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記者 寇亞群 通訊員 許紅) 12月7日一早,張店公安分局調集指揮中心、刑偵大隊、刑事科學技術大隊、特警大隊、合成作戰中心和多個派出所的27名警力驅車趕赴濰坊。
儲藏室內名酒不翼而飛
「我家儲藏室被人打開了,放在裡邊的茅臺酒不見了。」11月13日,家住張店一小區的劉先生報警稱。
就在張店公安分局科苑派出所、合成作戰中心民警調查之時,張店警方又接到多起報警,同樣是儲藏室裡的名酒被盜。
經現場勘查,民警發現幾起案件,案發時間段接近、作案手法相似,遂併案調查。
由於案發現場的儲藏室都在地下,並沒有安裝監控設備,調查一度陷入僵局。民警調取了小區內多日的監控錄像,一一分析,從中尋找線索。
視頻監控中,民警注意到,在居民報案的前兩天,有兩名男子分別拎很大的行李箱進入小區。視頻追蹤兩名男子的活動軌跡,民警發現,他們進入單元樓後並沒有上樓,消失了!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這兩人的作案嫌疑人很大。」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拎著行李箱進入小區,無外乎出差和旅行歸來。這兩種情況都會拎著行李上樓,可視頻中的男子失去了蹤跡。聯想到小區儲藏室位於地下,並沒有監控設備的情況,民警認為,兩名男子消失的時間段內進入儲藏室作案。
5人盜竊團夥浮出水面
民警在小區及周邊的視頻中尋找兩人的蹤跡,發現兩人拎著行李箱出小區後,打車離去。
偵查中,民警發現,兩名男子乘坐計程車到了濰坊後不見了蹤影。
在濰坊調查多日,民警終於確定了兩人的身份:楊某和馬某,兩人均為濰坊人。民警發現,這兩人不僅僅在淄博作案,他們的行動軌跡遍布多省市,且兩人經常分開行動。「我們懷疑他們還有其他同夥,遂展開跟蹤調查。」
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民警沒有急於抓捕兩人,而是圍繞兩人的社會關係繼續調查。
一個盜竊團夥浮出水面。這個團夥包括楊某、馬某兩人在內,共5人。他們每次外出盜竊,都是兩人交叉結夥,攜帶開鎖工具和大行李箱出門。
摸清了5人的身份和活動軌跡之後,張店警方等待時機,準備收網。
12月6日,在濰坊蹲守的多名民警傳回信息,5名嫌疑人均在濰坊。張店警方立即調集多名警力,趕往濰坊,實施抓捕。
兵分5路實施異地抓捕
12月7日一早,張店公安分局調集合成作戰中心、特警和多個派出所的27名警力驅車趕赴濰坊。民警分成5個抓捕小組分頭實施抓捕。
在濰坊市區一處公寓樓,系列儲藏室盜竊案中的一名嫌疑人,就藏身在其中的一間小公寓中。
為避免打草驚蛇,民警沒有接觸公寓的管理人員,而是直接來到嫌疑人居住的樓層。在公寓門外,民警屏息靜聽,沒有聽到屋內有動靜,初步判斷嫌疑人不在家中。
民警決定在此守候,等嫌疑人回家時,一舉拿下。
上午8點,9點,10點……民警從上午一直守候到下午,午餐也是伴著涼風在過道裡吃的盒飯,但嫌疑人卻一直沒有出現。
時間一分一分過去,嫌疑人沒有回家。
下午2點,民警得到消息,幾名嫌疑人即將前往另外一嫌疑人家中集合。緊接著,民警立即衝進電梯,下樓後趕往嫌疑人集合的小區。
到達嫌疑人居住的居民樓,民警找了一個既能觀察到居民樓,又距離居民樓較遠的地方停放。
參加抓捕的各個小組民警相繼來到小區,等待抓捕時機。
下午3點15分,一名男子進入單元門。看男子體型,民警判斷,這是涉案嫌疑人中的一人。
下午3點30分,一名黑衣男子從單元門中走出,手提一個大號黑色塑膠袋,向小區出口方向走去。民警認出,這是其中一名嫌疑人。
寒風中蹲守8小時抓獲嫌疑人
兩名民警立即下車悄悄追了上去。
緊接著,一輛白色轎車從樓前駛出,從民警乘坐的車輛前駛過,往小區出口方向駛去。
民警核對車號確定,這輛車正是涉案車輛!
情況頓時複雜起來——車上的嫌疑人數量不詳,而黑衣男子則是步行。他們為何分開?難道是發現了監視的民警?是立即開始抓捕,還是再跟蹤看看?是先抓步行黑衣男子,還是先截停白色轎車?
來不及仔細考慮,民警駕車立即跟了上去。突然,白色轎車在小區垃圾站前停了下來。原來,走在前面的黑衣男子是來扔垃圾的,白色轎車在這裡接他上車。
機不可失,民警立即上前一把拉開車門:「別動!警察!」周圍埋伏的民警一起上前,迅速將車下的黑衣男子和車上的兩人控制住。
經過檢查,民警在白色轎車上發現了裝有開鎖工具和螺絲刀等工具的挎包,還有多個大號雙肩背包。
打開黑衣男子剛剛扔掉的塑膠袋,全是空的茅臺酒瓶和包裝盒。
在嫌疑人家中,民警發現了4箱出廠日期為2011年5月16日的茅臺酒。
歷經8個小時,考驗毅力的蹲守和檢驗速度的抓捕完美收官。
據他們交代,他們每到一處,都是尋找高檔小區下手,通過技術手段開鎖打開居民家的儲藏室,發現名酒就悉數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行李箱內帶走。截至案發,他們已經連續作案近20起,涉案價值3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