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時值深冬,中國進出口貿易卻交出一張「暖心」的成績單。12月7日, 海關總署發布數據,我國11月外貿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疫情期間,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價值更加凸顯。
12月14日召開的「2020亞馬遜全球開店線上跨境峰會」透露,全球電商在全球零售的佔比從去年的14%增長到今年的17%,目前,數十萬中國賣家通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項目,在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等16個站點上線,其中不少賣家實現了多位數增長。
「明年我們還會為中國賣家提供更多的國家站點,覆蓋歐洲和拉美等地區,這些都是亞馬遜認為具有電商潛力的國家。」亞馬遜全球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亞太區負責人戴竫斐認為,這將大大降低賣家對單一站點的依賴性,尤其是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前提下。
布局中西部和北方產業帶
2015年進入中國後,「亞馬遜全球開店」的拓展速度越來越快,5年間,從原有的北京、上海、深圳辦公室,拓展到在杭州、寧波、廈門成立亞馬遜全球開店跨境電商園。儘管今年疫情爆發,亞馬遜還是在南京設立了團隊。戴竫斐透露,明年將進一步在成都、青島乃至更多的中國城市設立團隊。
產業帶升級和雙循環是今年的熱門話題,而跨境電商是連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關鍵。
不久前的第四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跨境電商高峰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跨境電商貿易是今後10-20年國際貿易的新業態,「10年後全球貿易中1/3是跨境電商貿易,1/3是加工貿易,還有1/3是跨國公司組織的行業內貿易。」
全球經貿新形勢倒逼傳統企業必須加快數字轉型的腳步,而亞馬遜全球開店決定抓住這個時間窗口。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全球開店中國賣家拓展負責人宋曉俊今年走訪了很多中國賣家,她發現,產業帶的深入開發刺激了很多傳統企業,尤其是生產企業,開始涉足跨境電商。基於這些產業帶,亞馬遜在中國的布局從原先的東部和南部,逐漸向中西部和北方拓展。
以明年重點拓展區域青島和成都為例,這兩個城市除了在地理上可以輻射中西部和北部之外,在傳統出口貿易的體量、優勢產業帶的生產能力、當地服務商網絡體系以及區域政府對跨境電商行業的支持力度上,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比如服飾、美容、家居是青島的重點行業,成都不僅在鞋靴和汽車製造方面很有優勢,而且還是中歐專列的樞紐,在地理位置上對歐洲出口具有相當優勢。」宋曉俊指出,亞馬遜啟動了「以老帶新」的計劃,呼籲在深圳、廈門等地先發展起來的服務商向新區域進軍,補足當地跨境電商發展的資源短板。
新賣家上線審核更嚴格
不過,在越來越多中國新賣家加入亞馬遜的同時,「亞馬遜越來越難開店」的聲音也在賣家群中口耳相傳。
此前《IT時報》曾報導,今年下半年不少賣家因為售賣仿牌等問題被封店,新開的店鋪也很難迅速拿到銷售權。對此,宋曉俊坦承,今年新上線的「新賣家資質審核」的視頻審核,確實進一步加強了對賣家資質真實性的審核,但「亞馬遜全球站點對於中國企業註冊成為亞馬遜賣家基本資質的門檻和要求並沒有變化。」
換句話說,門檻還是那個門檻,以往新賣家在註冊審核過程中,通過一些方式、手段可以「繞過」,但現在,審核流程越來越嚴格,投機賣家進入亞馬遜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了。
對此,戴竫斐建議,中國賣家應該更關注「產品力」和「選品力」。可見的變化是,過去幾年,就算賣家上線一些沒有品牌、沒有特色、質量一般的產品也可以獲得一定的銷量,但隨著全球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提升,現在產品力、產品差異化、產品創新迭代的速度已經成為了賣家能否獲得好成績的關鍵。
此外,在特殊的2020年及可見的數年內,不確定將是最大的確定,賣家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快速調整自己的選品。尤其是傳統企業,如何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自己的供應鏈和製造鏈,可能是跨境電商為其帶來的最大挑戰。
2021年,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為賣家加強選品策略指引,通過數據和選品建議,幫助賣家及時掌握選品方向,了解不同站點的選品差異化。2019到2020年期間,亞馬遜在物流、工具、服務、項目和人力方面投資超過300億美元,推出逾135項免費的工具和服務,幫助賣家在亞馬遜實現業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