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文將以圖文形式介紹一些個人飼育的甲蟲種類、食材分析及今後的飼育記錄更新方式,希望大家喜歡。
首先簡單講一下甲蟲的食材:甲蟲作為大自然中有機物的重要分解者,其食材也因種而異。一棵正常死亡的樹木,要自然分解成甲蟲幼蟲可食用的食材,必須要先通過真菌將生木分解成朽木,此時的朽木屬性偏生,適合多數鍬甲科及部分金龜科的幼蟲食用,而在真菌的分解作用下朽木會經歷硬朽木→軟朽木→朽木屑的分解過程,然後木屑再經過進一步分化與枯葉、泥土等形成腐朽度較高的腐殖土,腐殖土作為偏腐的食材則適合多數金龜科及部分鍬甲科的幼蟲食用。市售的部分發酵木屑有生腐之分,例如牧野的初級發酵木屑就是偏生的木屑,適合多數鍬甲科的幼蟲食用;而深度發酵木屑為偏腐的食材,適合多數金龜科的幼蟲食用。蟲林木屑和蟲糧木屑屬於通用型木屑,一般通過改變木屑拌水時與水的比重來改變木屑的腐朽速度,從而飼養對應的品種。而菌瓶簡單來說是以壓實的生木屑植入菌種,通過有活性的菌種將木屑降解成營養適口的食材,同時菌絲作為豐富的蛋白質也可供幼蟲食用。
(市售的發酵木屑):
(市售的菌瓶):
本人所飼育的品種以鍬甲科甲蟲居多,還有少數金龜科甲蟲。下面將以部分品種作簡單介紹:
(1)犀金龜科:顧名思義,犀金龜科的甲蟲成員是以頭頂長著犀牛般的犄角為代表,個人所飼養的本科甲蟲有獨角仙及南洋大兜蟲。
獨角仙作為國內典型的犀金龜科代表,它在中國、日本、泰國等亞洲國家均有分布。成蟲食用各類水果及甲蟲果凍,幼蟲食用腐殖土或深度發酵木屑,常被人誤認為蜣螂/屎殼郎。公蟲長著威風凜凜的犄角,作為與同性爭奪配偶時使用,極限個體在95mm以上。下圖為71mm公蟲:
獨角仙母蟲無犄角(下圖):
南洋大兜蟲是亞洲最大的甲蟲,簡單可分為CC、CA、CM三個亞種,極限個體可達140mm以上,主要分布於印尼、馬來、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從食性來看,南洋大兜蟲是犀金龜科中較少的一種食性偏生的甲蟲,幼蟲食用淺度發酵木屑及朽木,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公蟲長著三叉戟犄角與靚麗的銅綠色外殼,母蟲無角;幼蟲成蟲均脾氣暴躁,鬥志強,抓取時儘量小心謹慎。公母同房時應小心公蟲對母蟲施暴。
南洋CC亞種有著龐大的身軀和壯觀的頭角胸角,下圖為123mm的大型個體):
南洋CA亞種體型稍小,但外殼的金屬光澤度更高(下圖為86mm個體):
(2)花金龜科:不同於犀金龜科公蟲那壯碩威武的大角,花金龜科的甲蟲體型普遍小於犀金龜科,卻以多彩漂亮的顏色搭配同樣讓人感到眼花繚亂,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小編在該科甲蟲中飼育的品種有兜花金龜和白條花金龜。
兜花金龜是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所特有的一種小型花金龜,其身上有著漂亮的光澤,公蟲還有著像犀金龜科甲蟲那樣的犄角,但體型一般只有約20-40mm。幼蟲以腐殖土及深度發酵木屑為食,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
公蟲犄角為紅色,頭殼為綠色,背殼為黃色(如圖):
白條花金龜是分布於非洲坦尚尼亞及周邊的一種中型花金龜,公蟲有一個很小的頭角,母蟲沒角,成蟲身上散發有一股特殊的蘋果香,並且活潑好動,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觀賞性寵物甲蟲,幼蟲食用腐殖土和深度發酵木屑,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下圖右上為45mm公蟲,左下為母蟲):
(3)鍬甲科:與犀金龜科公蟲的雄偉犄角相類似,鍬甲科的很多種公蟲有著發達迷人的大顎,作用同樣是用來與同類爭奪交配權和搶地盤 。由於鍬甲科甲蟲中小編有飼養多種,所以在本文中就不一一贅述了,僅挑選幾種有特色的品種進行簡述,更詳盡的繁殖飼育記錄會在今後的推文中推送,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與評論。
孔夫子鋸鍬和兩點赤鋸鍬是國產鍬甲科鋸鍬屬的典型代表,其牙型因像鋸子一樣長著鋸齒而得名。幼蟲用淺發酵木屑或深發酵木屑均可飼養得很好,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飼養難度較低。
兩點赤鋸鍬為中型鍬甲,國產的亞種體長極限約為75mm。(下圖為62mm的滇產血兩點鋸鍬,特點是通體紅色):
孔夫子鋸鍬一身黑亮的外殼,屬於國產大型鍬甲,體長可達106mm以上(下圖為76mm孔夫子鋸鍬):
蘇門答臘巨扁和巴拉望巨扁是鍬甲科扁鍬屬中曝光率很高的品種,這兩種鍬甲均屬於大型鍬甲,作為甲蟲屆的格鬥高手,成蟲生性暴躁,公蟲經常在交配期釀成殺妻的悲劇,所以交配時應格外注意。扁鍬屬是鍬甲科中長壽、適應性強的品種之一,成蟲壽命一般在一至兩年,耐寒耐熱,因此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有廣泛分布;幼蟲食用初級發酵木屑,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
(下圖為103mm巴拉望巨扁,原產菲律賓巴拉望群島,極限可達112mm以上):
(下圖為101mm蘇門答臘巨扁,原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島,極限個體為108mm以上)
美他力(利)弗細身赤鍬是鍬甲科細身赤鍬屬中知名度最高的鍬甲之一,公蟲可以長出不符合比例的超長大顎,活像一把金屬色的剪刀✂️,其幼蟲周期和成蟲壽命均較短,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極有人氣的鍬甲品種。幼蟲食用初級發酵木屑或深度發酵木屑均可,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下圖為80mm美他公蟲,該品種原產於印尼蘇拉維西島及周邊島嶼):
(下圖為27mm美他母蟲,母蟲並沒有公蟲那樣發達誇張的大顎):
大鍬,是鍬甲科裡沉穩溫順的代表,自己手裡飼養的大鍬品種數量很少,在雲南產安達佑實大鍬繁殖失敗後,小編手裡只剩下兩對寮國大鍬DGM亞種,這裡就以這種大鍬對大鍬屬鍬甲作個介紹。
寮國大鍬是大鍬屬鍬甲中為數不多幾種可以長到90mm以上的大鍬之一,和其他大鍬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寬厚的身軀和又短又彎的大顎,有點類似扁鍬中的寬扁系列,而其他大鍬在70-80mm左右的大型個體中即表現出比較勻稱的身材比例。日本大鍬和中國大鍬在65mm左右就會出現的疊齒現象,但這種現象即便在90mm的寮國大鍬也不會出現。大鍬屬於食性偏生的鍬甲,幼蟲食用淺發酵木屑或菌瓶,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多數的大鍬品種都很長壽,成蟲壽命一般在兩年左右,少數個體可達三年以上。
(上圖為73mm中國大鍬,下圖為88mm寮國大鍬)
(寮國大鍬齒彎牙短,身體寬厚。下圖左為88mm的個體,右為81mm的個體)
介紹完鍬甲科中的大齒巨獸,下來講下鍬甲科的小個頭:小鍬。小鍬雖然只是是鍬甲科中體型普遍在10-60mm的小型品種,但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娟秀優雅的外觀讓人感覺別有風味。當你看慣了大型鍬甲的鐵齒銅牙,再回過頭來看小鍬,你會發現小鍬獨有的精緻之美。不同於扁鍬的暴躁脾氣,小鍬生性膽小,可輕鬆上手把玩。幼蟲食用淺發酵木屑,成蟲食用水果及甲蟲果凍。成蟲壽命因蟲而異,一般壽命在2-12個月。
(下圖為47mm日本小鍬,壽命可達一年):
(下圖為32mm南紅小鍬,雲南特有種):
(下圖為30mm短基齒前鍬,):
(下圖右為35mm短牙型中華小鍬,母蟲在左)
(下圖為29mm比希納小鍬,注意其尾部的小黃塊,也有蟲友據此稱其
為尾燈):
以上便是此次更新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閱讀!如有錯誤不當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今後的推文將以個人的甲蟲飼育繁殖記錄為主,每種甲蟲的完整記錄將以一到兩篇推文進行呈現,期待大家的圍觀。
(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照片為個人實拍,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禁止將該文及相關圖片用作他用,謝謝合作!)
小編的淘寶店鋪與本公眾號同名,出售自養的部分甲蟲,大家如有需要可進店選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