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由溫柔的小米原創,熱烈歡迎來領略我的文章~
農村的小山上一片綠油油,山上有這各種的樹,山腰下有著農田,農田邊上有著泉水,泉水清甜可口 ,而山上樹上的果子也是非常的甜脆,山上的泥土小路也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那時候山上是那麼的漂亮,但是現在這種綠油油的原生態的小山已經不常見了,而且山上以前我們經常捉的一些小昆蟲、小動物也都不見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以前常見的一些野生動物和小昆蟲,那也是一道道的美食。
第一個就是螞蚱。螞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現在很多飯店的有一道美食就是炸螞蚱,不過那些都是人工養殖的。以前在山上逮螞蚱的時候,那些螞蚱都是在山上純野生的,螞蚱也是分很多種的,有綠色的也有灰色。這裡總結三類,第一個是「油螞蚱」,這種螞蚱是綠色的,個頭比較大,一般很難逮到,這種螞蚱炸出來也是非常香的,第二種螞蚱就是「月螞蚱」,這種也餓是綠色,一般個頭中等,但是千萬要記住這種螞蚱是不能使用的,而第三種螞蚱農村叫做「山崩子」,這種螞蚱是灰色的,腿是紅色的,這種螞蚱個頭都比較小,但是食用起來是最好吃的一種,非常有嚼勁,鮮香酥脆。而現在在山上能逮到螞蚱已經不多了,那時候不帶任何工具,只用手撲螞蚱,一會就能撲上一小袋子。
第二個就是蠍子。蠍子現在我們見到的大部分也是人工養殖的,小時候去山上抓蠍子,拿筷子自製一把小鑷子,然後去山上掀石頭,很多石頭底下就有蠍子,然後用筷子把它夾到一個小桶裡,因為蠍子尾巴能蜇人,所以抓的時候很注意,那時候抓回來的蠍子把它放了小桶裡,底下鋪上沙子能活很長時間,也有的人把抓來的蠍子泡酒,或者是炸著吃,因為蠍子有豐富的蛋白質,吃起來是大補。
第三個就是野山雞。記得以前在山上隨時都能看到山雞在飛,山雞一般能飛很高,而且叫起來也跟家養的雞不一個聲音,山雞的羽毛很好看是色彩斑然的,山雞是不好逮到的,因為野山雞比較的靈活,抓到山雞之後,一般的做法都是燉土豆吃,因為山雞吃的大部分都是草,所以肉還是非常筋道的,吃起來也很香,山雞的雞毛也不要扔到,插到花瓶裡也是非常好看的。
第四個就是野兔。野兔在我們那裡一般都叫「山貓」,野兔也是跑的非常的快,一般想要逮野兔都是在冬天的時候,山上下完了白茫茫的雪,可以順著野兔的腳印去找,因為山貓在下完雪之後跑的沒有那麼的快樂,沿著它跑的腳印,用鐵絲下上套子,然後第二天一早我們都會去看看下得那些套子套到野兔了沒有。如果套到了,回去把野兔加以處理,因為野兔帶有一股土腥味,所以一般都會把野兔和雞一塊燉,這樣雞肉帶著香香的野兔味,野兔也帶著香香的雞肉味,真的是回味無窮。
第五個是蛐蛐和蟈蟈。夏天我們能聽到蛐蛐吱吱的叫聲,那時候沒有現在的手機還有各種的電子產品,那些比較土的玩法就是鬥蛐蛐,看看誰的蛐蛐比較厲害,真的是想起來還要找上一幫老友,鬥一下蛐蛐。蟈蟈的叫聲也是非常好聽的,夏天在山上逮到的蟈蟈,把它放了一個透明的葫蘆裡能活到冬天,冬天的時候把蟈蟈放到火爐邊上取暖,或者放在懷裡,那也是一件非常好的玩物。
這些小動物和小昆蟲都是我們小的時候常見的,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回味無窮,大家有沒有逮過著些小昆蟲或者小動物呢?
編輯:豆豆/審稿:萱萱/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裝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