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溝,是每個家庭都會存在的。
尤其在育兒方面的代溝會更加的大,婆媳之間因育兒代溝產生矛盾的,更是數不勝數。
代溝指年輕一代與老一代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或心理隔閡。
比如在育兒方面,時下的年輕人認為1歲內不能吃鹽,老人則認為不吃鹽沒力氣。
這就是代溝了。
鹹素媛和陳華本來是請保姆帶娃,因為婆婆的到來,育兒矛盾也產生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
鹹素媛婆婆來到韓國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在這一段時間中,她也成功把體重減了下來。之所以瘦,一方面是因為身體出問題,還做了個手術。二方面是飲食不習慣,吃的少自然就瘦,三方面是因為兒媳婦鹹素媛鼓勵婆婆要瘦下來,為了身體更加健康,平時鹹素媛都讓婆婆吃少又少油的飯菜。
陳華的媽媽的身形從XXXL變成現在的XL,雖然瘦了,但是看起來卻沒有了精氣神。韓國的飲食,對於一個中國胃來說,自然不習慣。陳華的媽媽為了讓兒子能夠吃到家鄉菜,她決定親手包餃子。
陳華的媽媽一大早就起來用刀子剁豬肉餡,揉面、擀麵、餃子就這樣一氣呵成了。有一個細節,陳華真的是長不大的孩子。在媽媽找不到擀麵杖的時候,陳華居然還只顧著玩遊戲。
媽媽煮好了一大鍋的餃子,陳華居然說要減肥不吃。可憐天下父母心,陳媽媽是為了讓兒子吃好點,奈何兒子一點都不領情。明明那麼瘦,卻還要減肥。媽媽這也是心疼兒子跟著兒媳婦鹹素媛整天只能吃泡菜配白米飯,想給兒子吃營養一些。
1歲孩子能吃餃子嗎
慧貞是2018年12月份出生,算算日子已經一歲半了。1歲半的孩子能夠吃餃子嗎?餃子是可以吃的,餃子裡的豬肉也剁很細,對於1歲半的孩子來說,咀嚼和吞咽都沒有問題。
鹹素媛婆婆就給1歲孫女吃餃子,作為奶奶想給孫女吃剛出鍋的親手包的餃子,一點也不為過。當可樂拿出來的時候,鹹素媛的婆婆確實不對。這就是育兒的代溝。
用餃子搭配可樂,在鹹素媛婆婆的觀點中是沒有問題的。她認為從小陳華和他的姐姐們都是這麼餵大的,偶爾吃一點可樂也沒有問題。在她那個年代,一個人要帶三四個孩子,基本沒有現在這麼精細。
慧貞看到可樂之後也很開心,還站起來想要喝。小孩子都很喜歡喝飲料和吃零食。婆婆並沒有想每天都給孫女喝飲料,她是把可樂當成哄娃的工具。她認為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給一點可樂,這樣也是一個好辦法。
婆婆心酸的過往
鹹素媛的婆婆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大大咧咧、樂觀積極向上,沒想到她還有著心酸的過往。原來陳華的母親年輕的時候連續生下2個女兒之後,就一直被婆婆瞧不起。在七八十年代的北方的農村,老一輩基本都是重男輕女。
沒有女兒的母親有多麼難為,也只有她自己清楚。陳華的母親透露她20歲結婚,21歲就生下大女兒,一個人要做農活還要帶孩子,沒有一個人搭把手。陳華的奶奶因為兒媳婦沒有生出兒子,就對她白眼相對,壓根就沒有幫忙帶娃。
直到陳華出生之後,母親的腰杆才挺直了。在農村就必須要有兒子,才有面子。陳華出生之後,他的姐姐都已經七八歲了,可以幫忙照看弟弟了。陳華的母親,至今說起這些事情都還很難過。
在她的觀念中,孩子不需要那麼精細餵養。她當年一個人拉扯三四個孩子,都是糙養,甚至放養的。
不到2歲不能吃麵
陳華立刻制止:不能吃麵。陳華未免也太精細了,慧貞已經1歲半完全可以吃餃子了。有的孩子甚至八九個月就已經吃細細的麵條了,為何不能吃麵呢?陳華的這一套理論真的說服不了人。
如果說不能喝可樂,這一點是對的。只是陳華的語氣讓人聽起來接受不了,口口聲聲都是我「我們家」,一副和親媽作對立面的既視感。難道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了嗎?
可樂是碳酸飲料,喝多了影響鈣質的吸收,還會讓孩子蛀牙。陳華讓媽媽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喝可樂。麵條、餃子、可樂都不能給孫女吃,陳華的親媽也生氣了,直接對著大瓶子喝起了可樂。
這就是母子之間的代溝了。只能說陳華在對女兒的餵養方面太精細了,為何一定要2歲之後才能吃麵食呢?慧貞看起來就比同齡人矮小瘦弱,可能也和餵養太精細有關係。
婆婆是一個寶藏女人
陳華的媽媽脾氣也很大,被兒子這麼制止之後,她臉上也掛不住,生氣離家出走了。一個人語言不通,走到郊區遇到了一個韓國大娘。兩個人雞同鴨講氣氛卻也很融洽,陳華的媽媽是一個很好相處的長輩,她還幫忙韓國大媽摘玉米。
兩個人坐在農田裡吃玉米,她還拿著大蔥配玉米。這個吃相真的太治癒了,吃什麼都特別香。韓國大媽也很熱情,臨走前還拿著玉米和黃瓜讓陳華的媽媽帶回家去。
鹹素媛是一個會來事的兒媳婦,看到婆婆生氣回家之後,她也立刻提出一家人去外面吃飯。鹹素媛也算是一個好兒媳婦,她做的已經很好了。知道婆婆不開心之後,她知道婆婆的喜好,特意帶婆婆去吃好吃的。
美食是可以治癒一切的。陳華的媽媽一看到雞腿,就直接拿起來啃。在奶奶的影響下,慧貞也有樣學樣拿起了雞腿來啃。
陳華應該知足,有一個這麼疼愛自己的媽媽,更加應該多孝順母親。
為了兒子和兒媳婦的事業,媽媽撇下老家的爸爸一直在韓國待著。
在語言和飲食都不同的國家,讓一個長輩待那麼久,真的不容易。
這就是母親偉大的地方,只要兒子過得好,她做一切都是值得和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