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鏈客Talk」邀請YottaChain創始人王東臨來到鏈客直播間,給大家分享了「王牌對王牌,YottaChain、Filecoin存儲公鏈,誰主沉浮?」這一話題。
以下是此次活動的問答內容整理:
大白|鏈客: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熱炒IPFS,存儲公鏈頻頻出現在聚光燈下,那麼請問王教授,存儲公鏈對於區塊鏈來說意味著什麼?或者說存儲公鏈的價值是什麼?
王東臨:存儲是區塊鏈商業落地的最佳應用場景之一。一是存儲自身有去中心化需求;二是用戶越多,去重的放大效應越高;三是區塊鏈激勵存儲節點加入,能夠更好地激勵用戶使用;四是存儲是數字形式存在的實體經濟,可以無需任何中介直接上鏈。總之,在數百億美元的持久化存儲和網絡加速領域有壓倒性優勢。
區塊鏈存儲的完整名稱是由區塊鏈激勵機制驅動的去中心化存儲系統。「區塊鏈+存儲」實現了「存儲去中心化」。
縱觀存儲技術的發展歷史,一直都是沿著 「不斷提高冗餘和故障域隔離提高可靠性」的技術路線發展,從桌面級存儲的無冗餘發展到企業級存儲的硬碟級冗餘,再發展到雲存儲的伺服器級冗餘,再進一步發展到跨地域冗餘的區塊鏈存儲是存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大數據來臨時可以滿足人們對於數據存儲容量和數據持久性的更高要求,不受諸如停電、斷網、雷電、地震、火災、運維失誤、人為破壞等風險影響。
由於去中心化存儲系統需要建設分布在各地的海量節點,動員激勵擁有存儲空間的人把自己富餘的存儲空間共享出來,就成為主要的實現方式和挑戰。如果沒有激勵,就無法吸引足夠多的節點加入,也不能保證每個節點服務的穩定性。BitTorrent和IPFS的早期實踐表明,即使是廣受歡迎的系統,如果缺乏有效激勵機制加持,也難以保證其節點數量和服務穩定性。
用區塊鏈通證來激勵可以短時間吸引礦工加入形成較大規模網絡,還可通過通證質押獎懲機制保證服務穩定性。更重要的是,區塊鏈具備無需第三方的「去信任化」特性,可通過代碼合約自動執行獎懲,公開公正透明,並用通證協調引導所有者、生產者、使用者、投資者的利益博弈關係,實現多贏。
大白|鏈客:當前行業內的主流存儲公鏈有哪些?YottaChain處於怎樣的地位?
王東臨:當前行業內的主流存儲公鏈有Filecoin、YottaChain、Storj、Sia這四個,除Filecoin外都已經正式上線了。YottaChain是2019年12月24日實現主網全面上線的,現在進入了小規模商用階段。現在每天存儲數據不到100TB,超過了1000年的比特幣的數據總量。每天數據量超過BTC1000年。而Sia等只有不到1PB的存儲量,大約相當於我們10天的量吧。所以市場份額我們暫時第一。當然,我們的市場份額與中心化存儲相比還非常非常小,在整個存儲市場中還基本等於零,後面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大約相當於10年前的Tesla,是電動車No.1,但在整個汽車市場的份額約等於零。不過到了今年,Tesla的銷量已經超過BBA了。不管是電動車還是汽油車,Tesla都排到第一了。YottaChain將來也會有這麼一天,那時就可以算大規模商用了。
大白|鏈客:請問王教授,對比於其他存儲公鏈,YottaChain又有哪些獨特的技術優勢?
王東臨:我們在存儲和密碼學應用上比較專業,所以在存儲的核心技術指標和數據安全性上都有明顯的優勢。其實YottaChain在2018年才啟動,在四大存儲公鏈中是最晚的一個,屬於後浪。但作為存儲和密碼學專業來說,YottaChain是基於創始團隊長達10年的存儲專業經驗和超過20年的密碼學專業經驗構建的,又比IPFS/Filecoin、Sia、Storj更為資深,所以上線時間比Filecoin和Storj更早。
從最重要的數據持久性來說,YottaChain提供128+36的LRC編碼(比糾刪碼更先進的編碼技術),再加上心跳監測和自動數據重建,構成了完整的數據可靠性保障體系,可以達到超過世界上最好的中心化存儲至少1萬倍的技術飛躍。從數據安全性來說,YottaChain還提供端到端的零知識加密能力,可以保證其存儲數據的安全性,是商用意義上的絕對安全。從存儲共識算法來看,YottaChain的存儲共識是基於成熟的Hash,在工程實現上有明顯的優勢。作為公鏈來說,具備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除了提供存儲服務外也可以作為比EOS更好的公鏈使用。
Filecoin目前不具備完整的存儲能力,Storj在存儲上還比較專業,但其將非常重要的元數據管理的負擔甩給了用戶,不太妥當。總體說來,在存儲的專業性、數據安全性(對去中心化存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存儲共識、公鏈等方面,YottaChain都有明顯的優勢。
大白|鏈客:您之前有說過Filecoin不具備商業存儲能力,甚至都不是分布式存儲,這個言論相當震撼,談談您對於Filecoin的看法,為什麼這麼講?
王東臨:首先我先要陳述一下對Filecoin的感謝。我認為Filecoin是一個開創了區塊鏈多個裡程碑的項目。過去的挖礦模式是一種毀滅資源的模式,誰毀滅的的電力算力多誰就挖得多,這不是可長期持續的良性模式。而Filecoin改變了區塊鏈的挖礦模式,改為共享資源挖礦,即將自己的硬碟空間共享給別人使用,通過提供真實的數據存儲服務來獲得FIL獎勵。挖礦不再虛耗資源了,而且利他即利己,分享即賺錢,樹立了良性的社會價值觀。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改變,價值非凡。另一方面,Filecoin也讓數字貨幣具備了商品屬性,存儲用戶可以用FIL來購買存儲空間,而不像其它數字貨幣都是空氣幣,這也是歷史性的貢獻。Filecoin這兩點貢獻革除了傳統區塊鏈的弊病,是在價值觀、倫理觀上都很突出的新一代區塊鏈項目。
但作為存儲公鏈,就必須考量其存儲核心能力,檢驗是否能滿足商用存儲的需求。Filecoin從設計到實現,實際上並不具備商用存儲能力,甚至都不是真正的分布式存儲。Filecoin自己的定義是Filecoin is a decentralized storage network,其願景是成為Arobust foundation for humanity’sinformation,我們就從這兩點來講。
要作為decentralizedstorage network,需要數據是分散存儲在多個不同地域的存儲節點上,這就是業內常說的「分布式存儲」的內涵。但是Filecoin實際上是將一個文件存儲在一個節點上的,並沒有打散分別存儲在不同節點上。Filecoin從設計到代碼實現,都只限於證明每個節點存儲了多少數據,並沒有將數據打散(專業術語是做冗餘編碼),更沒有將數據分開存儲在不同節點上,所以並不是一個decentralized storage network。而要作為人類信息的 robust foundation,必須保證數據的持久性(durability),也就是說數據不丟。要實現這一點,有幾大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數據冗餘、故障域隔離、心跳監測、故障數據重建。這個設計的目的是即使出現各種故障,都要保證數據不丟,或者說,不出現故障是不可能的,任何故障都無法摧毀數據的機制才是有效的。就像BTC,任何節點出現故障都不影響BTC,所以數據要冗餘存儲,壞一部分都不會丟數據。每個數據分片要存儲在不同節點上,節點之間要隔離,不能一損俱損,發現任何節點故障後,要能將故障節點上的數據在其它節點上重建。相當於胳膊斷了會重新長出來,腦袋割了都重新長出來,這樣就能實現數據永生了,Filecoin只有心跳監測,其它三項都沒有,所以並不是一個人類信息的 robust foundation,這方面也出自於FIlecoin沒有加密去重技術。所以項目方在加密與去重之間犧牲了加密,選擇了去重,不加密,就存在倫理問題,不能將數據自動推送給其它節點(黃色圖片給美女怎麼辦?)。不能將數據自動推送,那冗餘存儲就無法實現,而且數據不加密,對任何人都是開放的,只要支付檢索費用都可以讀取,所以在數據安全性上又出現了問題,這就能看出為什麼加密去重技術那麼重要了。
大白|鏈客:Filecoin太空競賽已於昨日早晨6:00開始,此次競賽獎勵為400萬枚FIL,聽說測試網設置獎勵,還是當初您給PL提的建議,能講一講這回事嗎?另外,您怎麼看待Filecoin官方博客更新主網上線時間預計為九月中下旬,您覺得有再次跳票的可能嗎?
王東臨:今年三月,Filecoin官方在Slack上舉行了2020年第一場AMA,創始人胡安在AMA中,否定了網傳測試網獎勵的存在。他表示,團隊暫時沒有測試網激勵措施。後來也是一個媒體採訪我時問到了相關的問題,我當時就說,區塊鏈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按照貢獻來給大家激勵,礦工維護網絡就應該給激勵,創始團隊為項目做了貢獻就可以拿團隊幣。在公鏈測試階段,大家加入來測試其實也是一種貢獻,也需要有適當的獎勵。
主網上線時間取決於項目方對主網的要求,這個項目跳票次數太多了,大家可能對跳票都習以為常了。從目前測試情況看,有主網不出塊的bug,有節點被攻擊後算力全部丟失的現象,如果項目方願意先上線再慢慢改進,9月底上線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即便上線,也只是部分功能上線,檢索節點等功能還需要上線後再補,另外還是應該存儲補課,儘快達到商用存儲的能力,以及實現真正的分布式存儲。
大白|鏈客:請您介紹一下目前YottaChain的技術進展以及未來的規劃?
王東臨:剛才也提到,YottaChain現在處於小規模商用的階段,除了現在的存儲客戶外,我們還和一些大型存儲用戶(如央企)、存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都達成了明確的意向。
我們也在不斷努力提升技術,包括打磨產品,讓產品更成熟(也就是說要經得起折騰),這一點上是我們與已經成熟十多年的中心化存儲的最大差距,目前已經有了不少進展,應付各種意外故障的能力強了很多,但還需要加強,也包括提升性能,從每天存儲不到1TB到將近100TB,提升了好幾十倍。現在很多存儲礦機的帶寬都被打爆了,存儲的數據流量超出了當初的預期,還包括開始展現公鏈生態,做「更好的EOS」,甚至具備與以太坊競爭第一公鏈的實力。
最近幾周之內,大家會看到這方面的重要進展。等疫情過後,我們還要做全球推廣,尤其是要到美國去推廣,讓美國人看看什麼才是最好的存儲公鏈。
大白|鏈客:請問王教授,目前存儲公鏈有哪些落地應用?未來存儲公鏈的前景如何?
王東臨:以YottaChain為例,在商業化應用方面的優勢是持久化存儲和第二存儲(主要是容災備份),目前正在與多個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研究探討如何幫助它們建立區塊鏈基礎設施。YottaChain將深度融合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通過提供無限容量、更可靠、更安全、更低成本的數據存儲服務,多維度構建應用生態,為新型基礎設施工作貢獻力量,加快釋放對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將來,像YottaChain這樣的可以硬剛傳統中心化存儲的存儲公鏈項目成長起來之後,將承擔起存儲全人類數據的重擔。以優異的存儲能力、更低的成本和更安全的特性,突破當前中心化存儲行業面臨的瓶頸,實踐區塊鏈真正的商業價值,不僅可以佔領至少幾百億美元的市場份額,而且保證了人類所有數據從此永生不息,再也不會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