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商品市場在持續的向線上平臺傾斜,在玩具業中,儘管國內線下零售仍然佔據七成左右的份額,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得到,線上渠道已經對線下的零售造成了足夠大的威脅。但對於文旅娛樂來說,線下和體驗依舊是企業打造的核心。
文旅娛樂產業一直偏於巨頭化的形式出現,無論是對於品牌的打造還是在設備上的投入,都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注入。所以能夠在消費者心中留下長久烙印會以頭部玩具居多,比如迪士尼、環球影業和華強方特。而這其中,迪士尼作為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頂級玩家,更是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
不過長遠來看,技術能力的公開化已經不能使其成為文旅娛樂產業中絕對優勢點了,所以在形式和遊樂體驗上,並沒有不能突破的壁壘。所以我們能夠看得到迪士尼能夠給到遊客的體驗,環球影業和方特的主題樂園也能一較高下。那迪士尼為什麼能夠得到更高度的認可呢?相比於方特們,它的優勢又體現在哪裡呢?
由「場」到「人」,體驗升級是趨勢
雖然線下形式的主題樂園更加傾向於對「場」的極致打造,但隨著消費的全面升級,我們能夠看到大家對於花錢這件事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更偏向於對「人」的升級。「與人同樂」的品牌理念更改也正是源於方特看到了這一未來發展的趨勢。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除了對於主題樂園這一方面的整體把控之外,將經典的動畫、電影形象融入到主題樂園中,通過「虛擬形象」和遊客的互動來進一步提升參與體驗感,讓消費者感受到獨一無二的娛樂文化氛圍。
而對於方特來說,熊出沒這一形象也算得上是一張好牌,從動畫到電影,在國內的低幼家庭中已經有了足夠的滲透能力。為了達成「中國迪士尼」的榮譽,方特在動畫、電影的細節製作上都下足了功夫。儘管國產崛起有望,但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問題,主題樂園的用戶和熊出沒的用戶群體的重疊度不高是事實,所以對於遊客體驗度的提升沒辦法達到預期效果。所以更多的IP形象和更廣泛的用戶受眾才更有機會打造全新的消費場景。
打造超級IP,贏得未來
儘管前景樂觀,但是其他玩家想要成為迪士尼那樣跨國際的泛娛樂文化產業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前文提到的IP缺失是很大的問題,這也是國內起家的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目前來看,能夠形成市場競爭力的IP,方特只有熊出沒一個,而且遠遠沒有達到大家對於「超級IP」的預期。對比之下,得益於上百年沉澱下來的歷史,迪士尼旗下的超級IP可謂是不勝枚舉 ,經由IP形象而產生的經濟規模化效應同時也是巨大的,每一個IP都為迪士尼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回報。
但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市場對於IP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追求「超級IP」的道路上,一定要時刻警醒,在IP的背後,其實是消費者對於優質內容的選擇,內容+IP的模式才會是打通渠道的利劍,「偏科」現象無法在市場中健康的成長下去。
所以想要抓住未來,一定要手握更大更強的IP資源,通過IP來增加自身的話語權,即使消費傾向會有不可預測的變化,但在最終仍會以IP作為基礎轉換成其他的形式輸出,達到以不變應萬變的理想效果。
時間沉澱下的泛娛樂帝國
主題樂園在迪士尼構造宏圖中只是一個區塊,在頻繁的併購、擴建中,一個泛娛樂化產業的帝國雛形已經呈現出來了。但是其他業餘結構對主題樂園的加持更多的體現在了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這樣的經營模式更多的類似於「the rich get rich」。這樣的結果也是迪士尼幾十年苦心經營的反饋。所以當華強方特連續三年進入全球主題樂園五強之後,二者之間的差距還是肉眼可見的。
同時,想要在國內甚至全球方位內打造一個新的泛娛樂巨頭品牌去對標迪士尼,不會是一件簡單快速的事情,儘管戰略方向正確、內容優質,也需要長時間的沉澱在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牌意識,這對於像方特這樣只有十幾年「歷史」的企業來說,仍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對於企業來說,成功的形式可以複製,但是核心內容和輸出的價值是無法複製的。無論是方特還是其他的玩家,怎樣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品牌理念、怎樣根據市場的大方向抉擇下一步的動向,才是重中之中。保持初心,砥礪前行,一切都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