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者局,明蘭大戰王老夫人:王老夫人設誅心局,當屬王者

2021-01-20 情事萬千耀靈說

本文6100字,篇幅較長,請自行選擇是否閱讀,謝謝!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一場王者局,作為讀者來說,看得既是揪心但同時又很過癮。

康姨媽與王氏聯合毒殺盛老太太,王老夫人一把年紀奔波救女!

這場王者局就是:康姨母聯合王氏給盛老太太下毒,盛明蘭為祖母復仇,大戰王老夫人。

這場戲,好看就好看在,除了極少數的豬隊友之外,每個人的智商都在線,都有縱觀事情始末,仔細思考後作出的選擇對應。

而要說,在這件事情中,表現最出色的,卻是王老夫人。

對,你沒有看錯,不是盛明蘭、不是長柏、也不是盛紘、而是王老夫人,雖然她輸掉了這場對弈,但在整個過程中,心思玲瓏且有算計,完全可以稱作為人老成精後的那個精。

王老夫人絕對是一個王者!

王老夫人從來都是個玲瓏人!

盛老太太作為硬核老祖母,很受人尊敬和喜愛,但是她的為人通透,看得長遠且經驗豐富,卻是她從年輕時遭遇的背叛和苦楚中總結出來的。

王老夫人與盛老太太不同,王老夫人並沒有遭遇到類似於盛老太太經歷的背叛,相反,她與王老太爺鶼鰈情深,夫妻感情很是融洽。

在小說中,鶼鰈情深的老兩口還有餘閣老和餘老夫人,但是餘老夫人因為餘閣老保護得太好的緣故,抗打擊力幾乎是不堪一擊。

王老夫人又與餘老夫人同,她雖然與王老太爺感情和諧,人生也算順遂,但是她的能力卻可以用首屈一指來形容。

王老太爺當年可是屈指可數的得到善終的能臣幹吏,歷經三朝而不倒,低調沉穩,不論高低起落都榮辱不驚,無論伺候哪個皇帝,就算皇帝一開始有心結,到最後都不得不欣賞重用,堪稱一代人傑。

王老夫人與王老太爺同經三朝,看慣了人情的冷端,也經歷過人生的低谷,但最終走出來並給家族帶來了榮譽,這些都是她的人生的寶貴經驗。

雖然小說中,王老夫人多是出現在別人的嘴裡,但是她做的事情,卻可以看出,王老夫人絕對不簡單。

1.一眼相中盛紘做女婿。

王老夫人能一眼看中盛紘,願意盛紘做自家女婿,除了盛紘本身確實風流倜儻,有高中進士以外,她還有她自己的思量。

首先,盛家人口簡單,只有盛老太太和盛紘二人。

且盛老太太又不是盛紘的生娘,只是嫡母,為了維繫母子情,這盛老太太必然不會為難盛紘,那麼自家閨女嫁過去了,便是當家主母,也不用擔心婆婆太過苛刻。

其次,自己女兒是個什麼性格,自己太了解了。

長女言語伶俐,且聰明機靈,此女木訥性格愚魯,做事不夠圓滑通透。

而當時有兩樁親事擺在眼前,一樁是康家,一樁是盛家。

王老夫人不喜康家,因為康家那小夥子一看就是個流連花叢,沉迷於酒色,不求上進的浪蕩公子,但是因為王老太爺機緣巧合下已經與康家說定了,推脫不掉,這能應下這門親事。

於是,王老夫人仔細思考權衡利弊之下,將王氏嫁給了盛紘,將康姨媽嫁到了康家。

然而,王氏並不能理解王老夫人的苦心,反而覺得當時的康家比盛家門第高,家底比盛家厚,覺得王老夫人偏心於姐姐,將好的都留給姐姐,不好的給她,很是鬧了一場。

王老夫人相看了盛紘之後力排眾議將王氏嫁給他!

2.多次為王氏出手對付林姨娘。

王氏在婚後與盛紘交不了心,沒辦法攏住盛紘,且有仗著娘家身份專橫霸道的行為,讓林姨娘鑽了個空子,與盛紘有了一片真情。

王氏在與林姨娘的交鋒中,一直呈落敗之勢。

王老夫人知道了小女兒過得不好,對林姨娘也很忌憚,於是她果斷出手,祭出了一招美人計。

其實盛老太太與王老夫人都很清楚,要想完全打壓住林姨娘,只消找一個美貌又動才情且溫柔體貼的女子放在盛紘身邊,只要不讓她生育,就能分掉林姨娘的寵愛,之後再操作就簡單了。

然而,王氏自己不願意,因為一個林姨娘已經夠她受得了,再來一個林姨娘如何受得了。

於是,王老夫人只能退而求次,找到了衛氏。

衛氏此人荊釵布裙下不掩絕色,但為人卻畏畏縮縮,小家子氣,也沒什麼野心,很好拿捏。

正如大家所料,衛氏卻是分掉了不少林姨娘的寵,但很聽話,很好掌控,只是她到底是礙了林姨娘的路,最終被林姨娘動手除掉,一屍兩命,只留下了明蘭。

衛姨娘就是王老夫人的一招美人計!

3.給王氏送來了得力助手。

王氏做事向來不用腦子,只憑一腔熱血去衝鋒陷陣,往往都敵不過那些陰柔的招數,敗下陣來。

王老夫人知道王氏的品性,便安排了劉媽媽一家子過來照應王氏,來之前,王老夫人對劉媽媽一家子千叮萬囑,教導他們在王氏身邊應該如何做。

果然,劉媽媽來了之後,在許多事情上都能輔助好王氏,也能在王氏一頭奮進的時候及時潑上一盆涼水,讓王氏不要敗得那麼慘。

劉媽媽是王老夫人準備的及時雨!

4.教導王氏在盛家如何處世。

王氏嫁過來後,與盛老太太相處本來挺融洽。主要是盛老太太雖然不太喜歡她胸無城府,但還是肯定了她秉性善良,做一家主母並無問題,並不會苛責與她,有問題也是關起門來委婉著細細教導。

然而,林姨娘橫刀殺出一條血路來,王氏鬥不過林姨娘,又確實對盛紘自有一番深情,一遭被盛紘背叛,便遷怒了盛老太太,覺得是盛老太太故意養了個女人來跟自己打對臺,看不得自己好過,如果沒有盛老太太養了林姨娘,那她與盛紘應該還是很和諧的。

所以,之後多年,她把心思都花在了對付林姨娘上,再不去盛老太太身邊盡孝了。

王老夫人知道小女兒心中苦楚,也知道她的為難,所以並沒有多加苛責,但還是提點了劉媽媽,關鍵時候一定要拉住王氏,將王氏的錯誤做法告知王氏,並改正。

她說,王氏有三錯。

一錯,王氏剛嫁過來時便遣散了盛紘的通房,盛老太太與盛紘並沒有怨言,反而與王氏好好過日子。但是王氏過得太順心了,內事要管,外室也要管,盛紘的銀子、人、事都要管,做事更是說一不二,開口閉口就是王家如何,這才讓盛紘心裡不舒服,有了外心,被林姨娘鑽了空子。

二錯,王氏婚後應該做的是攏住盛紘的心,但王氏卻放棄了攻心,反而盯著盛紘的銀子、人和不相干的事情,這就導致林姨娘在她的眼氣皮子底下與盛紘有了首尾她卻不知道。要是王氏早一點發覺,趁著林姨娘與盛紘的事情還沒有鬧大,偷偷告訴了盛老太太,盛老太太立時就能將林姨娘嫁出去,事情就能圓滿解決。可偏偏王氏不知情,等到林姨娘肚子大了,事情鬧得不可收拾了,王氏在哭喊著要打要殺的時候已經無濟於事。

三錯,王氏禮數不嚴,規矩不周,明明應該對盛老太太晨昏定省,仔細孝順,可一個月去去不了兩三回,去了之後還冷著一張臉,與盛老太太也說不上兩句話。盛老太太那邊過得清苦不堪,做兒媳的也不想著去張羅布置,反而任由那邊清苦下去,傳到外面,都知道這婆媳兩個不睦,也都知道王氏不孝順。

這點子立身不正,就變成了把柄,在盛紘面前,就說不上話了。

這三錯,劉媽媽告知了王氏,王氏都覺得句句良言,確實是她自己做得不對,才有了現在的境地。

也由此可以看出,雖然王氏蠢笨愚魯,但王老夫人絕對不是,反而看事情一針見血,妥妥的王者。

王氏與林姨娘交鋒多次敗北!

王者屬性,遇事便可顯性。

王老夫人一直活在別人的嘴裡,反倒不顯山不露水,就好似尋常一老太太。

然而,在她的兩個女兒聯合給盛老太太下毒的時候,她的王者屬性,便顯露無疑。

說實話,自己的兩個女兒給人家老太太下毒,還被人抓住了把柄,是個當媽的都得心急如焚。

明知道殺人需要償命,但還是想著如何能將兩個女兒都救下來。

一般做媽媽的會如何做?或跪求?或辱罵?或老淚縱橫?

王老夫人走了一條不尋常的路。

她先是嚴厲責罵了主犯康姨媽。

「你自小隨我們在任上,被捧著誇大的,便瞧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你哥哥嫂嫂、你妹妹妹夫,還有旁的親戚,你覺著人人都該順著你、依著你,但凡一點半點的不順心,就生出怨憤,總念著要討回口氣,事事睚眥必報,仗著我跟你爹的寵愛,膽大包天,一步步走錯,做出這等禽獸不如的事情來。」「三個兒女中,你爹最對得住的就是你。在西北任上多年,你大哥寄住在成大學士門下讀書,你妹子託付給你叔父,只有你,始終養在找我們身邊!可這些年,你一樁樁,一件件,對得起你爹嗎?這回,我不能再替你遮掩,不然怎麼對得起親家的情分!」

這段話一出,就勾起了盛紘心中感念王家不嫌他微寒之時嫁女,也對他多有提攜的恩情。

王老夫人感念自己對不起盛老太太!

康姨媽卻覺得母親這回要放棄自己,哪怕王老夫人一再向她保證,她會替康姨媽向妹夫求情,也不能讓康姨媽從驚懼之下走出來,反而讓康姨媽走了偏鋒,言語辱罵起王老夫人,見盛家勢大便跟著盛家走。

康姨媽憎恨王老夫人不肯救她,以死要挾!

之後,王老夫人強忍著心中悲痛,走到盛紘面前欲跪下。

盛紘當然不肯。

王老夫人便趁機向盛紘述說她如何相中盛紘,力排眾議後嫁女,又如何在官場下提攜盛紘,又讚揚盛老太太高潔的品格,竭力表明,康旺盛三家既是親戚也是一家人,骨肉相連,不能為了此事成為仇人。

直把盛紘說得感激涕零,就差要抹著著眼淚應承下來。

王老夫人述說恩情,為兩女求情!

再後來,王老夫人向盛紘保證,只要盛紘能寬宥一二,她就教導女兒吃素齋戒,青燈古佛,只為盛老太太祈福。

眼見這些都不足以挽回這件事情,王老夫人直接沉下臉來,進行了本局最大一次豪賭,也是最大一次威逼利誘。

她告訴盛紘,既然此事不肯輕易了了,那就只能走官府。

她王家是出了兩個不孝女,至此王家身敗名裂,王老太爺一世英名全毀了,但是你盛家會如何。

康姨媽只是親戚而已,再加上盛老太太並未死去,康姨媽最多也就被判個流放,王家再打點一二,總能輕判兩份。

但是王氏不同,那是兒媳謀害婆母,屬十大不赦之罪,輕則斬首,重則凌遲,且會連累你盛家子孫的前途。

你當真要將此事鬧大?

現如今,這是一比糊塗帳,三家都牽扯其中,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後我嚴懲兩個女兒後,咱們還能做回親戚,不好嗎?

一想到盛家子孫的前途,盛紘便動搖得十分厲害。

只靠真情無法完全打動盛紘,王老夫人沉下臉來誅心!

然而,這件事情始終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人,她始終保持著要康姨媽與王氏血債血償的原則,所以,從一開始就立場堅定,無論王老夫人說什麼做什麼,她都不會動搖。

王老夫人也很清楚,此事說動盛紘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要勸服明蘭。

於是她繼續勸說明蘭:好孩子,我知道你想為你祖母要個說法,但是你太太到底撫養了你十多年,你忍心看她不得好死。再說你大哥哥、大姐姐,骨肉血親,你執意將此事鬧大,又叫她們如何自處?」

這話誅心得厲害,若是明蘭但凡心軟一點,便會被王老夫人全盤拿捏住,只能將此事咽了下去。

只不過明蘭全然豁出去了,她已經想好大不了無父無母,無兄無姐,夫家也與自己分道揚鑣,眾叛親離也在所不惜。

之後,事情便峰迴路轉,長柏突然出現,且與明蘭保持了同一立場。

與明蘭不同的是,長柏早就思考好了康姨媽與王氏該如何處置,之後威逼利誘王老夫人,終究達成了目標。

長柏及時趕到,馳援了明蘭,將事情圓滿解決!

這其中,不僅僅體現了明蘭的決絕,長柏的睿智,還有兩個人也體現了她們的王者屬性。

第一位是長柏的妻子海氏。這樣的大事,海氏不能牽扯其中,但是又不能不管,所以,她直接送信給了長柏,既讓自己避了嫌,也讓長柏回來將事情圓滿解決。

第二位是長楓的妻子柳氏。柳氏向來圓滑,這樣的事情,她作為庶子媳婦,如何能參與進去,就連長楓想要一探究竟,也被她勸阻,她告知長楓:需要我們,父親自然會喚我們過去,若不喊我們,就證明這事我們沒有必要知道。

於是,長楓從頭至尾都不知情,且墨蘭來打探的時候,她更是圓不溜秋讓墨蘭下不了手,只能作罷。

海氏給長柏送信!

成與敗只在一念之間。

王老夫人向來穩妥,她的人生中,唯有在康姨媽的教育上出了問題,最終自嘗惡果。

我們從她的人生中能有什麼收穫呢?

1.看事通透。

王老夫人向來看事通透,所以在小女兒面對林姨娘的時候,她但凡出手,皆掐準了要害。

這是她的本事,也是她的能力。

只不過,王氏此人,並沒有經歷過她的教導,向來由著性子胡來,終究,辜負了她細心為她籌謀。

所以,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既要有看透世事的能力,又要有相對應的解決技能,別身邊的旁觀者們都已經告知了如何去做,還依然做不好,這就是我們的能力缺陷。

王老夫人處理事情自有她自己的一套!

2.應對自如。

我說王老夫人是絕對的王者,就是因為她能在極短的時間裡面做出了最正確的反應。

說實話,換一個人,能在電光火石下,明蘭步步緊逼之下做出如此的反應,可能性都不太大。

王老夫人看似逼迫盛紘放過康姨媽,讓王氏來承擔罪責,其實是在逼迫盛紘為了子孫著想,自己悶下這件事情,從而成功救下兩個女兒。

這對於王老夫人來說,其實就是一場豪賭,她賭盛紘為了自己的官聲,為了長柏的前途,盛紘只能隱忍,事後她可以對盛紘稍有彌補,這件事情就此便揭過去了。這對於王家來說是好事,對於兩個女兒來說也是好事。

如果不是明蘭抱著必須為盛老太太復仇,傷害盛老太太的人必須血債血償的原則和信念,王夫人大概率已經成事了。

就算長柏趕回來,可能康姨媽已經放出了盛府,這事也無從追究。

所以,王老夫人的心機手段都絕非常人所能比,在這段豪賭當中,她步步誅心,且不走尋常路,當得上王者這個稱號。

王老夫人算漏無疑,只是低估了明蘭為祖母復仇的決心!

當然,王老夫人最終是失敗的,失敗自然是有原因的。

1.養女不教。

王老夫人的老年悲慘生活,基本上都源自於康姨媽。

她自己也說,康姨媽此人被驕縱得不成樣子,做事更是沒有底線,禍事一樁接著一樁,讓她不得不一把年紀了還得為康姨媽擦屁股。

然而,她此次只給了康姨媽擦屁股,卻從沒有想過好好教導康姨媽。

曾經康姨媽打殺了一個小妾,康家要休了她,王老夫人舍下老臉保下了康姨媽的婚姻,只讓她去祠堂念經反思己過,然而沒過多久,王老夫人又逼著康家放出了康姨媽。

也正是如此,她縱得康姨媽無法無天,認為自己後臺很硬,做事更是沒有了分寸,從而做出了毒殺盛老太太的事情。

所以,王老夫人自己的惡果也只能自己受著。

這也告訴大家,在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把孩子培養好,需要花費的心思不比那場豪賭低,只是嬌寵著,絕對養不出好孩子來。

康姨媽被養得完全沒有是非觀,只有她自己高興與否!

2.不患寡而患不均

王老夫人的行為其實與許多多子家庭的老人很相似,你說她偏心,她沒有,但是她就是看不得有一個孩子過得不好。

她的三個孩子中,過得最不好的當屬康姨媽,於是,她便動用所有的資源儘可能去彌補康姨媽。

所以,康姨媽在做了禍事之後,王老夫人讓唯一的兒子求爺爺告奶奶的欠著別人的人情給康姨媽擦屁股。

甚至,盛紘也多次給康姨媽處理過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並且,王老夫人在明知道兒媳不喜歡康姨媽的女兒的情況下,也知道康姨媽的女兒如康姨媽一樣,驕縱跋扈,目無尊長的情況下,還是讓自己唯一的孫子娶了康姨媽的女兒做孫媳,讓兒媳很不滿。

王老夫人的處理既造成了家中內宅不寧,也幾乎斷送了兒子的前程。

不是王老夫人不懂,但是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她只是想自己的孩子都過得很好罷了。

王老夫人一心想著所有的孩子都能過好,反而讓自己和女兒走進了絕路!

寫在最後

許多人覺得盛明蘭大戰王老夫人這段體現了明蘭的霸氣以及為了祖母可以拼命的決心。

然而,在整件事情的處理中,明蘭還是衝動了。

她很清楚,盛紘從來都是一個牆頭草且能不惹事就不惹事,最好能兩邊不得罪息事寧人的性格,所以,她從一開始就把盛紘放在了對立面上。

她逼迫盛紘站隊,逼迫盛紘為了盛老太太出頭,也正是如此,在與王老夫人的對決中,差點功歸一簣。

王老夫人誅心之下,盛紘明顯已經偏向於息事寧人,聽從王老夫人的家建議,且瞞住盛老太太,不讓盛老太太知道此事,就當做自己病了一場。

明蘭心中也已經暗自下了決心,如果盛紘最終不能為盛老太太出頭,那麼,她寧願親自去刺了康姨媽,斷了自己所有的後路。

如果沒有海氏給長柏送信,長柏沒能及時趕回來,明蘭只能獨自支撐,結果並不好說。

長柏事後教育明蘭:父親雖然性格偏軟,容易被左右,但你應該與父親講清楚前因後果,且可能會發生的危機,這樣,父親自然會與你站在一起,也就不用你去喊打殺,你平常的聰明勁都去哪裡了。

這也側面說明,王老夫人攻心之計著實厲害,而明蘭到底還是嫩了一點。

姜到底還是老的辣呀!

註:《知否》中,無論是正派人物還是反派人物,無論是老是少,都有她們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最近已經做了幾個人物的分析,姑娘們,學起來,總有一款適合你,未來一定很美好,看好你呦!

我是耀靈,一個致力於讓未婚的、已婚的姑娘們過得更好的過來人!關注我,帶你們了解生活婚姻生活的底層邏輯,學會讓婚姻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小妙招!我與大家一起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結局時王老夫人被褫奪誥命,兒子被流放,王舅母恨透了婆婆!
    導語:王舅母剛嫁入王府的時候還覺得,王老夫人是一位非常通情理的婆婆,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初,她進門後剛懷孕,康姨母作為小姑子,不斷挑撥是非,想給哥哥房裡塞小妾,王舅母當初嚇哭了好幾次,幸好自己的丈夫婆婆,把康姨母的話當耳旁風,自己才得以周全,可是還沒笑幾天,王舅母就發現不對勁了。
  • 《知否》原著:明蘭被封誥命夫人,向袁家討要一封休書,華蘭感激
    在眾多講述中國古代家庭人倫的電視劇中,相較之下《知否》算是比較貼近歷史尊重歷史了,劇情的開篇是一場婚嫁時的場景,導演儘可能的還原了歷史中宋代婚嫁時的一些文化習俗,比如,劇中袁家聘禮中的那對「雁耳」,便是宋代婚嫁時重要之物,其中的寓意更是非常的豐富。
  • 知否琉璃夫人和靜安皇后是什麼人?琉璃夫人結局和誰在一起?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劇情裡,琉璃夫人和靜安皇后都是穿越者,兩個人都帶著現代的記憶和靈魂,進入了古代人的軀殼,成為名動天下的兩位奇女子。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說的劇情裡,在明蘭之前也有兩個穿越女來到大周朝,他們一個是命格貴重的靜安皇后,而另外一個就是成為了相國之妻的琉璃夫人。
  • 《知否》康姨媽:童年的溺愛、婚後的陰影,鑄就了大反派的誕生
    要說《知否》裡誰最不受歡迎,康姨媽絕對排得上前三名。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康姨媽都壞得很徹底,就像是創作者特意為了襯託主角的光環而設置的角色。很刻意,也很扁平。但王老夫人有不同想法,她覺得大女兒來到這個世界便遭罪,實在可憐,所以要加倍補償她。不僅如此,王若與自小機靈,原著裡這樣寫道:王老夫人回憶「長女自小言語伶俐,在父母跟前賣乖撒嬌,比老實木訥的兒子聰明,比直來直去的次女機靈,老夫婦不免多疼了些」。
  • 《知否》中與其說盛老夫人對明蘭好,不如說是兩人的相依為命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電視劇中,明蘭的三段感情以外,最好看的應該就是盛老夫人和明蘭兩人的祖孫情了。一提到明蘭祖母,許多觀眾都會感嘆她對明蘭的盡心呵護。盛老太太和明蘭本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但她對明蘭這個庶女比華蘭還要好。
  • 知否:英國公張夫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許多令人佩服的女子,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當屬英國公張夫人。作為武將家屬,張夫人行事果斷且有勇有謀,可以用彪悍二字來形容她的人生。在張夫人眼裡,自己的男人自己做主,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干預大臣的生活,由此可見張夫人對於夫妻之間的感情還是十分在意的。而老國公對夫人的感情也非常深,曾經還寫下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思汝念汝,輾轉反側」這樣的情話,可見英國公夫婦感情深厚,是絕容不得第三者插足的。作為女人,張夫人能得此幸福的婚姻也算十分幸運了!
  • 正午高質量劇《知否》,現在國外播出,劇名翻譯為《明蘭的故事》
    正午高質量劇《知否》,現在國外播出,劇名翻譯為《明蘭的故事》好的影視劇從來不會缺乏市場,最近由正午陽光導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再度走出國門,在美國播放了。用英語翻譯過來名字叫做《明蘭的故事》。
  • 80歲的王老先生80000買「飲料」,被兒子阻攔後父子翻臉!
    80歲的王老先生80000買「飲料」,兒子覺得不能喝這麼貴的飲料,加以阻止時,王老氣急敗壞地說「我願意喝,哪怕一百萬我也要喝,我有錢」。為此王老和兒子鬧翻了臉。王老先生膝下有一個兒子,家境也還不錯,可是最近,王老先生把自己的養老錢拿出來都買了一種所謂的保健品。王老先生和老伴兒都有糖尿病,自從開始喝這種保健品以來,乾脆連治高血壓,糖尿病的藥都停了。王老先生說,我覺得喝了管用,而且人家還封我為宣傳大使,每個月都要返錢給我,這種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 明蘭封為「誥命夫人」後是什麼地位?親生父親對她都很恭敬
    在古代,什麼人才有資格被封「誥命夫人」,「誥命夫人」的權力有多大呢?相必很多人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講述宋朝故事的影視劇中,就對「誥命夫人」有所耳聞,甚至因為明蘭在當了誥命夫人後,有很多疑問。比如,明蘭本來在盛家是個妾室生的孩子,即使在子女中的待遇都很差,但是當嫁給顧二叔當了大娘子,並且封為「誥命夫人」後,就連她的親爹盛紘在跟她說話時都會小心翼翼的。墨蘭更是因此對明蘭嫉妒成恨。
  • 《知否》原著:明蘭給華蘭支招,為公公納一良妾,袁夫人暴跳如雷
    不論是為人女、為人妻、為人兒媳,自然都是沒得挑的,可偏就這樣一位完美的女子,在婆家卻受盡了婆母袁夫人的刁難。明蘭看著身處火坑的大姐姐,於心不忍,為她支了一招,為公公納一位良妾,袁夫人氣得暴跳如雷。華蘭嫁給袁家屬於高嫁,袁家是有爵之家,當時盛紘不過是個小官,與袁家的家世地位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這段婚姻在他人眼裡,定是有想要高攀之嫌,可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 知否走出國門,在美國亞美電視臺播出,翻譯名太直白,明蘭好美!
    知否走出國門,在美國亞美電視臺播出,翻譯名太直白,明蘭好美!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由馮紹峰和趙麗穎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美國亞美電視臺播出,也就是說,該電視成功走出國門,向國外傳播開來,這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文化,而該電視劇的翻譯名也很直白,如此詩意的劇名,翻譯成英文就是「The Story of Ming Lan」,即「明蘭的故事」,哈哈,看到這個名字突然覺得好犀利,一針見血,因為這確實是一部大女主電視劇
  • 明蘭的誥命服為什麼這麼漂亮,誥命夫人的特權讓人想不到
    其實在明蘭封了誥命夫人的時候,接到聖旨都沒反應過來,她開心的得像個孩子。不敢相信自己年紀輕輕,就能拿到誥命夫人。就像拿到小孩子一樣,考試拿了第一名,不能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明蘭反問自己的第二個問題,「可是我才多大啊?」。顧二叔是被逗笑了,他就說是因為明蘭嫁給了他,才得到誥命夫人。
  • 《知否》原著:盛家4個女婿的共同優點,女人結婚前都該看看
    04有勇有謀,顛倒黑白只為愛「顧廷燁」 顧廷燁和明蘭,兩人的才情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兩人在一起,能夠琴瑟和鳴,本就屬情理之中。 兩人最有趣的相處細節,當屬康姨媽給盛老太太下毒,王氏被牽連,王老太太趕去救場那一幕。
  • 知否:顧二叔給明蘭的婚禮牌面有多大?文武新貴皇親國戚全部湊齊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本是李清照做的 一首詞,可因為一本小說一部電視劇的出現,讓這首詞 變得既喻戶曉人人皆知,這部劇雖然同李清照的詞沒有太多關係,可自開播之日起就備受觀眾喜歡,劇中的明蘭雖然是家中的庶女,不受父母喜歡,可是她出嫁那天
  • 重溫《知否》原著:在知道曹錦繡不能生育後,明蘭準備嫁賀弘文
    而在這次重溫《知否》原著時,我也覺得這句話,和明蘭與賀弘文的經歷,有某種微妙而又神奇的契合。就像賀弘文一家,以為明蘭會妥協,所以放任明蘭和表妹正面對抗。而當他們發現明蘭不是非賀弘文不可的時候,他們的態度又開始發生轉變。
  • 《知否》明蘭婚後宅鬥始,除康姨母和秦大娘子外,她還要打敗一人
    《知否》的劇情在明蘭和顧二叔成婚之後算是邁入了新的篇章,之前頻頻出現的「快樂源泉」盛家一家子的戲份會少些,鏡頭大多都會集中在明蘭和顧二叔的婚姻歷程上。想必大家都知道,婚前明蘭還只是盛府的閨中少女,在成為人婦之後自然要管理起家務來,這也就意味重頭戲屬於明蘭的宅鬥開始了。
  • 趙麗穎《知否》的人情世故:高級的閨蜜關係,有如明蘭和張氏一般
    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擁有著濃厚人生哲理的古裝言情電視劇。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在她成長的過程中,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值得思考的人情世故。《知否,知否》除了描寫明蘭和顧廷燁、齊衡的愛情故事以外,還有明蘭和父親、母親、祖母、兄弟姐妹的親情,甚至還有明蘭和張桂芬、餘嫣然等人的閨蜜友情。其中讓人感觸頗深的,大概是明蘭和英國公嫡女張桂芬的閨蜜之情了。
  • 《知否》原著:探花郎的通房紅兒,喪心病狂毒害盛老夫人嫡子!
    導語:紅兒是探花郎的通房,在文中偶爾有筆墨介紹,但是劇中卻幾乎不怎麼提及,世人只知道,在探花郎死後,盛老夫人心灰意冷,猶如變了一個人,從一個敢愛敢恨的勇毅侯府千金,變成了一位蝸居在佛堂裡的老太太,平時冷言少語,連媳婦王氏也得不到一兩個好臉色,偏偏這樣一個人,將一片慈愛之心,全部給了盛家的兒女
  • 《知否》小秦氏的兩個槍手康姨媽和餘大夫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二是時時給明蘭和顧廷燁找麻煩,挑拔兩人的關係,當兩人有爭執有空可尋時或澄園亂時,就趁機殺了明蘭,讓顧廷燁這個情種嘗嘗失去所愛的滋味,然後悔恨終生,以此毀了顧廷燁。 計劃制訂的很完美,但是具體執行是需要人的。 小秦氏又是一貫會裝出慈母面孔,攛掇別人出面,自己在後面使陰招,於是她仔細挑選,終於選中了康姨媽和餘大夫人當槍手。
  • 知否大娘子給老太太下毒的原因是什麼 大娘子受人蠱終付出了代價
    知否大娘子給老太太下毒的原因是什麼 大娘子受人蠱終付出了代價時間:2019-01-15 16:42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大娘子給老太太下毒的原因是什麼 大娘子受人蠱終付出了代價 《知否知否》中盛家除了盛紘自己比較爭氣外,大部分都要聽盛老太的,盛老太是活的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