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最近北京高考作文題目刷屏——「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海馬君突然想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有很多未解鎖的東西等待著孩子們。我們又該如何將孩子多樣的成長需要和赤裸的社會現實做平衡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今年唯一被劍橋數學系錄取的學霸李沐陽是怎麼做的。
2020年北京高考題目材料如下: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網部署。整個系統由55顆衛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
1.與牛頓成為校友
劍橋大學,是無數學子所嚮往的心中殿堂。在這所殿堂的眾多學院中,三一學院英才輩出,牛頓便畢業於此。每年申請競爭激烈的三一學院,被錄取的中國人寥寥無幾。
今年,李沐陽是唯一一個被三一學院數學系錄取的中國人。並且在「跳級」申請的情況下,他還成功拿下劍橋大學和三一學院的兩項獎學金。
同時他也收穫了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澳洲國立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愛丁堡大學、墨爾本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學的數學系、計算機專業 Offer。
2.學霸的煩惱
儘管沐陽是當之無愧的學霸,但作為國內龐大應試教育體系的一員,他也要直面各種煩惱。雖然數學出類拔萃,國內外競賽中屢屢獲獎,但寫作卻很讓他頭疼;並且性格靦腆的他也很難表現出這個時代所推崇的「領導力」品質……
沐陽的坐標位於上海,焦慮的社會氛圍和應試環境下,他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的?又是怎樣發揮出自己最大的優勢?
所幸的是,他有一位開明的母親,蕭萍。
3.製造這55顆衛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由55顆衛星成功織成的天網,這55顆衛星,每一顆都是科學和嚴謹的勝利,並不是胡亂疊加,自我感動的結果。成功,並不是偶然事件。在成長中,李沐陽也有屬於自己的,特別的55顆衛星。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有自己的節奏和規劃。」蕭萍講到。沐陽的父母都是做文字工作的,然而沐陽對古典文學的興趣卻並不是很高。反而喜歡《哈利波特》,《移動迷宮》,《別鬧了,費曼先生》這樣的更「年輕」的作品。但對此,蕭萍也並沒有幹涉他的閱讀興趣。反而是陪著孩子追他喜歡的英劇美劇,跟他一起刷《復仇者聯盟3》。
而且,作為「非吼叫媽媽」的發起人,蕭萍也時常提醒自己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也非常提倡「爸爸回餐桌」。這對沐陽的健康成長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幫助。
4.樂在其中的「千年老二」
在外人看來,沐陽確確實實是一個數學天才:
美國高中數學競賽(AMC10)考取全球 1%,中國區第十四名;
澳大利亞 AMC 數學競賽滿分卓越獎;
兩度摘得英國物理奧賽 BPHO 超級金獎… …
但在沐陽媽媽心中,孩子從來不是什麼神童,反而這樣解釋道,「他只是一個碰巧熱愛數學的孩子而已。每個孩子的熱愛和興趣,都能創造奇蹟。」從小,沐陽便報名了很多奧數班和數學競賽,數學在他眼裡是有趣的遊戲,而不是衝擊分數榜單的工具。也因此,他在小學期間幾乎所有的獎項都是 &34;,被母親蕭萍戲稱為 &34;。
想要 &34;,首先就要克服焦慮。&34;蕭萍說道。
的確,在沐陽的心中,追逐數學帶來的成就感,遠比分數和排名帶來的快樂要更多。
當問起他的學習技巧時,沐陽也只是說「就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
天然的興趣所在,加上良好的天賦和後天持續的努力,沐陽終於如願進入數學的殿堂 。
5.我們周圍會有「沐陽」嗎?
會的。我想。
可為什麼「沐陽」卻不常見?
真的只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智商有壁」嗎?我認為最大的差距來自家庭。
中國人口基數龐大,有天賦的孩子不計其數,但蕭萍這樣的家長卻佔比不多。
當下社會競爭激烈,作為家長,我們都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畢竟這代價似乎難以承受。
我們都想通過孩子和我們的努力,將某些東西以最大的量化地實現——若孩子喜歡數學,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用」數學獲得些什麼,起碼不應該浪費他自己學習的寶貴的時間。可是這樣,當愛好變成了拼殺榜單的工具,功利心一點點集聚,孩子對某些東西最純真的愛,他的探索,可能會變成一種煩惱。這也許是現代版的傷仲永事件。
多一些寬心,多一些教育自信。
就像蕭萍可以在沐陽沉迷遊戲還依然堅持「非吼媽」的原則,反倒是成為孩子打遊戲的好幫手;就像她面對孩子喜愛數學的事實下,從不急功近利,反而戲稱孩子是「千年老二」……
蕭萍的身上,你很少看見揪心的教子的焦慮,反而是豁達,一種從容和自信。
我想,若是父母都能獲得她的教育精髓,擁有這一份教育的從容和自信。我們周圍也會出現「沐陽」。
海馬君在此衷心希望,偶爾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有小小的收穫。
我們下周再會啦~
不想錯過精彩內容,請關注海馬國際教育公眾號~
海馬國際教育專注於AP、ALevel、IB等國際課程的全科培訓,提供國際主流競賽及留學指導。由名校海歸聯合教育行業資深人士創立,致力於做留學生最靠譜的夥伴,讓留學之路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