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本文部省發布了《國立大學法人等組織及業務全面檢討通知》,要求對國立大學減少文科專業。日本教育管理者認為「文科不重要」,近半數大學開始裁撤文科專業。無獨有偶,近日美國議員也提出,中國學生去美國留學只能學習文科專業。這些舉動恰好契合了中國重理輕文的社會氛圍,引起了國內教育界和學生們的熱烈討論:文科有什麼用?文科生進入大學選擇那些文科專業更有前途?
我們國家在高中時期就開始文理分科,在家長和學生眼裡,上大學只有文科和理科專業。其實,這只是基礎學科的分類。中國的學科大概分為文理工農醫商六大門類,包含了很多學科專業。中學的文科能夠報考很多大學的不同專業,不只局限於文理兩科。下面談一談文科生上大學怎麼選擇專業?
1.從興趣的角度看,跟隨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
興趣是一個人學習研究的最大動力。如果在中學就對某一領域特別感興趣,高考就可以直接選擇這些專業繼續深造。如對文學感興趣就可以選擇文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後可以研究語言文學;對財經感興趣就可以選擇會計、經濟學、金融等;對法學感興趣,可以考慮選擇法律專業。從興趣出發來選擇專業,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歡,而不是心血來潮。這樣即使選擇了冷門專業也能繼續下去。
2.從實用性的角度看,要選擇社會最需要的專業,以獲得穩定的工作和較高的收入。
大部分學生其實找不到自己的興趣的,因此從以後職業考慮來選擇專業是一條好途徑。以此來看,社會需要是選擇專業最重要的標準。社會需求量小的專業必然會影響以後就業,需求量大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機會。社會需求量小的專業主要是一些基礎性和沒有社會針對性的學科,文史類、藝術類、管理類的專業就是如此。哲學、歷史、美術、音樂、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社會需求非常小,大部分要自謀職業。如果想選擇這類專業最好選擇師範類的,以後還能有教育行業謀生。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就是一些熱門專業,比如新聞傳媒類的、金融類的、外語類的專業等。
3.從學校性質看,應選擇偏重於文科的大學內的專業。
中國的大學從名字就能看出,他們偏重於什麼類別的專業設置。如建築大學、工業大學、理工大學、科技大學,這類學校肯定偏重了工科專業。師範大學、傳媒大學、語言大學,還有類似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之類的綜合性大學,一般偏重於文科專業。文科考生選擇專業的時候,沒有特殊原因不要去選擇理工類大學的文科專業,選擇文科類的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原因很清楚,這些大學的文科專業師資力量、社會知名度高,非常有利於以後就業和繼續深造。如果你選擇了理工科大學中的文科專業,知名度低,師資力量也不行,上了四年可能收穫就比較低了。因此,文科生選擇大學文科專業的時候必須考慮學校性質。
結 論
文科和理工科是一樣的,都是這個社會需要的。社會在發展,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新的需要。文科生選擇專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再做出慎重選擇。畢竟,選擇了一個專業會影響好多年的。
下期我們討論選專業還是選學校的問題?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