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百家說#
01「臺美經濟對話」登場
11月20日,首屆所謂「臺美經濟對話」20日登場,涵蓋九項議題,包括「合作諒解備忘錄」、全球健康安全、科技與技術、5G及電信安全以及投資審查等,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合作成為雙方優先項目。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表示:這是臺美就經濟議題的最高層級定期對話機制。
但臺灣社會最關心的貿易協議和美豬進口問題呢?臺行政機構總談判代表鄧振中表示:並沒有把「臺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BTA」這個題目涵蓋在內。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表示:一定要非常慎重,(民進黨當局)做「大內宣」,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貿易目的,只能達到政治效果。
問:「臺美經濟對話」救得了臺灣經濟嗎?拜登一旦上臺,還會不會認帳?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
這一次的「美臺經濟對話」救不了臺灣的經濟,而且臺灣的經濟正在每況愈下,除了臺灣島內經濟的體制上出了問題,更嚴重的是:臺灣會成為整個亞太或印太區域經濟中的棄子。
臺灣既無法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也沒有辦法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整個臺灣就是區域經濟裡面的棄子,你說臺灣還有發展嗎?臺灣只有36000平方公裡,臺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如果區域經濟被孤立化、被邊緣化,成為「亞細亞的孤兒」,臺灣的經濟就是Game Over(玩完了),就結束了。
這一次「美臺經濟對話」在臺灣做大內宣,炒作得非常厲害,好像這是臺灣經濟的一條出路,其實這都是一場假戲。
在這場「經濟對話」裡面,所謂籤了五年有效期的「備忘錄MOU」,它很可能首屆就是終屆,拜登上來以後,他會承認這一紙備忘錄嗎?拜登也想重新再回到歐巴馬那時候參加主導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情況,所以他不會得罪中國大陸的,他反而應該會與中國大陸,形成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尤其在經濟上、在貿易上。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備忘錄」裡面,涉及到的美臺之間的經貿合作協定,會有著落嗎?會有結果嗎?不會有的。
再者臺灣又吹噓說:這一個「美臺經濟對話」,會成為一個「常態性的機制」。這個「常態性的機制」也是個空中樓閣,拜登上來之後會承認嗎?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認為「美臺經濟對話」這次是第一次,但是也是最後一次,裡面所籤的「備忘錄」就是籤了,籤了就等於一紙廢文。
臺灣大學教授苑舉正:
我從一個比較悲觀的角度來講,「臺美經濟對話」根本就是個大笑話。
在11月初的時候,蔡「政府」為了顧及美國政權會改變的關係,所以老早就對拜登發了推文,沒有想到這個推文一發出去以後,拜登收到不回、不說。川普總統拒絕下臺,還命令他的國務卿想到的第一招就是,馬上要在11月20日跟臺灣開「臺美經濟對話」,這個話一講完以後,讓蔡英文前後搖擺,不知何以為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夠得罪下一任總統。
拜登已經講了,他要恢復加入很多川普退出的國際組織,其中臺灣真的在地位方面是岌岌不保,非常危險。為什麼?因為你在拜登還沒有上臺的時候,如果你就跟川普的殘餘力量眉來眼去的話,你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個新聞本身發展的過程根本就是一場笑話。
02民進黨當局持續炒作美官員訪臺!
11月22日,多家臺灣媒體爆料,美國官方一架灣流500專機降落臺北松山機場,機上搭載的是美國海軍印太情報總指揮官斯蒂德曼。報導稱,斯蒂德曼此行是為了加強所謂「臺美雙方的印太戰略布局」。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稱:對這個個案的行程並沒有公開,是基於「臺灣跟美國的互信」 ,(臺外事部門)沒有進一步的說明。
民進黨當局花式吹噓所謂「臺美關係」升溫。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聲稱:「臺美關係」越來越好,很多事情都要做準備,就像餐廳,也要把它準備好,好菜一道一道端出來,準備好的時候,會向同胞報告。
而在更早之前,美國《紐約時報》和臺灣方面還證實,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預計12月初率團訪臺。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的確是我們正在安排當中,在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已經親自致電給環保署長惠勒,他也表達高度來訪的意願。而在11月25日,美國方面突然放出風聲,美國環保局局長惠勒疑似因為出行費用太高而取消訪臺行程,讓民進黨當局措手不及,遺憾連連。
美國國內某些勢力跟著民進黨當局一唱一和,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圖米甚至要邀請蔡英文訪問華盛頓,但民進黨當局不敢接招,當下婉拒。
問:民進黨當局持續炒作美國官員訪臺有何用心?美國政客會把「臺灣牌」打到什麼地步?
臺灣大學教授苑舉正:
美國的政客會把「臺灣牌」打到什麼地步?相對於目前的共和黨而言,這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步棋,為什麼?因為美國共和黨目前所表現出來的「風度」,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把美國政權搞得越亂越好。美國整個社會當中有一個主流力量,這個主流力量他們當然希望美國維持民主風度,做世界民主陣營的領導人。所以這兩股力量折衝之間,臺灣的地位顯得格外重要。
美國共和黨的那個議員居然邀請蔡英文訪美,而且事實上的結果是民進黨拒絕了,為什麼民進黨要拒絕?因為如果它答應的話,這個事情搞不成就算了,搞成以後 那可是永無寧日,不但踩了紅線,而且直接威脅到未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要得很簡單,就是安居樂業,現在民進黨本身來講,要跟下面新的美國政府建立關係都來不及了,怎麼會製造關係?來破壞這個即將要發展的局勢。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
不管是過去的川普,川普之前的歐巴馬,或者是緊接著要上任的拜登,「臺灣牌」都會是美國運作拿來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維持美國霸權的一個手段,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拜登跟川普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拜登是個老政客,他有一定的遊戲規則,也有一定的包裝。而川普本身過去沒有從政的經驗,做事不按牌理出牌,在這種情況之下,現在他大選輸了,他現在還在負隅頑抗,他要給拜登留下一個爛攤子,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蔡英文就陷入了一個豬八戒的情況,左右兩難、裡外不是人的情況。
打個比方來說,這幾天突然間傳出來,川普有很重要的幕僚,一開始傳說是CIA中情局局長和美海軍印太司令部的情報總指揮官要到臺灣密談,最後因為CIA局長跟川普不和,鬧翻了,所以他可能也不贊成川普的做法,所以來的就只剩下美海軍印太司令部的情報總指揮官。
而來談什麼呢?雖然走得非常低調,但是來的時候有7架美國的軍機護送,顯得又低調又高調,在這種情況之下,你知道他要玩什麼「臺灣牌」嗎?
我們記得在2018年,AIT(美在臺協會)的內湖新館剛剛啟用的時候,那時候就說了,AIT的新館為什麼佔地這麼大?那就是要作為美國印太的情報搜集中心,而最重要的情報來源就是中國大陸,所以臺灣要配合川普的做法,所以才有那麼多臺灣的間諜到大陸活動,所以前段時間大陸不是抓了幾百個臺灣間諜嗎?其實跟這一次美國印太司令部的情報總指揮官到臺灣,有它一定的關聯存在。
他來臺灣談的除了情報合作以外,另外一個就是會不會搞信息網絡戰呢?如果真的搞了信息網絡戰,那就真的叫做給中國大陸添亂子,給拜登未來的接任添堵,然後給蔡英文製造頭痛,給臺海製造了緊張。如果蔡當局頭腦不清楚,真的陪著川普玩下去,對臺灣就是個浩劫,臺灣的浩劫又來了。
臺灣大學教授苑舉正:
今天在臺灣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不要被美國或者其他國家,或者國際勢力拖下這場戰爭的水,為什麼?因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意看到進入戰爭這種結果,幾乎所有的人,包含現在講話很硬的人,他們也會覺得:大多數人的錢財主要都在不動產上,但是一旦發生戰爭以後,你的房子等於一毛不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任何發生戰爭的恐懼感或者危險性都要避免,這件事情包含蔡「政府」所有的官員都非常清楚。
現在川普一而再、再而三,想盡心機,出盡手法,你為什麼剛上臺的時候對臺灣不好?你既然要派這麼多官員來,你敢踩這個紅線,你在一開始就踩給我們看,一開始不敢做,現在都臨去秋波,快下臺了。川普確實企圖在2024的時候東山再起,做這些事情來表示他非常強硬,是唯一敢對中國強硬的人,用這種競選的策略,拿我們的身家性命當祭品,拿他自己的政治利益當籌碼,這種做法我們是絕對不能夠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