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8日訊 1月8日,新時代、新業態、新發展——浙江省推進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暨省文化產業促進會年會活動在杭州舉行。活動期間,浙江省委宣傳部文化發展改革處處長、省文化產業促進會秘書長王均寅發布了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成果,並對今後我省文化產業發展進行展望。
2019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我國經濟「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保持著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
反映到浙江省文化產業領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一些行業、企業發展困難是客觀存在的,更多企業主動作為,積極謀創新、促轉型、求發展。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面仍穩中向好,呈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趨勢。
浙江省委宣傳部文化發展改革處處長、省文化產業促進會秘書長王均寅發布《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 高水平建設文化浙江——2019年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總結與展望》
2019年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1.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綜合競爭力持續提高
浙江省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自2013年突破5%以來,保持著持續穩步增長的態勢,至201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了4000億元,佔GDP的比重高達7.5%,遠高於全國水平3.2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已然成為浙江省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
在2019年全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綜合指數的排名中,浙江省再次位居全國第二,與第一名的北京僅有細微差距。
根據2019年前三季度的統計結果,全省5699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特色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095億元,同比增長了14.1%。其中,文化產業核心領域和相關領域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速度均超過了17%。文化產業整體發展勢頭穩中見好。
2.龍頭企業引領效應持續彰顯,推動文化企業做大做強
在2019年深圳文博會上發布的「全國文化企業30強」名單中,浙江省有浙報傳媒、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宋城演藝、華策影視等4家企業入選,入選數量排名全國第2,僅次於北京。
在美國紐約揭曉的2019年度「世界媒體500強」排行榜中,浙江日報報業集團連續7年入選,位列第245名,整體實力位居國內報業品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浙報集團下屬上市公司——浙報數字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網際網路新媒體行業品牌首次入選,位列第340名。
此外,在A股上市的浙江文化企業已上升至41家,包括浙數文化、華數傳媒、宋城演藝、橫店影視、華策影視、思美傳媒、華誼兄弟、海倫鋼琴等等。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不斷走向集約化、規模化和國際化,大大地推動了全省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3.數字文化產業版圖不斷延展,高能級平臺提升浙江影響力
從網絡文學、網絡閱讀、網路遊戲、網絡動漫、網絡音樂、網絡視頻到電競產業,浙江省數字文化產業版圖不斷延展,越來越多高端化、多元化、規模化、特色化的高能級平臺的打造,推動著數字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比如,咪咕閱讀,引領著數字閱讀的潮流,在主流閱讀APP市場中下載排名達到第2;網易走在網路遊戲行業的前列,成為中國第二大遊戲公司;電競數娛小鎮、e遊小鎮等多個平臺,強力助推著電競行業的快速發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級音樂產業基地、國家級短視頻基地兩大「國字號」新地標相繼落戶浙江。浙江國家音樂基地,以網易雲音樂的核心,融合「音樂+科技」的力量,將打造成為全國唯一的線上線下結合、以版權為核心的高科技音樂產業基地。國家短視頻基地,由浙江省政府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合力共建,將圍繞2022年杭州亞運會賽事直播、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國際動漫節等重大活動的宣傳報導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面向國際、亞洲領先、國內一流的主流視聽新媒體高地。
中國網絡作家村,已成為浙江省一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金名片。目前,浙江網絡文學已佔據了中國網絡文學的半壁江山,由此形成的「浙江模式」,為全國同行提供著方向與經驗。
4.著眼打造「全國影視產業副中心」,影視文化產業走在全國前列
浙江是全國影視製作生產、宣推發行、傳播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不管是影視企業數量、規模,還是浙產電影、電視劇產量、質量和影響力,浙江均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浙江每年生產電影60多部,約佔全國的1/12;電視劇3000多集,約佔全國的1/4;動畫片2.5萬分鐘,約佔全國的22%;擁有影視製作機構3000多家,約佔全國的1/4;影視文化上市公司有26家,居全國首位。
為進一步加快影視產業的發展,相關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起草制定《關於推進浙江省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打造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象山影視城等平臺,加強對浙江影視發展的行業指導和政策扶持,並做好相關服務工作。
2019年,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牽頭,舉辦了為期19天的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活動,不僅首次開展了國際青年電影展,舉行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等活動,更推出了「之江電影新導演計劃」導演創投、「三十而立」編劇創投等多項扶持計劃,多措並舉推進影視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由浙江出品的影視經典作品層出不窮,《在遠方》、《外交風雲》、《大江大河》、《老師好》等作品均在全國熱播,並引起強烈反響,「影視浙軍」的品牌效應也愈發彰顯。
5.文旅融合發展漸入佳境,四條詩路串珠成鏈促進全域發展
從山水旖旎的浙西到淳樸自然的浙南,從人文殊勝的浙北到活力四射的浙東,作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詩畫浙江文旅融合開局之年成績斐然,文化和旅遊兩大萬億產業逐漸形成了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穩步邁向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2019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實施《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詩路文化帶、推進文旅全域融合發展的創新工程。以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歐江山水詩路這「四條詩路」,串聯起浙江的文化精華、詩畫山水,構建省域文化旅遊大景區。為推進浙江詩路從文化概念向文化品牌轉變,2019年舉行了一系列詩路文化產業發展主題活動:發布了首批10個詩路文化旅遊目的地,5條詩路黃金旅遊線等,舉辦了數字詩路e站籤約、詩路IP文創產品大賽等活動,以及各類主題研討會和論壇。
隨著文旅融合發展的推進,太湖龍之夢樂園、寧波方特東方神畫、宋城演藝、良渚古城等一批大型文旅融合綜合體項目不斷湧現,「文旅+休閒」、「文旅+體育」等融合模式創新發展,積極探索著浙江文旅融合的新路徑。
與此同時,農村文化禮堂、精品民宿、田園綜合體等一系列地標性項目的建設,興起了一批美麗鄉村網紅打卡地,「農文旅」融合發展蹚出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借力文旅融合,詩畫浙江正成為「詩與遠方」的代名詞,成為人們追求現代品質生活的心之所向。
6.文化產業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形成立體式、網絡化的布局體系
省委省政府重點謀劃的之江文化帶,成為引領全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引擎。近期將通過實施32個重大項目,來推進數字文化產業基地、影視產業基地、藝術創作產業基地和動漫遊戲產業基地等四大產業基地的建設。
西溪創意產業園、運河天地文創園、寧波國家廣告產業園、紹興金德隆文創園等一大批文創園區的建設,為孵化培育文化產業新業態,實現文化產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平臺。
湖州湖筆小鎮、麗水青瓷小鎮、紹興越劇小鎮、台州和合小鎮等一系列各具文化內涵的特色小鎮,推動「產、城、人、文」創新融合,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全省各地文化創意街區的打造,如杭州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湖州小西街文創街區、紹興蘭亭文創街區、泰順石文化創意街區等等,促進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的有機融合,使人民群眾得以共創共享文化產業發展的豐碩成果。
7.文化科技融合激活創新動力,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對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逐步顯現,在徵求各地各部門意見基礎上,我省起草了《浙江省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並就相關重點任務,提出了責任分工方案,全力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的縱深發展。
目前,我省已有杭州、寧波、橫店、浙報傳媒、咪咕數媒、大豐實業6個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相繼獲批,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平臺不斷提升擴大。作為單體類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的浙江大豐實業,被認定為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為文化科技融合賦能製造業發展創新了路徑。
8.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基本成型,文化金融合作邁上新臺階
自2013年我省設立國內首家文創金融專營機構——杭州銀行文創支行以來,全省已成立了16家文創銀行。2019年12月10日,寧波作為僅有的2個城市之一,又獲批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在文化金融合作平臺建設不斷強化的同時,我省文化產業投資也十分活躍,各類基金紛紛設立。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與三家銀行戰略合作,獲得920億元授信。「長三角數字文化產業基金」項目完成籤約,總規模達100億元。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規模為20億元。橫店影視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正式組建,基金募集總規模為10億元。浙江省已邁出了「文化+金融」的融合與創新之路,探索著金融賦能文化產業的」浙江模式」。
9.文化產業「走出去」規模擴大,文化服務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
據統計,浙江省2018年文化服務進出口達16.64億元,同比增長了10%。其中,出口1.43億元,同比增長24.4%,進口15.21億元,同比增長8.8%。文化服務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文化服務出口呈現高速增長。
2019年,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正式啟用,以中國電視劇(網絡劇)出口聯盟為平臺,眾多國內龍頭影視企業不斷加入,形成了影視產業內外聯動、開放共享的局面,以浙江影視為引領,推動著中國影視作品以更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
影視產品的海外輸出渠道不斷地拓寬。目前,華策影視海外發行已覆蓋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歡娛影視出品的《延禧攻略》版權已被90多個國家和地區買下,創我國出口海外電視劇的榜首。
文化產業海外本土化戰略也在不斷推進。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在俄羅斯、澳大利亞、美國等地建立了10多家博庫書城連鎖店,與日本、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多個國家形成合作,建立了海外分社和主題書店,對加強中國文化海外影響力做出了突出貢獻。
10.組織開展各類文化展示活動,助力搭建文化產品交易平臺
2019年,我省組織參加了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與上海、江蘇、安徽共同發起舉辦了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在這兩場文博會上,浙江展團成果豐碩,現場籤約投資額分別達到了35億元、95.7億元。
浙江省內五大重點文化會展,中國(杭州)國際動漫節、中國(義烏)特色文化產品交易會、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國(寧波)特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和溫州國際時尚文化產業博覽會,各會展的規模不斷擴大,各項指標不斷創新高,有力地推動了浙江文化產業的對外展示與交流合作。
11.文化產業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為全國文化改革貢獻浙江經驗
浙江省政府印發了《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19-2021年,每年安排補助專項資金1000萬元,支持20個省級文化產業重點扶持縣(市、區)加快發展。
全省各縣(市、區)相繼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重點文化項目建設、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扶持重點文化企業的發展。全省各地都在為營造優越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環境而發力。
12.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創新,勇當轉型升級「排頭兵」
為貫徹落實「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要求,浙江國有文化企業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法人治理結構、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力爭成為業內守正創新的示範者、改革發展的領頭羊。浙報集團推出以短視頻為呈現方式的天目新聞客戶端,推動媒體融合縱深發展;浙江廣電集團推出以短視頻為主打的「藍媒視頻」新媒體產品,全力打造優質視頻內容聚合平臺。浙版傳媒上市獲得中宣部批覆同意。浙江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成為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投資主體和投融資平臺。新遠集團和古建研究院轉隸。浙江歌舞劇團、浙江曲雜團和浙江話劇團三家省屬文藝院團,經整合組建成立了省演藝集團。
13.加強文化產業組織建設,為助推文化產業發展構建多元化服務平臺
文化產業組織在指導產業發展、加強管理服務、促進交流合作、強化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19年5月,浙江省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揭牌成立,並被授予「浙江省重點培育智庫」,為全面提升我省文化產業的內容競爭力和科技競爭力提供智力支撐。浙江省音樂產業聯盟和浙江省影視景庫發展聯盟兩個專業性行業組織正式成立,為助推全省音樂、影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搭建了服務平臺。
浙江省文化產業促進會則充分發揮了聯絡服務的作用,組織開展了文化產業交流會、專家諮詢會、文化產業管理研修班、文化企業培訓班等一系列活動。
2020年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機遇與舉措
展望2020年,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具,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絕佳機遇期。
1、天時地利人和兼具,浙江省文化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機遇期
天時
天時,就是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在中央層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文化經濟政策。健全引導新興文化業態健康發展機制,完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2019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體育健身產業市場化發展。
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車書記強調,要做好2020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緊緊扭住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委省政府也將繼續推進「四大」建設,貫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大力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大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
地利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這是浙江省獨有的」地利「優勢,是新時代賦予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要充分發揮「三個地」的政治優勢,努力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打造萬億級文化產業,努力建設文化浙江,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浙江特點的發展路子。
人和
2020年,全國將實現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群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動能將全面釋放,更重要的是,近年來湧現了越來越多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浙江人,越來越多優秀的企業家投身於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此為「人和」。
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具的大環境下,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潛力無限,未來可期。
2、多措並舉,多管齊下,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制訂之年,我省將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全面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積極開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舉措。
全面推進浙江省四條詩路建設,實現區域協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品牌共樹的全域文旅融合發展大格局。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發揮好長三角國際文博會的平臺作用,深化區域合作,共謀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聚力推進數字文化產業、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浙江文化產業高地。
紮實推進文旅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向縱深發展,以「文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強「十四五」文化產業規劃編制的創新,探索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浙江路徑。
浙江將繼續秉持浙江精神,以「擔當新使命、爭做排頭兵」的姿態,奮力打造與浙江「三個地」相適應的文化高地,為加快「兩個高水平」建設匯聚強大精神力量、凝聚深厚文化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