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公布的2020廣東優投分數線中,出現了一枚最「粗心」的理科考生,以632分的高分被投到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是個好學校,成都學院(已改為成都大學)也是一個實力尚可的本科院校,但是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卻是不打折扣的獨立學院(俗稱三本),高分因為粗心報了獨立學院在幾年前可能還算正常,畢竟這種大雜燴高校不分檔的形式實施不久,但是時至今日仍有如此粗心大意,只能怪自己審題不嚴。
獨立學院轉設已經成為趨勢,可以理解成教育部硬性規定,但是有的高校轉設節奏慢,如今依然有不少獨立學院依然掛著名校前綴,比如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這是一個校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等,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即將停止招生)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這個是北師大異地校區)的區別可能部分考生及家長一直搞不清楚。以前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雖然已經更名浙大城市學院,但是好在保留了浙大二字,也說明了和浙大的關係,其餘大多數獨立學院轉設直接改成毫無名校前綴的校名。
632分在廣東省理科位次為7593,這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雖然可能離強勢的中堅九校熱門專業尚有距離,但是考個985院校還是很容易的。至少省內的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都是可以報考且穩上的(招生數量極大),理科中大629,華工618,暨大602,華師589,深大588。粗心之下,誤入獨立學院。因為報考都是完全按照流程且已被投檔,所以世上不可能給你重來一次的機會,除了硬著頭皮上恐怕只有復讀一條路可以走了。
在本科批次合併的情況下,雖說更加有利於考生選擇,但是同時也坑了一部分考生。如果依然是一二三本分開報考,那麼就絕對不可能出現高分誤入獨立學院的事情發生。本科批次合併招生,其實是與高考模式改變有關,大的趨勢是以專業+院校報考平行志願,而一些院校的冷門專業就面臨著在本批次招生不夠,所以只能把指標挪到下一批次,如果合併批次,那麼這些專業在一本沒人報,二本想報的卻沒資格。
每一次的高考改革,利弊都是同時存在的。比如獨立學院轉設改名,大多數起的新名字卻都是高仿公立院校名字,目前主要的區分方式就是學費,除了個別藝術類或者合作辦學專業,大多數公立院校學費沒有超過一萬的,但是轉設的獨立學院學費過萬則是常態。
有網友說,這位632考生是想復讀故意這樣報考的,但願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