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年後快樂!
正是開工進行時,北上廣打工人接二連三地趕赴工作崗位,靜默了許久的各路升學消息,也逐漸活躍。
對於上海學生黨來說,年後首發,格外引人矚目的,莫過於:
復旦高中先修計劃,
3月啟動招生!
因為報名無門檻、不收費,魔都學子紛紛踴躍揮手按「滴滴」,急切求上車,絕對是年後的吸睛之最!從這則重磅消息發布至今,熱度只增不減,三番五次上熱搜,引發網友廣泛討論:1.以大學眼光,更好地理解高中知識
2.提前接觸大學學科,了解專業制定目標
3.對選擇大學也很有幫助
4.有觀點認為是提前鎖定生源,留個期待
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是:你得是上海學生。
1.修學分duck不必,外地學生怎麼辦?
2.復旦考慮一下,給外地考生開網課吧!
總結網友&家長最關注的兩大問題:
1.復旦先修計劃,與高考升學掛鈎嗎?
2.其他省市名校,會有高中先修計劃嗎?
下面一起走進復旦先修計劃,一探究竟:
2014年,國內多所知名大學,在全國範圍內遴選首批64所試點高中,上海僅有上中、華二、復附、交附四校被選上。到2015年,清華考慮將大學先修課與自主招生銜接,給予相應優惠或加分體系。然而好景不長,先修課被質疑用來大學「掐尖」。2016年教育部下發文件,嚴禁先修課與自招掛鈎,先修課失去選拔作用,鮮少被提起。
因為有案例在前,針對今年復旦先修課,有觀點認為「掛鈎高考、綜評,提前3年圈生源」的一說,並不意外。
就復旦來講,既然開設了,一定是拋開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比如說為了高考時要如何把高分的拉進來啊之類的,這不是目的,復旦不需要,復旦是一所有初心、有使命、有抱負大學。所以家長不必太過於糾結,如果你們的孩子學有餘力,願意和復旦大學的教授在學科、學術上進行對話和交流,那復旦的大門向你們敞開;如果你覺得還要更多地在自己的高考科目上做出努力,那照樣是一條非常寬廣的路。
——復旦招辦主任潘偉傑
言下之意:復旦先修計劃,和高考關聯度不大。那麼,該計劃意義何在?
其實,在復旦先修計劃的亮點部分,已經給出了答案:
截止目前,復旦大學已入選10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先修計劃開放的10門課,對應拔尖計劃2.0基地:
先修課專業、強基專業和拔尖2.0學科「同出一源」,後二者目的都是為培養世界水平的拔尖創新人才。而復旦先修課前置二者優質資源,也是為了:
深耕基礎學科,
深化強基計劃!
從高一開始,提前讓學生接觸強基專業,培養學生對基礎學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科素養,打破學生認為「強基專業是天坑」的刻板印象,也為強基無降分錄取優惠的高要求蓄力。
這對學生和學校,是雙贏的。
回顧2020年,許多強基高校面臨未招滿的困境:
再看復旦強基補錄專業:
復旦的漢語言、數學、歷史等專業都是熱門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是在滬上排名前列的,卻在強基計劃裡,成了「滄海遺珠」。強基計劃,面臨招錄不滿、優質生源不足的困境,所以大學提前銜接高中教育,的確很有必要。今天下午,教育部發布《2021年高校招生工作通知》:
第10點「強基計劃」提到:
充分運用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各試點高校加強與中學的銜接溝通,幫助學生了解強基計劃專業的優勢、培養模式和發展前景,引導適合的學生報考。
這和復旦先修計劃「培養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前置優質教育資源,助力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理念不謀而合。作為大學先修計劃另起爐灶的「先鋒」,如果復旦試課成功,相信很快就會被各地很多優質高校效仿。
又或者沒等幾天,全國各地的強基高校,都會相繼公布相關與中學加強銜接溝通的舉措,畢竟教育部已經給出大方向,各地學生&家長就坐等好消息吧!
站在高校角度,翻出往年的《中國大學先修課課程指導意見(試行)》,裡面對「學有餘力」作了解釋,給大家做個參考:
即在完成日常學習且成績優秀,仍有時間和精力可以進行更有挑戰性和更大難度課程的學習,建議在成績排名前10%的學生中選擇。
注意,這裡面的成績排名10%,僅限於四校的10%。
這意味著:金字塔尖的四校,也只有前10%的學生能達標;如果放在普校,怕是只有5%、1%甚至更低概率的學生,夠得上「學有餘力」四個字!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可喜的是,復旦高中先修計劃沒有綁定少數高中,而是面向全市高中開放!
只要夠努力、有實力,無論你來自哪一所學校,每一個高一生,都有機會進復旦!
3月報名,
勇敢一試!
來都來了,做個小投票吧:
等3月中旬,復旦先修計劃順利推進,我們會跟蹤上述問題,繼續提供報導。
春節狂歡,
倒計時最後一天,
所有課程,
8折再減100,
快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