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戴著眼鏡很不方便,想做視力矯正手術,徹底摘掉眼鏡生活?
可矯正視力的手術有很多。
到底自己能不能做,該怎麼選?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進行視力矯正手術前,你需要了解的8個問題!
問題一、常見的手術方式有哪些?
1. 雷射手術:
(1)準分子/LASIK:準分子雷射角膜原位磨鑲術
(2)半飛秒:飛秒雷射輔助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
(3)全飛秒:飛秒雷射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取出術
2. ICL: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術
問題二、這些手術都是怎麼做的?
1. 準分子
先用一種名為角膜板層刀的雷射手術器械切割出一層薄薄的角膜,就好像在角膜上掀開一扇窗戶,這扇窗戶被稱為角膜瓣。再用準分子雷射在角膜基質層上面進行相應的切削,不同的度數切削深度不同。最後再把角膜瓣蓋上,讓它癒合。
2. 半飛秒
用飛秒雷射做出角膜瓣後再用準分子雷射切削角膜。
半飛秒和準分子雷射的區別,在於製作角膜瓣的方式不同,半飛秒是用飛秒雷射,而準分子是用板層刀。
3. 全飛秒
全飛秒雷射手術不需要製作角膜瓣,而是先後兩次對角膜的基質層進行不同深度的雷射爆破,形成一個基質透鏡,再通過一個3~4毫米的微切口將透鏡取出。簡單來說,全飛秒雷射無需給角膜掀開窗戶,只需在角膜上製成透鏡後,將其取出即可。
4. ICL人工晶體植入手術
這是一項完全不同於雷射手術的操作,醫生通過將人工晶體植入到眼內,來使患者恢復視力。可以理解為,醫生先製作了一個小的眼鏡,然後將其放到患者眼睛裡面。
問題三、這幾種手術各有什麼利弊?
1.飛秒雷射VS準分子雷射
飛秒雷射手術的安全性和精準度高於準分子雷射手術。
飛秒雷射的能量低,對周圍角膜組織的損傷小,切削角膜的精準度高,能夠使近視者術後的視力更接近於最佳矯正視力。
和準分子雷射所做的角膜瓣相比,飛秒雷射做出的角膜瓣更整齊、更薄,相對來說更節省角膜,同時也會縮短癒合時間,降低角膜瓣移位的概率。
由於準分子和半飛秒雷射手術都需要製作角膜瓣,因此後期角膜的抗張性會有所下降,應避免正面碰撞眼球。
2.半飛秒雷射VS全飛秒雷射
全飛秒雷射對角膜的要求相對較高,醫生對近視者的角膜厚度和形態進行精準的術前檢查和計算後,才能確定近視者是否適合這種手術方式。
和半飛秒雷射相比,全飛秒雷射手術對角膜損傷小,術後恢復快,乾眼和異物感的症狀都會減輕。但在術後的恢復過程中,接受手術者看東西會有霧蒙蒙的感覺,大約一個月後看東西會越來越清晰。
3. ICL人工晶體植入術
ICL人工晶體植入術是目前視力矯正手術中的新技術,它可以矯正較大度數的近視、遠視和散光而不破壞角膜組織。相比國內,它在國外使用得更為廣泛,而且晶體手術後的併發症還有待觀察。
問題四、哪些人適宜接受視力矯正手術
1. 近視
用手術來矯正近視,是現在很常見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高度近視的人有視網膜脫落的風險,接受近視矯正手術,不會增加也不會降低這種風險。
所以做完手術後,高度近視者還是要定期複查,同時也避免參加劇烈的運動或眼部遭受到撞擊。
近視手術並非一勞永逸,定期複查也很重要 | 圖蟲創意
而病理性近視者不適合接受視力矯正手術。因為近視矯正手術適用於每年近視度數增長不超過50度、穩定2年以上的人。手術只能改善近視者現在的度數,不能阻止近視度數的增長。
2. 遠視
部分遠視者可以通過手術來矯正視力,前提是戴鏡的視力能夠達到正常水平。
想要通過手術矯正遠視,同樣也需要接受眼部的檢查來確定能否接受手術治療。
3. 散光
一些散光度數較大的人可能認為自己沒辦法通過手術來治療散光了。其實不然,在達到手術標準的前提下,雷射手術可以矯正近視(遠視)加散光。
如果散光度數過大,無法達到雷射手術的標準,還可以通過ICL人工晶體植入術來矯正。
問題五、想做手術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1. 有摘鏡的需求,而且對手術效果有合理的期望值,能接受術後的恢復視力取決於戴鏡的最佳矯正視力。舉個例子:有些人戴鏡的最佳矯正視力是0.8,那麼接受矯正手術後,最佳視力可以達到0.8,但無法達到1.0。
2. 必須年滿18周歲,且度數穩定超過2年。
3. 若配戴隱形眼鏡需停戴一周以上,角膜塑形鏡需停戴3個月以上。
問題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選擇手術方式的時候,通常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1.屈光度數(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即通過散瞳驗光得出最準確的數據。
2. 角膜的厚度和形態。這需要依靠醫生進行角膜地形圖等眼科檢查,來明確適合的手術類型。
3. 經濟狀況。近視手術種類較多,價位區間大,醫生會通過檢查數據為近視者推薦幾種合適的手術方式,近視者應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和眼部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
初步了解矯正手術的細節後,還需要諮詢專業的醫生,綜合自身的情況,再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千萬別僅僅因為戴眼鏡不漂亮或者戴眼鏡麻煩,就一時衝動接受了手術,而給自己的眼睛留下隱患。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