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中,河南出臺的針對高校的各類政策中,其實很多政策都是鄭大,河大與幾個主要大學之間的遊戲,其他高校都是看客。
幾所冠名大學的高校之後,那些學院如何劃分梯隊,以便更好地進行針對性的發展規劃,這些年,也一直不明朗,版本也很多。
最終教育廳的《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方案》算是給出了明確了方案:
河南高校的三個梯隊
梯隊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想序列,承擔河南高教「突圍」的重擔)
梯隊二: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骨幹大學建設高校)
梯隊三:信陽師範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科技學院,安陽師範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中原工學院,洛陽師範學院,南陽師範學院(骨幹學科建設學校)
但是教育廳在今年發布的《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和特色骨幹學科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其中最大的看點有幾個
此次第二梯隊都是冠名大學的高校,這至少說明了幾個問題。大學的更名,之所以大家都這麼熱衷,還是有其原因的。
率先更名大學的高校,在省裡的定位還是要更高,這樣子,很多的政策排序就高,對於地方高校,這是非常關鍵的。另外,更名大學也在招生和外宣方面,佔據著先機,而多次這樣的政策,無疑也在強化著人們的認知,大學好於學院。(雖然這種看法非常片面與籠統)
信陽師範學院也快也只能在今年才能完成更名,如果在2019年實現更名,也許有機會一博,而如果能拿到骨幹大學的門票,這將很大 程度上助推信陽師範的進一步發展。
更名重不重要,最好可以去問問信陽師範的師生,這麼多年一直在更名上下功夫,這麼多人,僅僅是為了一個虛名,你覺得別人都傻嗎?不要一句大學之大,在大師不在大樓。現如今,你沒有大樓,硬體都不行,大師為什麼來?
河南大學鄭州校區
鄭州輕工業大學可以說最近幾年每次關鍵節點都走對而且走得穩,在鄭州區域來說,已經將中原工學院和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拉開了,而此次進入第二梯隊,則是更為直接的體現。
可以肯定的是,第二梯隊的經費和政策絕對是要優於骨幹學科建設高校的,將來,這種差距會在政策助推下,越來越明顯。
在省內眾多學院中,南陽師範學院,安陽師範學院,洛陽師範學院脫穎而出,進入了特色骨幹學科建設高校,這個身份標籤對於這三所高校極為重要,不出意外,之後的碩士點會是先在骨幹學科高校中申請,其他院校要想獲得碩士點,得等他們先完成申碩之後。
且不說實力如何,這三所師範已經成為了和信陽師範一個梯隊的高校。而他們的脫穎而出,對於河南其他地方高校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而事實上,這三所高校的學科建設也是不錯的,洛陽師範,南陽師範,安陽師範等都是有著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安陽師範,洛陽師範的化學均是ESI1%學科)
兩者都沒能進入骨幹大學,這不得不說是很遺憾的。而這次也讓兩所學校改名的動力更加充足,而信陽師範今年的更名,雖然遇到波折,但是希望一切順利。
同樣的,新鄉醫學院作為省內唯一的西醫院校,學科很有特色的河南科技學院也很遺憾,雖然這樣的結果是預料之中的。
此次疫情對新鄉醫學院來說,確實是個機會,畢竟新鄉醫學院還拿到了「111計劃」,這在之前,是不敢想的。
骨幹大學都集中在了鄭州,新鄉,焦作,洛陽四個地市,而豫南幾個 人口大市顆粒無收,比如周口,南陽,信陽(而周口,連骨幹學科建設高校也沒有),豫南高教的領軍者信陽師範也遺憾落選,由此看來,河南教育的地域差異同樣也嚴重,豫南高教接下來如何走,我們且拭目以待吧。
不過政策也在不停變動,就河南來說,政策連貫性很差,其他高校也還是有機會的。
如果你喜歡高校,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高校,分享教育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