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貧故事)晉北「家政娘子軍」:雙手開出致富路
中新社大同7月30日電 題:晉北「家政娘子軍」:雙手開出致富路
作者高雨晴 楊佩佩
「哪裡有活兒,我就去哪裡。」曾靠天吃飯的山西天鎮縣人曹果花不曾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離開田地,加入「家政娘子軍」,依靠雙手開拓出出致富路。這個縣裡曾經的貧困戶,如今每年收入可達到五六萬元(人民幣,下同)。
天鎮縣位於山西大同東北端,地處山西、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這裡曾是「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苦瘠之地,後被列為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屬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區。
近年來,該縣根據自身特點,探索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路子,打造出走俏京津、享譽全國的「天鎮保姆」勞務品牌。現年54歲的曹果花就是「天鎮保姆」之一。
2015年,恰逢當地一所保姆學校去村裡招人,那時「天鎮保姆」就已小有名氣,曹果花對此也有耳聞,於是沒有太多猶豫就報了名。
經過一段時間培訓,曹果花的第一份保姆工作便從家鄉天鎮開始,照顧一位癱瘓20多年的80歲老人。做飯、餵飯、洗衣、換衣、幫老人翻身……曹果花最主要的工作是負責老人的衣食起居。在她看來,照顧臨終老人,是一份良心活。
隨著技藝嫻熟,在接受縣裡組織的集中培訓後,曹果花於2017年開啟北漂之路。在北京,她一個月就能賺5000多元。「幹兩個月就夠我們家以前一年的收入了。」曹果花感慨道。
「近年,老伴受了腰傷,不能外出打工,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自從我外出當保姆,生活才逐漸改善。」曹果花說,如今,她與老伴住進了易地扶貧搬遷的移民新區,靠打工賺的錢,不僅給新家添置了家具,還給兩個兒子娶了媳婦。
曹果花只是天鎮縣通過家政服務脫貧的萬餘人之一。她所在的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創辦於2011年,是山西省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學校免費為當地村民提供養老護理、保潔服務、小兒推拿、母嬰護理等多門課程。
「出去以前,婦女在家總是圍著灶臺轉,現在,靠打工收入撐起一片天。」該校校長李春說,她們的貢獻頂得上好幾個青壯年,家裡需要錢時也能幫上忙。她們也漸漸開始變得有底氣、有想法,改變很大。
多年來,該校一直秉持「改變農村婦女心態,首先要幫她們轉換環境,鍛鍊在陌生城市獨立生存的技巧,並鼓勵她們開闊眼界,激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理念。據李春介紹,學校已累計培訓3萬餘人,幫助2萬餘人就業,帶動1萬多戶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如今,「天鎮保姆」憑藉規範的培訓和勤奮敬業,在業內打下口碑,並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金字招牌」。其遍布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等地,還有12名「天鎮保姆」到美國、日本工作。(完)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