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編輯說出的論文投稿錄用真相!先收藏了

2021-02-13 學術志





























來源:《今傳媒》2016年第8期

作者:楊曉麗    編輯:學妹

學術論文發表過程中,論文的思想性、原創性、創新性等固然重要,但與此同時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將提高論文的錄用概率。在編輯實踐過程中,經常要面對缺少論文寫作和發表經驗的科研人員、高校學生等,投稿技巧略顯生澀,本文將以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為例,結合編輯經驗,探討一些有助於作者論文發表的投稿策略。

提高論文吸引力

學術期刊編輯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稿件,因此學術論文必須要能很快抓住編輯的眼球,引起編輯的興趣,這就要求論文的選題新穎、論證嚴密、格式規範。

學術期刊的選題決定了一段時間內刊物發稿的方向和思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不在學術期刊選題範圍之內的論文就無法選用,只是說,符合刊物選題的論文更容易引起編輯的興趣。有鑑於此,研究者應密切關注研究專業領域內的理論前沿和社會熱點,具體途徑包括:第一,許多學術期刊會公布年度重度選題,研究者可以以此作為參考;第二,許多知名網站、學者、研究團隊會對年度熱點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如經濟研究領域的「中國經濟研究熱點排名與分析」、「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研究」等;第三,密切關注各類國家級、省部級課題項目的立項情況,它們代表了宏觀層面一段時期內的重大或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第四,積極參加領域內的學術會議,可以獲得大量信息,同時也可以了解同行的研究進展。

學術論文是作者就某個問題展開的思考,思考的過程是逆向的,但是作者論證陳述的過程必須是正向的。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無所謂對錯,關鍵在於作者能夠有理有據、自圓其說,而且論述過程應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論文的邏輯性和嚴密性首先體現在文章的摘要以及標題的設置上。編輯拿到稿子,會依據文章的題目、摘要以及各級標題做出初步判斷。

許多研究者沒有給予文章題目以足夠的重視,但文章題目其實非常重要,是整篇文章的關鍵所在,成功的論文題目就是能夠成為「標題黨」,能夠吸引編輯和讀者的眼球。論文摘要是對論文重要信息的凝練,作者必須有條理、通順、簡要地對文章內容加以概括。好的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即使不閱讀全文,也能夠獲得論文必要信息。學術論文通常要用分級標題將文章分成幾個部分,標題的設置應言簡意賅、主題突出、語言規範、形式考究,同時應注意標題之間的邏輯性和層次性。

論文的質量固然重要,但格式的規範性同樣不能忽視。格式規範的論文可以給編輯和審稿老師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時這也是作者態度認真、作風嚴謹的重要表現,還能夠體現作者對刊物的尊重和重視。所謂規範性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因學術期刊的不同要求而異。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務必要閱讀欲投期刊的投稿要求,並參閱刊物近期發表的論文的相應格式。

此外,筆者認為論文初稿完成後大致都不成熟,此時不要急於投稿,而是將文章放置幾日,沉澱後重新閱讀,此時作者的思路會變得更加順暢,語言也會更成熟。而且學術研究過程中,不能閉門造車。從論文選題的確定到文章成稿,應積極與他人溝通、討論,將論文呈現給更多的專家和同行閱讀,這可以認為是提高論文質量的一條捷徑。

注重投稿技巧

學術期刊動輒二三個月的審稿期使得作者準確選擇期刊變得非常重要。通常來說,向哪些刊物投稿,作者在寫作之前或者寫作過程中就會有一個大致範圍。但具體到投稿期刊的選擇,筆者認為:首先,作者需要根據論文選題、同類題目的發表情況、文章學術水平和自己發表需要列定一個期刊清單。其次,研讀清單中的期刊,了解其文章風格、欄目設置、近期選題、學術影響力等,據此進一步縮小欲投期刊的目錄範圍。最後,依據文章的學術水平、期刊的影響因子、發表周期等對期刊進行先後排序,選定投稿期刊。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查到不同期刊的投稿經驗,作為參考。 

確定欲投的學術期刊後,應依據刊物公開的「投稿須知」或者近期發表稿件修改文章格式, 並在稿件上註明作者簡介、電子郵箱、聯繫方式等信息,以方便編輯與之聯繫。此外,作者還可以附上較為詳細的學術成果簡介,尤其是青年研究者,以使編輯更快地了解作者的學術水平和能力。


當然,如果稿件可以得到領域內知名學者、專家的推薦,稿件更容易引起編輯的注意,但多數情況下作者都需要自投稿件。學術期刊的投稿包括網上投稿系統、電子郵箱投稿和信函投稿三種。

 信函投稿是網際網路普及之前的主流投稿方式,但時效性較差而且不適合當前的數位化辦公條件,因此除非刊物有特殊要求,建議儘量避免使用信函投稿。

使用網上投稿系統投稿, 作者只需要按照引導一步步完善稿件信息即可,而且可以實時了解審稿進度,如果刊物的網上投稿系統已經較為成熟,推薦作者投稿時優先使用網上投稿系統。

如果期刊主要通過電子郵件接收稿件,作者應注意以下事項:首先,從編輯的角度來看,更希望能夠一目了然的了解稿件相關信息,如文章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等,因此最好在郵件標題和正文中註明;其次,文章正文以附件的形式發送,更方便編輯審讀;再次,如果投稿時只是將論文以附件的形式發出,正文中沒有任何內容,容易給編輯留下期刊不被重視的印象,因此建議作者郵件正文中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或者文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電子郵箱投稿,就為作者後來與編輯和期刊建立聯繫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實際工作中,郵箱中通常會收到作者群發的投稿文章,對於這類文章和作者,即使選題很好、文章質量很好,編輯也會心有忌憚。論文投稿的時候,期刊投稿須知中通常都會註明:請勿一稿多投,尤其作為編輯非常反對作者「一稿多投」, 因為這既浪費編輯的時間, 也浪費審稿人的心血。當然,有一些稿件時效性很強,作者如果一味等待審稿周期結束,可能會錯過發表的最佳時機。此種情況下,建議作者在投稿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主動聯繫期刊,諮詢稿件審稿進度,據此確定是等待還是改投。

國內大多數學術期刊都實行「三審制」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以保證審稿過程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期刊審稿人大都是領域內的專家,因此對於每一條修改建議,作者都要認真對待,仔細分析。如果認同審稿人的審稿建議,就按照建議對文章進行一一修改,並給出詳細的修改說明,同時保留修改痕跡,以方便審稿專家和編輯再次審讀。如果作者不認同審稿人的修改意見,應當慎重和認真地給予詳細說明,有理有據地與審稿人探討。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作者都應當保持謙虛的態度,尊重審稿人和編輯的辛苦勞動。

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有被拒稿的經歷。論文投稿被拒是痛苦的,也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是在學術之路上成長、成熟的必然經歷。收到拒稿信後,作者應禮貌地予以回復,然後冷靜分析被拒稿的原因,是期刊選擇不合適,還是論文自身有待繼續完善。如果是因為期刊選擇不合適,作者重新選擇最初劃定的期刊目錄中的下一個期刊即可。如果是論文自身的質量有待提高,則需要作者繼續研讀文獻、請教專家和同行,對論文加以修改和完善。

 

與期刊保持聯繫

一定程度上講,作者與期刊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共同致力於揭示規律、提出學說、闡明道理、解決問題。作者與期刊的關係包括臨時合作型、短期合作型和長期合作型三種。多數論文發表都可視為一種臨時性合作關係,論文發表結束即為合作關係的終止,作者沒有主動繼續與期刊和編輯保持聯繫,同時作者的學術影響力尚不足以成為期刊的重要專家。短期合作關係通常是指作者已經與刊物建立了合作關係,但後來提供的稿件學術水平並沒有明顯的提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段時間後如果仍維持現狀,此類作者將較難繼續得到期刊和編輯的信任。長期合作型關係中,作者在領域內有一定的知名度,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學術影響力都較高,而且態度嚴謹,期刊希望能夠與這類作者成為朋友,而從作者的角度而言,合作過程中,期刊和編輯也足以取得作者的信任,進而形成長期合作型學術關係。

 

顯然長期合作型學術關係是期刊和作者都希望實現的,但這種合作關係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長期合作型學術關係始於臨時性合作關係,依賴於作者和編輯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成長。因此,作者不能將論文的發表視為合作關係的結束,而是合作關係的開始,如可以申請成為刊物的審稿人、積極參加刊物舉辦或者承辦的學術會議等,通過這些途徑與期刊建立和諧關係。

《國內外文獻查找的19種途徑》
《如何做文獻綜述:克雷斯威爾五步文獻綜述法》
《文獻綜述寫作指南 | 附原文下載連結》
《文獻資料分析方法大全!老師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論文了》
《我的文獻閱讀攻略:巧用工具+讀書報告》

公號推薦

不發表就出局

解讀論文寫作與發表策略

分享論文寫作與發表經驗

交流科研動態,幫助您成功發表論文

掃碼關注可獲取更多論文指導文章

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核心期刊編輯說出了論文投稿錄用的真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學術論文發表過程中,論文的思想性、原創性、創新性等固然重要,但與此同時掌握一定的投稿技巧,將提高論文的錄用概率。
  • 「三個月不錄用視為拒稿」,核心期刊投稿,編輯的這句話別有用意
    這是蘭哥的第16篇文章,今天我來說說你的文章在雜誌社是怎麼個「睡」法,希望對你今後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有所幫助。一篇學術論文的水平高低、質量優劣固然重要,但選對目標刊物往往也能一錘定音。所以,根據自己研究方向不斷縮小目標刊物範圍的同時,認真研究目標期刊設置的欄目、收錄的文章,知道了編輯的「喜好」,才能「投其所好」。只有研究明白他們喜歡什麼樣的作者資質、選題、文章,你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東西去對他們的口味。也就提高了被錄用的機會。
  • 核心期刊論文投稿技巧;如何快速發表核心論文?
    很多作者都感覺發核心期刊實在是太難了。   那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真的很難嗎?其實不然!只要領悟到核心期刊的投稿方式和技巧,作者本人的學術論文質量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做到快速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自己的學術文章。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收藏】核心期刊編輯部:學術論文撰寫規則與發表投稿技巧
    論文發表經過期刊選擇、初稿檢查核對、論文投稿、編輯溝通直到稿件錄用,這個過程與論文寫作一樣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總結的過程,同時這也是一個經驗積累和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文期刊投稿過程,如圖 2 所示,這五個過程都有應注意的細節,這些細節沒把握好都很有可能導致稿件被拒,有時候作者對一些突出其來的拒稿結果感到很意外,殊不知可能是作者某個細節沒處理好而觸犯期刊投稿的最基本要求,如:在稿件中沒有隱去作者相關信息
  • 期刊編輯給首次投稿就被拒的女生回信: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不過,我還是要代表期刊所有編輯,向你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因為,你將「第一次」獻給了我們期刊。本著對你的將來負責的態度,我專門抽出時間寫了7條寫作建議,希望對你以後論文投稿能有所幫助。同樣,論文撰寫除了核心內容外,還需要優美的排版來展現,給編輯一種審閱的愉快感。而你的論文排版水平,真的是不敢恭維,給編輯的是一種凌亂感。文章題目、各級標題、正文全部使用同一字體,未按標準進行區分。
  • 收藏丨檔案學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投稿方式目前,檔案學核心期刊的主流投稿方式是「郵箱投稿」,往來通知均是通過郵件(通常投稿時也需作者留下電話聯繫方式,以便編輯聯繫),僅《檔案學研究》採用「投稿系統」,需要作者自行在其官網註冊帳號目前,檔案學核心期刊的審稿制度多採用「三審三校」制,通常分為「編輯初審」—「專家外審」—「主編終審」三個階段。第一步,「初審階段」。不合要求的稿件在「初審」階段即被淘汰,所謂「審稿周期」即特指初審周期。通常投稿後會收到自動回復的郵件,其中會提醒你「投稿X個月內沒有收到編輯部答覆的即是沒有通過初審」。
  • 3萬元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 期刊:只接受正常流程投稿
    3萬元可在核心期刊發論文? 期刊:只接受正常流程投稿 原標題:   發現  論文發表「綠色通道」  每篇3萬元可加急辦  「如果您在為寫作煩惱,為論文一次次返回修改煩惱,我們可以提供論文指導,加急走『綠色通道』,讓您的寫作直投100%被錄用……」幾天前,國內一家期刊編輯部的工作人員收到了代發論文的廣告郵件,對方稱可以幫忙在國內知名的學術期刊上刊發論文。
  • 編輯說 論文的投稿策略
    三是研讀刊物,能了解刊物的出版周期,是否為核心期刊或統計源期刊,還是一般性期刊;是以闡述學術理論為主的純學術期刊,還是以實用性為主的技術應用類期刊;是綜合性期刊還是專門性、科普或信息類期刊,以及刊物的作者群和讀者對象等(一般來說,作者群也是其主要讀者對象)。只有對所投期刊的性質與特色心中有數,才可避免投稿的盲目性,增強針對性,提高投稿效率(贏得時間)和命中率,才能準確實現作者的投稿意圖。
  • 投稿論文被核心期刊退稿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期刊分為:統計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核心期刊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一評的期刊目錄,中文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學圖書館3年一評選的期刊目錄。很多單位或者是學校,在晉升和畢業時會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甚至多篇,作者在明確自己所需期刊級別後,會抓緊時間完成論文,進行投稿,一部分可能1個月內會收到退稿通知,一部分會在投稿半年後還沒有消息,也會有一小部分作者很幸運,會反覆收到修改稿,修改數次後會有錄用通知下發。核心期刊退稿原因有哪些?
  • 編輯說 論文撰寫及投稿策略
    三是研讀刊物,能了解刊物的出版周期,是否為核心期刊或統計源期刊,還是一般性期刊;是以闡述學術理論為主的純學術期刊,還是以實用性為主的技術應用類期刊;是綜合性期刊還是專門性、科普或信息類期刊,以及刊物的作者群和讀者對象等(一般來說,作者群也是其主要讀者對象)。只有對所投期刊的性質與特色心中有數,才可避免投稿的盲目性,增強針對性,提高投稿效率(贏得時間)和命中率,才能準確實現作者的投稿意圖。
  • 檔案學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投稿方式目前,檔案學核心期刊的主流投稿方式是「郵箱投稿」,往來通知均是通過郵件(通常投稿時也需作者留下電話聯繫方式,以便編輯聯繫),僅目前,檔案學核心期刊的審稿制度多採用「三審三校」制,通常分為「編輯初審」—「專家外審」—「主編終審」三個階段。第一步,「初審階段」。不合要求的稿件在「初審」階段即被淘汰,所謂「審稿周期」即特指初審周期。通常投稿後會收到自動回復的郵件,其中會提醒你「投稿X個月內沒有收到編輯部答覆的即是沒有通過初審」。
  • 研語新知 | 文科碩士生如何給核心學術期刊投稿
    核心學術期刊的審稿時間最低為三個月,通常三個月未收到用稿通知即為不用。投稿成功需等候排版曰期。核心學術期刊審稿嚴格,編輯一般都要三校,發表周期快的從收稿到發表也要四個月。有些刊物就明確說明一旦錄用便直接發表,不許作者退稿。在多處期刊發表同一篇論文是學術不端的行為。所以投稿時要做好以下幾件細微的事。
  • 教育類核心期刊投稿指南碩士畢業發表,快速審稿錄用
    擁有多年高端學術期刊指導、組稿、期刊徵稿、推薦發表等業務成功運作經驗,助您輕鬆順利晉升!在訂金收到後,平郵兩周左右可收到錄用通知單,快遞三天收到錄用通知單(快遞費客戶到付)(特殊核心期刊除外)。共同打造了一支專業性強、經驗豐富、學科齊全的精通中英雙語和英語母語的學術翻譯及專業潤色團隊,為非英語研究人員提供專業的學術英語支持服務。
  • 《中國疼痛醫學雜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錄用
    2.寫作結構的錯誤,如今這種錯誤也比較常見,因為學術論文有自己特有的文章結構,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來寫作,如果出現文章格式不合要求,會被直接退稿,這也是必須注意的地方,要多閱讀所投稿的期刊,看看人家都在用的文章結構,這些結構是能直接套用的
  • 核心期刊投稿三部曲:第二階段是常識,第三步是行業「規矩」
    發表核心期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蘭哥第16篇文章裡,蘭哥通過核心期刊版面的供求數據和一些期刊運作規則,分析了核心期刊為什麼投稿難的問題。今天,咱就來說說核心期刊投稿還應該注意些什麼?這是蘭哥第17篇文章,看蘭哥將如何帶你「過關斬將」,投中心儀已久的核心期刊。
  • 醫學論文投稿難? 常笑醫學網全面助力醫學工作者提升投稿成功率
    不管是中文投稿還是SCI投稿對醫學科研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下面我們就先來分析一下核心期刊醫學論文投稿究竟難在哪裡?醫學核心期刊要求高,發表難度大期刊等級直接決定了醫學論文的投稿難度。高等級的核心期刊,對收錄文章的質量要求也就更高,因為收錄低質的內容會影響期刊的權威性和口碑信譽。其實對於核心期刊來說,看重的是論文質量而非醫生的資質和名氣。
  • 論文投稿必備常識——編輯審稿的流程分幾步?「依竹期刊」
    對於科研人員而言,論文投稿是無法避免的一個操作,因此對於作者而言,了解一些科技論文發表過程的知識,有利於正確對待審稿意見。掌握編輯和審稿人員對稿件的要求,有利於提高投稿命中率。審稿是論文發表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主要評價論文在創新性和科學性方面是否具有發表價值。不同期刊的審稿制度不同,但一般都會包括編輯初審、專家評審和終審。
  • 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的區別在哪裡?
    > 點擊關注保研夏令營,星標/置頂公眾號不再錯過任何一個保研信息有很多人對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的界定並不是那麼明確
  • 一位資深核心期刊編輯的論文審稿建議
    眾所周知,國內學者的學習和研究成果是通過學術論文來體現的。還有數量眾多的高校學生通過發論文獲得相應的學位證書。而重點期刊的數量是有限的,激烈的學術競爭導致期刊發文章很難,對論文質量的要求也極高。那麼如何才能快速且有效的發論文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資深核心期刊主編的論文審稿建議,從編輯的角度談一談,如何快速的找到合適期刊發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