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9日電(餘海洋、劉明)初夏晨曦,薄霧初霽。訓導員孔德鑫帶著軍犬「凱特」鑽進密林,一場抓捕訓練就此展開:孔德鑫下達指令後,「凱特」瞬間壓低身體,跟隨訓導員匍匐前進。
在密林中伺機出擊的孔德鑫和「凱特」
突然,目標出現。
孔德鑫當即下令:「凱特,襲!」
「凱特」在密林中搜索追蹤目標
話音未落,「凱特」像離弦之箭衝出草叢,瞬間將「敵」撲翻在地,並撕咬起來。
「幹得好,凱特!」孔德鑫習慣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軍犬「兄弟」,以示表揚和鼓勵。
這樣的戰鬥場景,是孔德鑫和「凱特」每天的日常。作為為數不多同時兼具搜救與防暴雙重技能的軍犬,「凱特」的確與眾不同。它任何時候都是雙耳聳立、眼神犀利,警覺地四處觀望。
「個子不算大,面相也平平無奇,毛色還有些暗。」談起對「凱特」的第一印象,孔德鑫有些心疼。
兩年前,孔德鑫剛結束訓導員培訓,按慣例和戰友們到犬舍挑選配犬。他發現,幾乎每隻軍犬面前都有訓導員駐足,唯獨「凱特」無人問津。
「它那雙眼睛特有神,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孔德鑫當機立斷,相中了「凱特」。
事實證明孔德鑫的選擇是正確的,它具備好戰友的所有特徵:「力量」「勇猛」和「潛質」。
這些被孔德鑫當做優點的個性,也為後來的一次「衝突」埋下伏筆。
一次撲咬訓練,恰逢營區後山打靶。聽到槍聲的「凱特」瞬間失控,直接將孔德鑫撲翻在地,在他的身上留下幾道深深的咬痕,剎那間鮮血直流。
「『凱特』是好苗子,不能放棄它!」
孔德鑫暗下決心,他邊四處求教訓犬的方法,邊細緻觀察「凱特」的一舉一動,還給它買了禦寒被褥和小玩具。
但真正拉近「他倆」距離的,卻是在「凱特」第一次倒下後。
在訓練中,「凱特」頭部、頸部受傷,一度住院治療。
回到犬隊後,由於「凱特」傷口恢復慢,進食十分困難。
那段日子,孔德鑫每天都會提前1個小時起床,將「凱特」的食物碾碎後投喂。到了晚上,為了能照顧好「凱特」,孔德鑫索性就在犬舍裡打地鋪。
連續一個多月後,「凱特」終於被打動了,開始接納自己的主人。
孔德鑫與「凱特」進行搜救訓練
自那以後,孔德鑫與「凱特」總是形影不離。「凱特」變得越來越勇猛,配合也愈發默契。
穿越火障的「凱特」
但在一次穿越火障訓練中,「凱特」不慎撞到了火圈,肚皮被燒了一塊。
自那以後,「凱特」在過火障時總是踟躕不前,無論孔德鑫怎麼喊,都僵持在那兒。
一次訓練,「凱特」又一次停在了火障前。孔德鑫發了很多指令都沒有奏效。
這時,突然有一個身影衝向孔德鑫並將其撲倒在地。「凱特」幾乎同時一個飛撲躍過火圈,咬住了襲擊孔德鑫的「歹徒」。
其實這名全副武裝的「歹徒」,是孔德鑫的戰友。
「只有愛犬的人,才能訓出好犬!而任務場,是培植戰友情的最好地方!」
兩年來,「他倆」先後出色完成中國—東協博覽會安保、重大演習等20餘項任務。
障礙訓練結束後孔德鑫幫「凱特」清理身上的汙漬
「一生中你或許會遇見無數個它,但在它的生命中你卻是唯一。」如今,孔德鑫能感受到,自己就是「凱特」的全部,而「凱特」也是他軍旅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