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寶寶發燒不要太慌張,觀察寶寶精神狀態才是硬道理

2020-12-22 寶寶知道

在沒孩子之前自己也是一枚育兒小白,但自從寶寶出生後出現的種種情況,自己不得不開始學習育兒知識來武裝自己,為了就是再在寶寶出現情況時自己不至於那麼慌張。平時很喜歡看蝦米媽咪和裴醫生的文章,也從中讓我學習到了不少的育兒知識。

聽到過其他寶媽說最揪心的事就是寶寶發燒,寶寶一旦發燒家長整個人不好了,開始各種慌張起來,開始不淡定起來,生怕發燒會讓寶寶出現什麼意外情況,甚至聽到過寶媽說害怕燒壞寶寶的腦子,於是乎,就出現了只要寶寶發燒,就趕緊帶到醫院打針或者輸液來退燒……

不過,在這裡我想解釋一下,寶寶單單的發燒是不會燒壞腦子,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並不是病,如果真的出現關於腦子問題,那也是由感染引起的,而並不是發燒引起的!在之前看裴醫生有關發燒的文章時,也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覺得非常有道理,裴醫生在文末中是這樣寫的:「如果燒壞了家長的理智,倒是可能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我覺得確實是這樣,面對寶寶發燒一定要理智才對,如果不理智說不定會讓寶寶更受罪。

還記得當初我家小寶六個多月時第一次發燒,我就在家先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給他物理降溫,當初家人一致同意去醫院打針,只不過我看著寶寶精神狀態還好,雖然比平時有些鬧,但總體狀態還是不錯的,最起碼我逗他時知道對我笑,還時不時的發音和我互動,看到這樣的舉動我也就放心了,於是一直在家觀察著,白天給了兩次布洛芬,加上結合物理降溫,為了補充液體面對不愛喝水的他,我只要勤餵奶來滿足他。直到第二天燒還沒有退,為了讓家人不那麼擔心,就帶著寶貝去醫院化驗了血,結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看到這樣的結果我也放心了,只不過醫生還是要求給開些抗生素之類的藥物,我就委婉告訴她家裡有藥,就這樣來拒絕了她,回到家之後繼續物理降溫,又在晚上睡覺前給了頓退燒藥,清楚的記得一直到第三天下午寶寶才徹底退燒。

其實,面對寶寶發燒,應該先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它是第一標準,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錯,在家先物理降溫,多補充液體,或者給布洛芬來緩解一下。其次家長一定要從容面對,找對病因,對症下藥才對,不應該盲目的最先去亂吃藥或打針輸液。在發燒24小時之後再去驗血,這樣結果會更準確。

所以呢,我們平時應該先學習些靠譜的育兒知識,這樣遇到問題時可以學以致用,等寶寶出現情況時也不會慌亂無章。

當然如果在寶寶三個月以內或出現其它病狀,精神狀態不好,或者自己拿不準的情況下就一定要就醫叮囑了!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只需要小太陽的向日葵)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別太緊張了,寶寶發燒不一定是壞事
    對於爸媽來講,遇到寶寶發燒肯定會特別著急,有的父母一看寶寶發燒馬上就要去醫院,有的爸媽會擔心去醫院感染其他疾病,還有的父母會按照別人家孩子發燒的藥方抓藥。其實面對寶寶發燒,家長要淡定,需要知道下面幾個問題。
  • 寶寶發燒 家長更應該關注精神狀態
    當寶寶感染病原體時,發燒可以刺激身體的某些防禦機制,例如白細胞、淋巴細胞釋放免疫活性因子,擊敗病原體。從這個意義上講,發燒其實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有益的。而寶寶通過與疾病的抗爭,也能獲得相應的抗體,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家長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發燒本身,更重要的是找到引起發燒的病因,並且進行相應的治療。那麼,當寶寶發燒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精神狀態」比「發燒度數」更重要
    民間有說法「沒有不發燒就長大的孩子」、「孩子發燒一次長高一次」,樸素的說法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孩子發燒很常見,第二,孩子發燒不見得是壞事。這都挺有道理,不過話雖這麼說,作為媽媽,面對孩子發燒卻難免擔心。當然,有些焦慮也是人之常情,但面對發燒,媽媽應該學會冷靜處理,給寶寶比平常更多的呵護與照料。 只有我們對發燒的知識了解得更多,才能給寶寶更好的呵護與照顧。
  • 寶寶發燒 媽媽不要慌張
    鋪好後老公摸到寶寶問我說寶寶是不是發燒了呀。怎麼這麼燙啊!後來趕緊用體溫計量了一下果真發燒了。38度多。老公就說趕緊起來送寶寶去醫院,我說先不去醫院,先物理降溫試試,不行再去醫院。 然後上網搜怎麼給寶寶降溫,看到有說寶寶感冒不要穿太多,降溫不要用涼水,要用和寶寶體溫差不多的熱水,然後抱著試試的心態給寶寶換了一件薄的秋衣。然後叫老公去把開水倒來涼著,把寶寶的小毛巾準備好。
  • 寶寶經歷的一次持續反覆,最高溫40.3度的發燒
    我不是寶寶一生病就跑醫院的媽媽,會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也是堅持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給寶寶打抗生素的媽媽,所以多數情況會採取藥物治療。,建議媽媽們觀察寶寶病情症狀及程度,必要時及時就診。9月的一個周五,我在上班,蛋蛋姥姥打電話說蛋蛋從昨晚開始發燒,持續在38.5度左右,現在白天仍然發燒,但孩子精神很好,在開心地玩玩具。我當時想應該是感冒了前症狀,或者有炎症,好在他精神狀態很好,不會太嚴重,於是囑咐蛋蛋姥姥給他貼上退燒貼,多喝水、補充電解質即可,其他根據寶寶需要,想玩就讓他玩,想睡就讓他睡。
  • 當媽後才知道,寶寶發燒還可以物理降溫
    直到我家大寶6個月的時候,有一次打完防疫針,婆婆抱著她告訴我寶寶發燒了,我才用溫度計給寶寶量了體溫!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些寶寶在打完防疫針後也有可能會發燒!我記得當時正是酷暑時節,量了下寶寶體溫37.5度,那是寶寶第一次生病,我有點不知所措。
  • 寶寶不小心碰到頭部,寶媽不要慌張,先這樣給寶寶處理!
    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寶寶從床上摔下來的情況,一般來說 ,寶媽看到寶寶摔下來,內心都會比較自責,認為自己沒有保護好寶寶。其實,在寶寶碰到頭部的時候,寶媽先不要慌張,先這樣處理,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先冷靜,觀察寶寶情況如果寶寶從不超過三十釐米高的床上摔下去,寶媽先不要慌張去把寶寶抱起來。
  • 小孩子發燒如果精神狀態好不需要太過於緊張
    作者:寶寶知道 二寶林林妹女兒發燒第二天了,可把奶奶給急壞了,老是想著要抱醫院去看。我今天用水銀溫度計探了之後,三十七點七攝氏度,也不算太燒,而且孩子的精神狀態也不算糟糕,就是比平時稍微嬌氣點,愛鬧了那麼一點,晚上睡覺的時候睡得不是很踏實,其餘的也沒什麼其他症狀了。
  • 寶寶發燒 千萬別捂
    千萬別捂  反而應把寶寶胸口的衣服稍微解開一些,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通風換氣,給孩子補充水分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發燒是寶寶很常見的一個症狀,然而,很多家長在面對寶寶發燒時,總擔心會燒壞孩子腦子,處理起來免不了手忙腳亂,陷入不少誤區。
  • 寶寶發熱不要慌,並不一定是壞事,精神狀態才是重點觀察對象!
    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的防禦反應,半歲以後,小朋友都是通過戰勝發熱來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新生兒會在媽媽體內獲得一些抗體,這些抗體會保護新生兒不受病菌傷害,但是半歲以後,這些抗體就被消耗完了,就需要孩子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從而獲得抗體,所以發現孩子出現發熱,不需要太過於緊張。
  • 寶寶發燒 這11種情況快送醫|寶寶|發燒|體溫|送醫_網易親子
    寶寶發燒實在太常見,但新手爸媽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會手忙腳亂,不是盯著溫度計上的數字不敢鬆懈,就是慌慌張張地抱起孩子往醫院跑,結果可能問題並不大,被醫生勸回家觀察。孩子發燒時,到底哪些類型的發燒可以先觀察,哪些則需要立刻送醫院?發熱出汗好不好?要不要用藥?父母該怎麼護理?快來跟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醫師學一學。發熱測體溫 推薦測腋溫人體的不同部位對發熱的定義不一樣,肛溫超過38℃、腋溫超過37.5℃、口腔溫度超過37.8℃、背溫超過37.5℃即為發燒。
  • 寶寶一發燒就送醫院?父母先觀察這3個方面,再決定也不遲!
    1) 首先,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如果孩子精神狀態還不錯,能吃能喝能睡,只是體溫達到了39度了,也不用驚慌。在家物理降溫,持續觀察就可以。兒科專家崔玉濤就在他的書中提到過,發燒超過三天還沒有退的話,才需要儘快就醫。
  • 寶寶發燒怎麼辦?兒科醫生來支招
    看著寶寶發燒,不僅寶寶自己難受、精神不佳,身為家長,也是感同身受,急得心焦。判斷寶寶發燒不僅僅只看體溫關於寶寶發燒,很多家長都關心體溫。其實寶寶的體溫升高不能作為疾病的判斷標準,比起溫度計上的數字,寶爸寶媽更應該關注的是寶寶的精神狀態,比如是否精神萎靡,是否哭鬧不止,綜合來決定是否要給孩子吃藥或者就醫。
  • 寶寶生病不可怕,過度治療才危險!寶寶感冒發燒的4個應對方法
    第一點:觀察寶寶情況,尋找發病根源首先我們要明確知曉的一點是,發燒發熱是疾病表現在外的症狀,是免疫系統指揮體溫調節中樞發起的「身體保衛戰」,而不是特定疾病。因此,如果寶寶出現發燒發熱症狀,最重要的是尋找發病源。
  • 寶寶發燒,新手爸媽莫驚慌!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寶寶體溫多少才正常?如何正確為寶寶量測體溫?年幼的寶寶抵抗力較差,出現發燒的情況時,該如何照護?一旦發現寶寶發燒,該立即為其退燒或送醫嗎?對於發燒正確的觀念與照顧,是守護寶寶健康的關鍵!寶寶體溫多少才正常呢?
  • 面對寶寶第一次發燒,必須要淡定
    帶去醫院看看吧……不學習育兒知識前,老人這些說法我可能會相信,現在學習了,就要科學育兒,可老人只相信他們的「經驗」所以只要寶寶一生病了,兩代人的育兒觀更多分歧了(小泡泡)小泡泡一歲半了,發燒四次,感冒三次,寶寶生病,最不淡定是寶寶第一次發燒,初為人母的我們面對寶寶第一次生病,難免心慌意亂,可這時老人來「添堵」了,我知道他們的初衷都是為了寶寶好,
  • 孩子發燒先觀察不要馬上就打針
    原標題:孩子發燒先觀察不要馬上就打針   「春夏交替,晴雨不定,早晚溫差大,最先中招的就是小孩子。」武昌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王治濤提醒,千萬不要孩子一感冒發燒就打針吃抗生素,這反而是在抑制和打壓孩子的免疫能力。
  • 3個月寶寶肺炎發燒,面對不同的診療方案,媽媽該怎麼選?
    在新手寶媽群裡,時不時有媽媽發圖說「寶寶嘴巴在吐泡泡了」,呼吸頻次高了或者咳嗽了兩聲,還有的說孩子沒咳嗽症狀,但發燒了兩天,後來被診斷為肺炎的,因此肺炎搞得人心惶惶的。小嬰兒階段,寶寶抵抗力低,病菌感染很可能下行至肺部,但由於「嬰兒對咳嗽反射較差,痰液不能順利排出,會出現口吐白泡泡,其實是在排痰。」因此「吐泡泡」變成了大家觀察寶寶時,非常留意的一個症狀。
  • 寶寶多少度算發燒?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寶寶發燒時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果體溫超過38.5℃,才選用藥物降溫。在使用藥物降溫的同時,也要配合物理降溫。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而循環良好的寶寶,還有就是平時注意給寶寶提供全面的營養,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 美林退燒藥:寶寶反覆發燒怎麼辦
    寶寶高燒剛退下來,過不久又發燒了,這讓作為父母的您擔心不已。 圖片來源於華蓋  發燒伴下列情況者應送醫院治療:  1、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發燒雖高,但精神尚好,服藥退熱後仍能笑能玩,與平時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調養。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則提示病重,應趕快去醫院。  2、觀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紅,可以安心在家中護理。若面色暗淡、發黃、發青、發紫,眼神發呆,則說明病情嚴重,應送醫院。  3、觀察孩子有無劇烈、噴射性嘔吐,如有說明有顱腦病變的可能,應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