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0日,「人才助力·築夢惠陽」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青年人才交流系列活動在惠州市惠陽舉行。一批粵港澳大灣區創業青年,以及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高校逾60名青年人才代表以「智造新體驗·活力惠陽行」為主題深度走訪惠陽。
據介紹,本活動由中共惠陽區委、惠陽區人民政府、共青團惠州市委指導,中共惠陽區委組織部、共青團惠陽區委員會主辦,中共惠陽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裕瑾,團惠州市委三級調研員莊宇軍,團惠陽區委書記楊振基,區委組織部副部長黃奇昌,團市委青創中心、志願者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李朝輝,團惠陽區委副書記張登洋等出席了主題交流會現場,共同見證惠陽區青年人才驛站揭牌,以及共青團惠陽區委與廣東工業大學籤訂青年人才合作協議。
青年人才走訪現代惠陽,體驗智造高地活力
據了解,本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深度走訪惠陽期間,不僅參觀葉挺將軍紀念園、良井原鄉、秋長谷裡等地,深入體會惠陽的歷史人文資源和鄉村振興新業態;還重點考察了中建科工華南鋼結構公司、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了解惠陽當前的人才引進培養現狀。
據介紹,中建科工華南鋼結構公司、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是惠陽人才引進培養的優秀案例典範。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從西部邊陲來到惠陽這片創業熱土,以創新驅動技術革新,打造出惠陽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中建科工華南鋼結構公司副總經理馮清川不僅是廣東省勞動模範,也是我國「鋼結構機器人智能製造技術專家組」副組長,帶領著平均年齡不到23歲的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一條裝配式建築鋼結構智能製造生產線。
近年來,惠陽區借力惠州打造珠江東岸新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區和國內一流城市等多重利好,積極實施《惠陽區人才引進培養實施方案》,出臺推進「科技創新十條」措施,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活力之城」,湧現了一大批在惠陽成功創業的青年人才代表。惠陽優質的創業土壤與系列人才培養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質青年人才來惠陽就業創業,為惠陽智造產業打下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基礎。
惠陽區青年人才驛站正式揭牌
當前,惠陽積極推動實施「惠陽人才回歸工程」計劃,進一步完善以青年雙創人才培養、青年雙創孵化基地、青年人才服務體系為核心的「三位一體」青年創新創業工作新格局,持續延伸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生態鏈,推動服務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與惠陽高質量發展精準融合。
12月20日上午,大灣區雙創人才深入走訪調研惠陽交流會舉行。中共惠陽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裕瑾在致辭中表示,目前惠陽高度重視創新和人才工作,積極為廣大青年人才落戶、住房、醫療保障、配偶安置、子女入學等問題提供便利服務。他強調,今天的惠陽舞臺廣闊、潛力巨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人才、愛惜人才。
在活動現場,惠陽區青年人才驛站正式揭牌。據介紹,人才驛站將為來惠陽創業就業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費短期住宿、就業指導、政策諮詢、社會融入等服務。同時,共青團惠陽區委與廣東工業大學籤訂青年人才合作協議。主辦方表示,將不斷完善青年人才服務體系,繼續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搭建快速對接平臺。
當天,交流會還圍繞大灣區青年人才發展、網際網路創業機遇、鄉村振興雙創路徑等熱點話題,為惠陽本土及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才代表帶來具有指導性意義的主題交流及經驗分享。
大灣區融合發展加速的時代背景下,青年創新創業路在何方?廣州天河區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從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及氛圍環境入手,以港澳青年之家青創項目為例,重點分析如何藉助新媒體、共享經濟等方式,找到青年人才創業項目的創新突破點。
「小鹿萌媽」是第六屆網際網路+ 高校主賽道全國金獎及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金獎項目,成為當下青年創新創業界的討論焦點。項目創始人汪暉與現場青年分享在網際網路+時代,依託科技賦能文創,使項目脫穎而出的成功經驗。她認為,網際網路領域將是未來創新創業的熱土,利用科技可以為傳統文化注入更多的時代風採。
作為本土青年人才創業代表,英國劍橋大學金融與經濟碩士、亞維濃生態園高管蔡雨芳重點探討鄉村新文旅創新創業路徑。近年來,惠陽圍繞「大灣區東岸鄉村文化旅遊目的地」戰略定位,積極推動發展惠陽鄉村文旅。她鼓勵現場青年投身惠陽創新創業熱潮,為打造活力惠陽奉獻青春力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蔣幸端 通訊員:曾思燕
圖:惠陽團區委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