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短文,寫的大致內容是一個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是一個感性,對生活充滿樂趣,喜歡與大家分享的人,他們絕不自私。當然,這樣的文章不會被那些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認同,也許他們覺得隨時發的朋友圈僅僅只是一種顯擺。不好意思的卻是,我也喜歡發朋友圈,儘管我並沒有文章裡寫的那麼好,我只是喜歡發朋友圈,喜歡用朋友圈記錄生活中的點滴。
去年跟著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一起吃飯,吃完飯無聊至極,也不知怎麼的就聊到了發朋友圈這事。我原本與他們不熟,只是聽著,不時地回一個禮貌的微笑。他們幾個說到,最討厭動不動發朋友圈的人。聽著他們振振有詞的說喜歡發朋友圈的人愛顯擺,把什麼都寫在朋友圈,讓別人可憐或讓其他人覺得你很幸福一般。聽著他們的言論,我內心無比的難過,因為我是一個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可我發朋友圈的原因並不是真如他們所說的顯擺或是博得別人的可憐與同情。
我很好奇他們的朋友圈難道是一條白線?點開進去什麼都沒有嗎?還是他們偶爾也會發個所謂顯擺或尋找安慰的酸文。快分開時,其中一個提議,大家互相加個微信好友,說實話,我不太願意與這樣的人交朋友,無奈,在朋友的介紹下彼此加了微信,第一件事,我便點開了他們的朋友圈,他們也並沒有像自己說的那般清高,清高到朋友圈裡一塵不染,也有不痛不癢的文字,配上幾張自我感覺良好的照片。真想問問他們是為什麼發朋友圈呢?是為了博得同情還是顯擺一下自己呢?我不想追究。聽諾言的文章,也有關於發朋友圈的,他說,發朋友圈的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喜歡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大家分享,比如此刻我在某地旅遊,發幾張照片記錄一下此時此刻我在哪,在幹嘛。
我喜歡發朋友圈,也喜歡翻看朋友圈,那些對朋友圈不屑一顧的人,為了自己的清高不去發,卻從未落下一個好友發的動態,還不時違心的點一個不知真假的贊,評論幾句不知真心或是假意的話。當然,我覺得人活著沒必要那麼累,自己喜歡就好,喜歡你就發,別人不喜歡看,他大可以屏蔽,當然,我們發朋友圈,很多時候都是發給一個人看,並不是向全世界宣誓什麼,我是一個喜歡與人分享的人,走哪去哪,我總是喜歡拍幾張照片,然後將那些照片發給我想發的人,告訴他我在這裡,做著這件事。可是有一次當我把照片發給了內心深處唯一想要發的人時,他冷冰冰的來了一句,發給我什麼意思?頓時,我心拔涼拔涼,也許他覺得此刻我在顯擺自己出去遊玩吧。最終我向他解釋了一下,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會給他發任何照片。
還有那些不發朋友圈卻惡語中傷的人,你生活質量的好壞,與你人品的好壞不在朋友圈裡呈現,也無需去迎合旁人做到發或不發朋友圈,怎麼舒服怎麼來,像談戀愛一樣,即使全世界反對,你們也要在一起時一樣,沒有人會為了別人幾句無關緊要的話就分手。你有你的生活方式,他有他的生活風格,無論怎樣的一種方式方法,都是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生活的方式方法便截然相反,只是有太多的人喜歡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衡量別人的生活方式。偶爾我們可以接受來自他們的指指點點,但很多時候,沒有人會願意在別人的生活裡讓你去指指點點。可現實卻是,我們都是凡人,又有幾個人可以清高到與世無關呢?誰又不是活在別人的指指點點裡,可悲的卻是,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指指點點,只有當自己足夠強大的時候,你才不會被旁人對你無謂的評價受傷。
與其說被罵發朋友圈怎樣,我更害怕點開某個人的朋友圈,出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線,然後是一片空白,好像這個人從來沒有在自己的世界裡出現,他們只是靜靜地躺在你的通訊錄,沒有任何的交集,也看不到他們生活的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我有一位好友,關係還不錯,每次我去點開他的朋友圈,想看看他的近況時,從來都是失望,因為我從來沒有在他的朋友圈看到與他有關的任何東西。很多次我想問他,是不是在朋友圈裡將我屏蔽了,可是我卻沒有那個勇氣,於是我接受他一貧如洗的朋友圈,我只是不想告訴自己,他不想我看到關於他的一切。從朋友圈裡,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可以看到一個人對生活不同程度的熱愛,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近況,他結婚了,她生孩子了,他分手了,她談戀愛了,他找到新工作了,她出新書了我在朋友圈裡感受著他們的生活,為他們或悲或喜,也從朋友圈裡得到了許多從未聯繫過的人的生活點滴,讓我覺得他們一直在我身邊,從未離去。所以,我感謝朋友圈這個社交圈,給了我們交流的平臺,也讓我們彼此更加熟識,知道他的喜好,她的為人。
朋友圈不是萬能的,但它卻記錄著我們每個喜歡發朋友圈的人的點滴。也許有人喜歡發,卻介於別人的言論,不敢發,那麼在這裡我想告訴那些人,喜歡就去做,不用在乎別人的眼色,如果不喜歡,可以刪了我,喜歡你的人,決不會因為你發朋友圈便煩你。我喜歡發朋友圈,我喜歡將我身邊的點滴用文字用照片記錄,請不要隨意給我說發朋友圈的人怎樣怎樣,你不是他,你永遠不會懂!不喜歡,請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