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撩了一眼網上的新聞,無意中從千龍網看到一個消息,標題是《北京市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我為社區做一點實事兒》,文中有這麼一段話:「黨員回社區報到做什麼?怎麼做?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名回社區報到履職的普通黨員,他們參與社區的活動,發揮專長幫社區居民辦了實事解決了難題。回社區報到,他們最大的感受是:為大家做一點實事兒,為社區做一點貢獻,每名黨員投身進來,自己有獲得感,鄰裡生活也更安全、更方便、更幸福。」從我這個喜歡泡網的人來看,這只是一方面,僅僅是讓黨員更加能多做些事情,為百姓服好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有效地監督黨員的生活,使他們更自覺地用黨員的身份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黨員幹部在生活中,往往表現出背離黨員身份的另一面,最後遭到網民的口誅筆伐狼狽不堪,也為黨員這個身份抹黑;前段時間,唐山一個稅務局的局長妻子打交警的視頻中,那個局長也在身邊卻不管不問,最後被停職處分。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儘管不多,但是也說明有些黨員在單位是黨員,表現也不錯;但是回到家裡,在社區的生活中表現則很一般,有的甚至背離了黨員身份,做出一些讓人們不齒的行為。
北京的這個「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一來是讓黨員在社區中亮明黨員身份,做事情自覺受到群眾監督;二來還有一項根本的任務,就是這篇文章中說的主動做一些與本職工作相近,更好服務百姓的事情。目前來看,對於佔據絕大多數的普通黨員來說,後一個任務更加有意義。比如文中提到一個叫做董浩任職於公交公司的黨員,「把基層群眾的出行困難收集起來,傳達給公交集團,既能解決百姓出行難題,也為北京公交的規劃獻計獻策。」把工作延伸到業餘時間,卻「毫不費力」地完成在上班時間無法完成的工作,這種做法一定是百姓最歡迎的。
從數據統計資料來看,目前黨員的人數達到8779萬,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普通黨員,並且大多數也都是在職工作,假如能夠發揮他們在工作中的特長,把這些特長和特點帶到普通的生活中,除了可以更好地為百姓服務,還可以做順風耳和千裡眼,把老百姓的意見收集起來,為決策提供依據的同時,還可以解決他們身邊百姓的一些生活難題。我看到一個消防科的同志主動到鄰居們家裡了解消防安全,幫鄰居們清理火災隱患。這樣就挺好,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懂得專業消防安全知識的人還是少了些,有些這些專業人士在身邊,災害發生的機率或者災害的危害一定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