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露營我們可以吃些什麼呢?
是頓頓麵包餅乾?
或者隨便煮個泡麵?
還是貝爺的生猛吃法?
在思谷貓看來,戶外的條件其實也沒有你想的那麼簡陋,用好手邊的工具,你也可以像在家裡一樣得心應手地做美食。
那麼我們在營地應該準備些什麼,來打造我們的地營地廚房呢?
思谷貓教你,山川湖海,廚房與愛,同時擁有。
鍋具篇
首先,你要有個鍋。戶外用的鍋其實也有很多種選擇,但是你在做選擇時最先考慮的因素應該是便攜性,它是否方便地到戶外去。
戶外套鍋
戶外套鍋是去戶外露營的基礎裝備。輕量化,方便攜帶的優點讓每個戶外人都會選擇購買一套。
一套配齊,鍋碗勺鏟刷,該有的都有,方便省事。煎炸炒煮悶,樣樣能做。
鑄鐵平底鍋
最為傳統的鑄鐵鍋,往往最能發揮食物的美味。鑄鐵平底鍋厚實的鍋底,方便儲熱,不會出現驟然降溫升溫,減少油煙產生的同時還能鎖住食物營養保證原汁原味。
高顏值的它,早已是各大美食博主人手一把的必備鍋具,當然,在戶外廚房,它也不能缺席。
荷蘭鍋
荷蘭鍋絕對是資深戶外玩家必備。黑色鑄鐵質地,密封效果好,儲熱多,耐燒,火力沉穩均勻,戶外烹飪絕佳。
如果把它僅僅當成一口鍋還真的有些大材小用,因為它能解鎖幾乎所有的烹飪方式,甚至烤箱功能。一旦你掌握了荷蘭鍋的使用要領,它便不再受烹飪方式的限制。正所謂一口鍋搞定一切。不過背包出行,不適合帶它哦。
中式炒鍋
如果你是在家本就是大廚,對於各種中餐無比熟悉,那麼選購一口圓底的中式炒鍋,對你來說應該很有必要了。不過在考慮戶外使用的炒鍋時,你一定要選擇相對便攜的,畢竟長長的鍋柄,龐大的鍋身,並不是那麼戶外。
爐具篇
有了鍋,總得有個爐子吧。在戶外營地,一般都是沒有電可以用的,所以戶外的爐具一般都會使用氣罐或者酒精塊來作為燃料。戶外爐具優先考慮便攜性,以小巧為宜。
戶外便攜爐頭
作為專業戶外活動的爐頭,它擁有絕佳的便攜性,經過摺疊,它地體積小到你可以隨意地將其裝進口袋。它也具有輕量化的特點,大多數的這種爐頭重量不會超過300g。
雖然非常小巧,但它的火力絕不遜色於其它爐頭,足夠滿足你絕大多數的需求。戶外爐頭使用丁烷扁氣罐提供燃料,在淘寶和戶外用品店非常容易買到。
卡式爐
卡式爐在生活中的使用範圍極廣,不僅出沒於各大美食節目,火鍋店裡也能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卡式爐方方正正的體形給了它穩定的底座,再大的鍋放在上面,你也能穩穩噹噹地在鍋中翻炒。卡式爐相比戶外便攜爐頭也有更大的火力,更適合日常使用。卡式爐使用丁烷長氣罐,在淘寶很容易買到。
柴火爐
柴爐是最為傳統的,在使用中也確實十分方便,相比其他爐具來說,它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柴爐非常便攜,攜帶起來非常輕便,有的時候,你甚至可以就地取材,自己搭灶。同時柴爐的燃料也不要自帶,戶外天然的枯木、秸稈都可以作為燃料,在火力上也十分有保證。只是你不一定能在所有的營地都找到柴。
其他小物件
最後你可能還會需要其他的一些物件,來方便你在戶外做飯時的操作。
碗碟筷
做飯的過程中難以避免需要使用各種碟子,勺子什麼的,所以這些東西你也需要一併帶去戶外。你可以直接帶上自己家裡的碗碟,也可以去戶外用品店選擇輕量化、可摺疊的裝備。
桌椅
帶去戶外的桌椅必須是可摺疊式的,不然你根本帶不出門。至於多重、摺疊到什麼程度,要取決於你是開車到營地,還是徒步去營地。
菜刀&墊板
切好的蔬菜帶去戶外容易壞,所以將新鮮的食材帶去戶外再做處理是我們常常會遇見的問題。一個便攜的墊板和小菜刀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後的小建議
考慮好出行方式是駕車還是徒步,再據此選擇合適的戶外廚具,否則你將很難把它們帶到營地。
雖說不同的廚具有不同的特點,但它們都能做出可口的美食,善於使用它們,精心做好準備,這才是戶外烹飪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