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鎵於2月6日正式在交易所掛牌發售
小金屬品種鎵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正越來越受到重視。早在2010年,歐盟委員會就發布了題為《對歐盟生死攸關的原料》的報告,將金屬鎵列入14種「緊缺」重要礦產原料名單。2013年2月6日,這種歐盟生死攸關原料金屬鎵即將在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掛牌發售。
金屬鎵作為繼矽材料之後的第二代砷化鎵和第三代氮化鎵半導體材料的重要生產原料,其最主要的消費領域是半導體產業,已被廣泛地應用於無線電通訊、光纖通信、汽車雷達、LED照明、太陽能電池等領域。而作為一種稀散金屬,鎵的提取非常困難,全球原生鎵年產量僅300噸,產量極少,其中,80%的產量來自於中國。鑑於鎵在現代工業中的重要性,多年前美國、歐盟、日本和中國政府都將其列入戰略儲備資源清單。金融危機以來,鎵的價格逐漸從2000萬/噸跌落到目前的歷史低位170萬/噸。隨著下遊高科技產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經濟的逐步復甦,金屬鎵的市場正逐步向好。
同很多稀有金屬一樣,金屬鎵市場容易受到宏觀經濟氣候的影響,金屬鎵最主要的消費領域是半導體產業,因此半導體產業的景氣度會直接影響金屬鎵的需求。當宏觀經濟低迷時候,半導體的產業需求減弱,金屬鎵需求減少,價格下跌,反之。例如在2012年世界經濟受到歐債危機的影響,半導體產業的需求大幅度減少,金屬鎵則一路走低,價格從6000元/公斤以上下跌到2000元/公斤以下,已經完全跌破成本。但隨著未來經濟的復甦,金屬鎵呈現抬頭的趨勢。目前,在經濟形勢不好時,國內眾多小的鎵生產商只能壓低價格將產品出售,這是鎵的產業鏈性質決定的。鎵作為一種伴生資源,90%作為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而產出,因此其產量與一些基本金屬的產量正相關,完全不適用以限制產能的手段來有效控制鎵的產出。因國內加工技術水平制約,目前只能以出口為主,這種長期低價出口金屬鎵的現象,勢必會造成生產企業普遍缺乏應對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無法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工藝改進以及環境保護措施中,給產業健康發展、環境保護都帶來大量問題。當宏觀經濟較好地時候,金屬鎵的產量也不能無限制地擴大,因為需求推動的價格上漲幅度較大,這就會造成金屬鎵價格的大起大落,從而給金屬鎵生產、使用企業造成很大的經營風險。
為了穩定市場機制,規避企業風險,金屬鎵在交易所平臺的上市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且刻不容緩,它將很有可能走出一條與銦同樣穩健、成熟的道路。
據了解,金屬鎵是一種銀白色易熔金屬。這種金屬廣泛存在於地表之中,但由於富集程度極低,所以被人們稱為「稀散金屬」。自1875年被法國人發現後,金屬鎵似乎只作為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元素符號而存在。直到近30年來,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才使得這種金屬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走入我們的生活。幾乎金屬鎵所有用途都和當前現代科技發展及低碳經濟,綠色能源和環境保護相關。其中,鎵在集成電路中的消費佔其總消費量的64%左右,集成電路主要被應用於軍事,高性能計算機,通信領域。而光電儀器,如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光電探測器,太陽能等幾個領域共消費佔到35%。科研機構和特殊合金也有少量消費。
目前,全球從事鎵生產的單位有30多家,原生鎵的生產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的氧化鋁廠和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廠。中國,德國,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為全球鎵主要供應國,匈牙利,日本,俄羅斯和斯洛伐克也有少量儲量。中國的高純鎵主要以原生鎵為原料,而加拿大,德國,英國以廢料為原料。日本,美國兩種途徑同時在用。
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中國鎵產量為270噸,產能約330噸,佔全球逾80%。目前鎵的化合物在手機放大器、LED照明領域的發展已跨入高速發展期,對於鎵的需求極有可能出現激增,只是時間的問題。而鎵作為在眾多朝陽領域有著重要應用的稀散金屬之一,其價格和價值迫切需要被重新定義,長久以來,雖然中國產量位居全球龍頭,但議價機制尚不完善,價格長期偏離價值。
基於以上情況,鎵企業急需通過泛亞這樣一個平臺來實現貨物與資金的轉換,確保資金周轉順暢,價格合理,只有在確保以上兩點的基礎上,中國鎵產業才可能突破發展瓶頸。通過泛亞平臺,金屬鎵行業有望複製金屬銦走出一條切實地、符合中國當下經濟發展、符合參與者要求、確保投資者利益的道路,投資者有望分享金屬鎵資源增值的收益。
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將於2013年2月6日10:00-11:30先期掛牌發售金屬鎵4噸,最小購銷單位:鎵1千克(1720元/千克,市場參考價1780元/千克),金屬鎵品種正式上市交易時間為2013年3月1日。品種購銷訂單請在交易所官網貨物介紹裡面查看,掛牌發售數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