贏得觀眾口碑的武俠片終於被正名,歷史也終究會證明《一刀傾城》這部影片是多麼的成功。這部基調蒼涼、雄壯的武俠片,不僅能向我們重現歷史,也啟發了我們反思當下,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真正的民族品格。
  • 93年李連杰的輝煌下,16部武俠片淪為炮灰,票房全都不過千萬
    喜歡看武俠片的人非常多,有很多人都為武俠片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以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武俠片,格調都是由張徹以及胡金銓所奠定的。後來徐克也創立了一種新的武俠風格,《笑傲江湖》就是此時的代表作品。1993年的時候,有很多武俠片被製造出來,有的名氣非常大,但是有的票房卻非常差。
  • 1993年,洪金寶拍了生涯最好武俠片,票房不到200萬,投資人虧慘
    1、臺詞設計極其講究的武俠電影本片的編劇張炭是香港最著名的電影編劇之一,尤其擅長武俠片的編寫。羅維找到張炭時,此時的張炭剛寫完徐克的《黃飛鴻》系列前三部,對清末的時代有很強的沉浸感。本片在臺詞設計上延續了豪邁的古風,而更加追求了形式對仗。
  • 70年代狄龍出演的八部古龍武俠片,評分最低的也有6.9分
    昨天迷妹就和大家粗說了楚原、張徹、胡金銓三位武俠片旗手,今天具體聊一聊楚原和狄龍合作的武俠片當然首先要說明一下,狄龍、古龍、楚原是武俠片鐵三角,經典作品很多,這裡主要說的是70年代狄龍出演的古龍武俠片,不分喜好,按豆瓣評分高低。
  • 金線神針的故事
    還是把針給我,先讓我把您的破衣服補好吧!」金線接過針,動手補衣。他想:「要是這針也能給爺爺縫出件新棉衣就好了。」那針果然就飛針走線,轉眼間把破衣變成了件新棉衣。金線高興得跳了起來,揮舞著手上的針說:「神針,真是神針!以後我們不會再挨凍啦!」邊說邊把新棉衣披到爺爺身上。
  • 望塵莫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望塵莫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後面。塵:塵土;莫:不;及:趕上。出自: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趙諮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諮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
  • 《一千零一夜》編劇遭吐槽,「它」被改得面目全非,卻被拍手叫好
    這部劇的編劇是童邊、阡陌、樸勤、國芳,巧妙地保留了最核心的原創作品概念,結合這兩部小說,主線穿插房屋、法院、戰場等,電視劇《錯誤的轎子》中的臺詞是幽默的,《上錯花轎嫁對郎》電視劇改編將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但觀眾們卻拍手叫好,可見對於觀眾來說,並不排斥對原著劇情、人設等方面的刪改,重在有理有據,重在性格合理不突兀。
  • 令甄子丹遺憾了14年,這部武俠片,票房415萬,生不逢時
    01、1994年,袁和平推出電影《詠春》,這部講「詠春」起源的武俠片,由楊紫瓊主演,甄子丹飾演楊紫瓊角色的丈夫一角,並擔任電影的動作指導。詠春15歲時,因生得美貌,人稱豆腐西施,被當地土豪逼婚,(備註:詠春早已許配給福建鹽商梁博儔,電影中為梁博滔,本文中用其真名)。隱居在大涼山上的五枚師太得知此事,便收詠春為徒,盡傳其梅花拳、七星紅拳、二字鉗陽馬等絕技。
  • 儘管沒有面朝大海,但我們仍舊可以感受春暖花開
    沒有人逼著自己去承受些什麼,也沒有人非得讓自己放不下。既然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就不要放棄,說不定哪天成為歸路了,即使這種概率很小很小。就好像,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所有的人和事,都會成為過往。就好像爸爸媽媽吵了二十多年的架,現在仍舊在吵,可是卻還是在一起生活著。
  • 這5所大學「改名」成功,學校檔次提升,第3所改得「面目全非」
    在這些大學中,有這樣8所改名後的大學,學校檔次得到提升,但是有的校名被改得「面部全非」,跟以前的大學校名格格不入,一起來看看吧。改名前:西安財經學院;改名後:西安財經大學西安財經是改名成功的其中一所大學,高校的辦學歷史比較悠久,1952年就已經成立,只是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
  • iPhone仍一騎絕塵,國產手機望塵莫及
    我在前文中給大家也有過多次分享,總體來說iPhone今年第二季度銷量雖然下滑,但蘋果公司第二季度的整個營收狀況依舊讓投資者欣喜,令外界驚嘆。究其原因,想必大家都能猜出一二:第一,iPhone銷量頹勢,卻不容小覷(一個季度銷量抵過部分國產手機一整年);第二,蘋果服務營收大幅度上升(未來佔比或將持續增加)。
  • 摸球96秒卻砍52分,硬漢湯神賽後連縫兩針,庫裡一動作令他露笑臉
    ESPN Stas Info給出本場比賽湯神的數據統計,很深入的指出籃球在湯神手中僅僅96秒,不到2分鐘的持球時間,湯神總計上場27分鐘,有25分鐘都在幹嘛?摸球96秒卻砍52分,湯神其他時間一點都不閒著,有時候你要說湯神不是硬漢,一定是被湯神的射手本質給欺騙了,比起追夢格林拿到最佳防守球員獎,杜蘭特希望外界不要忽視自己的防守,湯神硬漢本色卻是賽後連縫兩針來體現。湯神就是這麼一個防守球員,低調、默默、悄悄的幹著防守髒活,一臉佛光普照的姿色,總讓人們忽視湯神的防守,更無視湯神的硬漢風格。
  • 32年前曾轟動中國,朝鮮武俠片巔峰,不輸港片,看過的人都老了!
    一批導演以鮮明的個人風格、民族類型的敘事批量湧現,在整個東亞獨樹一幟,令其他國家的電影人幾乎有些眼熱。無論是商業類型,還是藝術探索,韓國電影都催生出了不少傑作與大師。他時常在山間打得野味,到山腳下的小酒店和老闆換取一些糧食和師父喜歡的酒水。某次在下山後,洪吉童在客棧吃飯的時候,偶然施展了一手功夫。隨手甩出一根筷子,就將一隻樹上盤踞的毒蛇給射死。
  • 定海神針與九鼎九圖
    如果鑄九鼎沒請太上老君,為什麼大禹鑄定海神針的時候反而請了?鑄好的那九口大鍋大禹扛得動嗎?最近網上流行這種腦筋急轉彎的新玩法,常見的都是考較《西遊記》簡史,其實就是在碼字湊數鑽營取巧。治水專家大禹作為中國最大的神話宗主之一,在這些口吻中也顯得灰溜溜的,畢竟他鑄定海神針的時候太上老君的原型還沒出世。換個邏輯講如意金箍棒和太上老君是一點瓜葛都沒有,打造兵器什麼時候用上煉丹爐了?
  • 日本皇室的古董王冠,被良子皇后改得面目全非,美智子雅子都戴過
    在小跟班看來這頂王冠還是有星星的時候好看,精緻大氣,經過良子皇后這麼一改,變得面目全非了,再也沒有當年那頂王冠的樣子了,還小巧了不少,變得大眾化了。美智子也戴著這頂王冠拍過正式的肖像,參加過西班牙王室的國宴,甚至德仁和雅子結婚時,他們拍的合照上戴的也是這頂王冠,足以看出這頂王冠在日本皇室中是多麼重要。
  • 放榜之後才發現,高考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
    高考陸續放榜了,首先祝賀考得不錯的同學和家長,十年寒窗終於可以放飛自我,終於可以到自己心儀的大學去開啟新的人生旅程了。
  • "白髮魔女"賺票房輸口碑 華語武俠片"花拳繡腿"?
    武俠片,已經越來越淪為形式主義的包裝外殼,那些曾經打動觀眾的江湖情懷,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李安曾說,武俠片不但是中國電影獨有的特殊類型,且是個不死的類型,經常是行到窮處,又見峰迴路轉。我們很想相信這是真的,但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誕生至今,武俠片正在變得垂垂老矣,毫無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