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中國家長變得迷信,從寶寶「抓周」開始!

2020-12-11 曉露爸爸

寫在前面的話:

這是一個崇尚科學的年代,但是現在有很多問題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如此一來,玄學就登場了。

有些人說:「當科學發展到極致就是玄學。」

但是更多的人感覺這句話是在往玄學臉上貼金,至於這句話到底是對是錯,現在還不能做出評斷,不過有些人已然將路子走歪了。

玄學是一門學問,像《周易》、《老子》、《莊子》等都屬此列,有些人卻打著玄學的幌子崇尚迷信。

這樣的現象還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一些老人,對於算卦佔卜最為熱衷。

當家中的寶寶到了抓周的時候,那些關心則亂的爸媽也會受到家中老人的影響,開始對寶寶的抓周結果變得在意起來。

變了味的儀式感

現在的小夫妻對於生活儀式感都是比較看重的,當寶寶年滿周歲的時候,抓周這樣的儀式是必須要舉行的。

抓周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記錄抓周的文獻可追溯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寶寶周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

而抓周的過程也比較簡單,就是在寶寶面前擺放一些物品,任由寶寶抓取,然後根據寶寶抓取的物品,預卜寶寶的前程與未來。

在古時候,擺放的物品大多數是筆、墨、紙、硯、算盤、書籍、印章等傳統物件,而現在的家長往往還會放置一些現代物品,供寶寶抓取。

不同的物品有著不同的寓意,自然也就預示著寶寶不一樣的發展道路與未來,家長自然希望孩子抓取寓意好一些的物品,但恰恰就是這種希望讓這儀式感變了味道。

最近就有一個寶寶到了周歲的生日,然後一家人給寶寶安排抓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寶寶就正式登場了。

寶寶先是抓了一個小剪刀,姥爺感覺這預示著寶寶以後當女工,於是就在寶寶手中奪出了小剪刀。然後寶寶又抓起了肉包子,這就更不和姥爺心意了,隨即姥爺又搶過了肉包子。之後寶寶又抓了撥浪鼓和湯勺,依然沒能讓姥爺滿意。

爸爸媽媽就這樣站在一旁,任由姥爺「擺布」寶寶,不過如此抓周也已經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與樂趣,最終這抓周儀式也就草草了事了。

寶寶抓取的物品代表了寶寶當前的興趣點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小時候抓周的時候抓的是一支筆,當時爸爸媽媽可算是高興壞了,認為自家的孩子以後是靠筆桿子吃飯的,肯定會有出息,可是這位網友現在的工作是拿筆抄水錶。

其實,寶寶在抓周時抓取的物品代表著寶寶當下的興趣所在。

小麗家的寶寶前一段時間也到了周歲生日,小麗就簡單給寶寶舉行了一次抓周儀式。由於是從簡舉辦,所以供寶寶抓取的物品也就比較隨意了有奶瓶、手機、筆、書本、鈔票以及一塊麻將牌。

隨後寶寶就被放了出來,寶寶徑直向這些物品爬來,然後寶寶毫不猶豫的就抓起了麻將牌,小麗對此也是感到有些無語。

網友們笑稱這個寶寶天生是當「雀神」的料,小麗現在後悔的不是將麻將牌擺進了這些物品裡,而是後悔先前帶著寶寶去打麻將牌,以至於寶寶現在對麻將很感興趣。

寶寶抓取的物品與寶寶當下的狀態有關

有的家長對於寶寶的抓周儀式還是非常看重的,大操大辦也就勢在必行了,家長們也會邀請一些賓客前來觀禮。

抓周的時間往往會選在午飯前,寶寶抓周結束之後,大家好好吃一頓。

不過對寶寶來說這個時間就有點不太友好了,因為往往在這個時候寶寶就已經比較餓了,而寶寶在這種飢餓的狀態下抓周,往往做出的選擇都與吃有關。

這不,小江家的娃滿周歲了,在抓周現場就上演了一出抓肉包子的戲碼,寶寶一出場就用手指著肉包子,表示自己已經看中了這個肉包子。

小江等一眾長輩自然是不死心,想要寶寶抓抓試試,果不其然,寶寶還是抓了肉包子。在小江看來,這預示著寶寶以後會成為一個小吃貨,於是就讓寶寶抓了第二次。

由於肉包子已經被小江拿走了,這次寶寶選擇的是一個湯勺,看來寶寶不吃到東西是不會善罷甘休了。

最後小江好像意識到了什麼,原來寶寶在早上吃了奶之後就沒有再進食,現在的寶寶已經很餓了,所以做出的選擇都與吃有關。

抓周結果與寶寶的未來關係不大

雖說抓周的目的就是卜算寶寶的未來,不過寶寶抓周的結果真的與寶寶未來關係不大。正所謂關心則亂,有些家長明明是知曉這一點的,但是在寶寶抓周的時候依然很看重結果。

感覺寶寶抓到筆就能成為大文豪,抓到印章就能權傾天下,抓到算盤就能富得流油。有的育兒專家就笑稱:很多中國家長變得迷信,就是從寶寶抓周開始的。

還是那句話寶寶的未來並不取決於這次抓周,而是取決於家長對孩子的培養以及孩子自身的經歷。

所以家長們完全可以將寶寶的抓周儀式當做是寶寶成長的一個裡程碑,當做是一個小小的玩笑。太過當真的話,就有些不合適了。

當然了,家長也可以在寶寶抓周的結果中分析出寶寶當下的興趣所在,然後根據寶寶的興趣,安排下一步培養計劃。

結語:文章的開頭說過,這是一個崇尚科學的時代,其實,現在也講求科學育兒。當然了,這不是在讓大家拋棄傳統,就像給寶寶舉行抓周儀式一樣,該抓還是要照樣抓,但是家長們要科學的看待寶寶的抓周結果,理性的見證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抓周是「娛樂」不是「命運」,明確興趣做好3點,家長別一味迷信
    今年剛滿一歲,爺爺奶奶們就張羅著孩子準備一周歲的喜酒,在寶貝的宴席結束後,爺爺奶奶們給孩子安排了抓周。麗麗對於抓周這件事不是很上心,覺得這個就是一個樂趣而已,逗逗孩子玩,並不能當真,但是爺爺奶奶們卻是很認真,認為這個會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在抓周開始之前,長輩們把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擺在寶寶的面前,有書、有筆、有算盤、錢幣等東西。
  • 1歲寶寶抓周,奶奶無意放下一個「小東西」,寶媽臉都黑了
    雖然如今人們的教育水平提高了許多,對於一些迷信的習俗都嗤之以鼻,但是對於「抓周」這個帶著迷信色彩的習俗卻並不排斥。案例雖然在如今年輕人凡事都講究科學,但是對於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抓周」,許多年輕人還是信得,劉女士(化名)便是當中的一員。
  • 抓周——中國孩子周歲時的慶生習俗
    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英文為Draw lots。這種習俗,在中國民間流傳已久,它是小孩周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是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其核心是對生命延續、順利和興旺的祝願,反映了父母對子女的舐犢情深,具有家庭遊戲性質,是一種具有人倫味、以育兒為追求的信仰風俗,  「抓周」的儀式一般都在寶寶周歲的那一天,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要給寶寶梳洗乾淨,換上新衣服——新衣新帽新鞋襪,開始祭拜祖先,告訴祖先寶寶滿一歲的訊息,祈求寶寶能健康成長。
  • 寶寶抓周,竟抓住叔叔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臉都僵住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老祖宗給留下了很多傳統,比如寶寶出生後滿一周歲,要進行抓周,放上幾樣物件,看寶寶抓了哪個正在小雙去抱孩子的時候,叔叔隨手在旁邊放了一個「小東西」,放完後,寶寶就出來開始抓周了
  • 寶寶抓周拿起這個東西不鬆手,家人看到後對孩他爸說:都怪你
    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一個傳統習俗——抓周。所謂抓周,就是等寶寶到了一歲的時候,在寶寶面前擺放一些物品。不同的物品代表不同的職業,寶寶抓到哪樣,從而看出寶寶的興趣愛好,或者是以後他可能會從事這方面的職業。這些都是中國民間說法,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抓周。
  • 抓周儀式上,寶寶一把抓起的東西令奶奶瞬間黑臉,媽媽:沒眼看!
    雖然用「抓周」來佔卜前程看似有些迷信,但在客觀上,這是父母長輩們對孩子關愛和祝福的體現,也是為了在寶寶周歲這天,增加宴會的趣味性,活躍氣氛。 不要過分在意這件事情 抓周的意義是長輩對小輩希望的寄託,是寶寶成長中的一個紀念,說到底,圖的是有趣好玩,氛圍熱烈,並不能決定孩子以後的職業或命運。 所以在抓周這件事情上,家長千萬不能有迷信思想,認為孩子抓到什麼以後從事的職業就得和這個物品有關。
  • 寶寶抓周,叔叔隨手放下一個「小東西」,卻讓全家的笑容都凝固了
    案例然然(化名)的兒子滿一周歲了,因為這個孩子是家中的長孫,所以家裡的長輩都是非常的在意孩子即將要進行的抓周儀式,在好幾天前就開始了準備,然然身為媽媽自然也非常的關注。於是,在孩子周歲生日的那天,一大家子人歡聚一堂給孩子辦周歲酒,順便也給孩子進行抓周儀式。大家也給孩子準備了不少東西,紙、筆、書、錢、零食等等,這些東西也寄託著長輩們的期望。
  • 有種失望是寶寶「抓周」,避開父母心中所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抓周是東亞國家的一種風俗,起源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人們用來預知孩子前途的方式抓周這個儀式感還是要有的,如何讓寶寶有個好的體驗,家長也很開心?試著做以下幾件事。「抓周」時,家長這樣做1)給寶寶愉快、安全的體驗
  • 寶寶抓周的那些事!抓周要怎麼抓,準備什麼抓周用品,寓意是什麼
    三、抓周的過程是怎麼樣古代抓周講究儀式,現在的抓周就相對簡單多了。如果家長想把抓周活動搞得體面、隆重就可以按照傳統的儀式步驟進行。那儀式裡,整個抓周流程是怎樣的?1、提前布置好抓周的現場:氛圍溫馨舒適。抓周物品放在紅布上,成半圓弧形,放在寶寶正前方。
  • 老輩人執著於寶寶「抓周禮」?想要抓周禮皆大歡喜,這 3點要注意
    女兒馬上就要滿周歲了,婆婆最近開始興致勃勃地張羅著要給孩子進行抓周儀式。因為是女寶寶,小高的婆婆特意在抓周的物品中添置了幾樣漂亮的首飾。但是小高卻不希望女兒進行這一波操作,雖然知道抓周的結果不會影響到女兒未來的運勢,但是畢竟還是帶有預言的意味,如果抓周的結果不合心意,難免會影響心情給大家帶來不愉快。
  • 寶寶抓周的那些事!抓周要怎麼抓,準備什麼抓周用品,寓意是什麼
    三、抓周的過程是怎麼樣  古代抓周講究儀式,現在的抓周就相對簡單多了。如果家長想把抓周活動搞得體面、隆重就可以按照傳統的儀式步驟進行。那儀式裡,整個抓周流程是怎樣的?  1、提前布置好抓周的現場:氛圍溫馨舒適。抓周物品放在紅布上,成半圓弧形,放在寶寶正前方。
  • 1周歲寶寶「抓周」,意外摔倒抓住一樣東西,親媽大喜過望:穩了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抓周是中國非常傳統的一個風俗了,每當家裡有小孩滿一周歲的時候,父母們總是希望能夠通過抓鬮來看看孩子今後成長的方向。有些父母非常看重抓周的結果,仿佛抓周就代表了一切。
  • 舐犢情深「抓周禮」
    作者:寶寶知道 桐言桐語5月4號本是青年節,只因那天寶寶來臨,這一天對我而言便變得意義非凡。想到寶寶周歲生日馬上就要到了,我決心要為寶貝桐桐過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日慶祝活動,於是很早便暗自開始準備籌劃。「抓周禮」成為了周歲的活動主題。
  • 「抓周」爸爸亂放東西,寶寶看到直奔而去,全家人生氣又想笑
    近些年,讓寶寶抓周這項活動似乎又流行回來了,很多家長都喜歡用這種方式對寶寶未來做預判,雖然有迷信成分在,但有時候寶寶抓到稀奇的物件,還是非常有趣的。 因為給寶寶舉辦的抓周儀式,只是一個儀式而已,每個人的命運和發展方向是由興趣和能力決定的,所以家長不必過於在意這個結果。
  • 寶寶「抓周」的選擇讓寶爸直呼不作數,引得全家爆笑
    文|秘籍君翻看手機的時候,看到閨蜜發了一條朋友圈,寫著:欣欣今天一周歲了,抓周的時候,剛開始抓了只雞腿,老公嚷著不作數,將來不能當吃貨,重新讓欣欣抓,結果抓了張紅色的毛爺爺。全家都笑了,說這丫頭,將來能成大氣啊,起碼吃喝不愁了。
  • 奶奶安排孫子「抓周」,看到孫子抓起的東西,爺爺:這可咋辦
    「抓周」是中國一種傳統的民間習俗,在孩子滿一周歲時維E預卜孩子前途的一種習俗。將各種象徵美好職業的物品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抓取。這個傳統習俗的時間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才逐漸在全國各地盛行。
  • 有一種「執著」叫寶寶抓周,兩次奔向同一物品,爸爸笑容瞬間凝固
    家長不僅準備了多種物品供寶寶抓取,還擺了2排壽桃,真是撲面而來的喜慶!,讓孩子自己選擇,家長可以悉心觀察,孩子將哪件東西拿在手裡最久,可以反映出寶寶的興趣和潛能!,是民間流傳已久的習俗,家長們也願意在寶寶生日的時候,一起熱鬧熱鬧。
  • 寶寶抓周要怎麼抓?其實抓周也是很有講究滴
    做父母的都關心孩子的未來,希望透過各種智力測試與性向分析,來獲得更多關於孩子潛能的資訊,以幫助孩子規劃出最適合的教育方式,與最佳的學習效果。「抓周」又稱「選才」,通常是在寶寶周歲那天中午吃「長壽麵」之前進行。父母事先把能代表興趣、愛好、前程、財富的物品以及玩具等(12—14件)擺成一圈,然後把寶寶放在中間端坐,在不作任何誘導的情況下,任由寶寶自己挑選,看寶寶先拿什麼、後拿什麼。以此來預測寶寶的志向、前途和將來要從事的職業。
  • 寶寶抓周「出師不利」,剛出場就摔倒,哭著抓取的樣子可笑又心疼
    在寶寶滿周歲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給寶寶舉行抓周儀式,不管是不是迷信的說法,但用抓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寶寶的生日,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最近就有一個寶寶,在自己的抓周儀式上卻鬧出了不少笑話,讓人是又好笑又心疼。
  • 寶寶抓周物品清單!抓周要哪些物品?還沒有抓周的爸媽們收藏了!
    每個寶寶都是家裡的希望,也是家裡的傳承。當寶寶滿周歲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想讓自己的寶寶來一次抓周,給寶寶帶來美好的祝願!希望寶寶在未來的日子裡能有更好的發展,那寶寶抓周時需要用哪些物品呢?寶寶在抓周的時候又要注意些什麼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寶寶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