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讓你大飽眼福!
眉山這個耳熟能詳的地方大家知道多少那?又了解多少那?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眉山十大最好玩的地方,讓你大飽眼福!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
瓦屋寒堆春後雪,峨嵋翠掃雨餘天
瓦屋山植被茂密,種類繁多。山上動物很多,在秋冬季節可在「野牛街」觀賞羚牛群活動的壯觀場面。森林公園內人文景觀資源也很豐富,既有廟宇殿堂。蘇東坡詩句「瓦屋寒堆春後雪,峨嵋翠掃雨餘天」就是對瓦屋山的讚美。瓦屋山四季可觀日出、雲海、神光、聖燈及「三個太陽」等奇觀。春看萬畝杜鵑,夏觀飛瀑流泉,秋賞滿山紅葉,冬睹南國冰雪。
九龍山森林公園
青山、綠水、奇石
九龍山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位於丹稜縣楊場鎮境內東南端與夾江、洪雅、東坡區接壤。「九龍山」因金牛湖兩岸有九座山峰延綿起伏,遠看猶如臥龍汲水,近觀青山映綠水、碧波蕩群山而得名。
彭祖山風景區
天然立體太極圖
彭祖山又稱彭蒙山、彭王山。從遠處眺望,一線山脈從谷底微微隆起,漸隆、漸高、漸大,蜿蜒直上,最後隆成一座高大的山巒便嘎然而止。在高高的山巒之下,又有一線小一些的山脈微微隆起,也是漸隆、漸高、漸大,它和上面的山脈互為環抱,蜿蜒而下,最後隆成一座碩大的山丘便又嘎然而止了。
龍鵠山
山清水秀,雄偉壯觀
龍鵠山,距丹稜縣城約3公裡。唐代名「龍鶴山」,自南宋孝宗皇帝手書「龍鵠山」三字賜史學家李燾後更名。龍鵠山山勢奇特,恰似一個巍巍巨人,端坐於環繞的群山之中,有人說它像蓮臺打坐的佛祖,左手拈決,右手撫膝,神態肅穆。據當地人說,足有48座「磕頭山」像朝聖的信徒,圍繞龍鵠山虔誠地拱伏於地。
黑龍潭
黑龍灘水庫
黑龍潭風景名勝區是依託黑龍灘水庫而形成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境內的龍泉山南麓。景區內湖面寬闊,景色秀麗,各具特色的景點有10處:大壩、三大灣、蓬萊島、青龍嘴植物園、龍巖摩崖造像和石刻書畫、陳姑山、七星照月、八一群島、韓家壩、白果壩和雙燕子,配套設施齊備。
老峨山
先有此山,後有峨眉山
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於丹稜縣城西10公裡張場鎮、王場鄉、順龍山轄區內,海拔1142米,幅員面積11.8平方公裡。其中,林區面積1.3萬畝,突兀一峰獨峙,雄踞於成都平原西南邊緣,時有煙去在半山飄浮,蔚為壯觀。山形酷似峨眉,雄秀奇險幽,頗有峨眉山的架式。
中巖寺
川南第一山
中巖寺位於中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東南9公裡處,傍岷江東岸,分上、中、下三寺,統稱中巖,面積約5平方公裡。蘇東坡年輕時曾經在此讀過書,是蘇東坡初戀的地方,現存有東坡讀書樓,宋時,範成大,陸遊等來過此處。中巖寺始建於唐代,系川南佛剎叢林之一,素以「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處」著稱。
梅灣湖
山清水秀,碧波蕩漾
梅灣湖,又名梅灣水庫。位於丹稜縣城西中隆鄉梅灣村,距縣城6公裡,是七十年代大興水利時建造的人工湖。集雨面積15.3平方公裡,總庫容1015萬立方米,設計灌面3.16萬畝,屬中型水利工程,居丹稜水利工程之首。控灌丹稜鎮、中隆鄉、何場鄉和唐河鄉,還承擔著丹稜縣城市面上供水任務。
雙石牌坊
節孝坊
雙石牌坊,位於仁壽縣城東南部50餘公裡的禾加區中華鄉牌坊村,距牌坊村小學東方200米,南北向,兩坊上下對列,一條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貫穿其間。兩坊間距44.5米,依所處地勢由低到高分別編為一號坊和二號坊。一號坊建於清光緒七年(1882年),是清王朝為表彰徐母楊氏夫死從子和孝敬老翁欽旨建造的節孝坊。
遠景樓
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遠景樓始建於北宋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至北宋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竣工,可與嶽陽樓、黃鶴樓、滕王閣齊名媲美,為「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經過宋、元,到明末,眉州遠景樓逐漸衰敗,並被損毀於兵火。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時任知州蔡宗建又及時修復了遠景樓,且有詩為證:署名遠景樓,樓成人不返。人無百歲身,景且千年遠。
作者:wuli帥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