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5月10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規模最大的民辦高中學校——青島海山學校常務副校長孟祥平做客中考訪談,解讀今年學校招生政策。
考生報考
先到海山學校「預報名登記」
今年海山學校高一新生招收20個班,1000人,普通高中班10個(其中實驗班2個),美術班8個,音樂班2個。和公立學校一樣5月16日--18日網上填報志願,5月19日到一志願學校確認。另外,學校定6月15日(周六)上午8:30—11:30進行美術、音樂的特長加試。另外5月11日上午9:00在學校報告廳會有中考政策的宣講會,歡迎各位家長到校參觀諮詢。
談到志願填報,孟祥平提醒考生和家長說,一是報考海山學校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注意,學校屬於普通高中,報考學校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必須在普高欄內填報學校志願;二是報考學校實驗班的同學在填報志願時應該注意,個人估計成績在公立線以上的,如果不是第一志願報考學校,請注意不要在學校志願前填報不願去的普通高中,不然過了公立線的將會被所報普高錄取。公立線左右的最好填第一志願,這樣基本確定被學校實驗班錄取。
在錄取方面,公立學校是發放錄取通知書,然後報名繳費,民辦學校則是意向確定的考生成績出來後,通知交費,錄取以籤協議交費為準。每年填報學校志願的學生較多,為保證志願的有效性,學校錄取方式是在中考成績出來之前,家長和考生到學校進行「報考意向確認」。
教學改革
今年繼續招收兩個「實驗班」
談到實驗班的錄取,孟祥平介紹說,學校將前一百名的考生進行單獨組班,超過公立線前50名報名的考生免收學費、住宿費,這也是辦學公益性的體現。配備學校最優秀的師資隊伍,進行以閱讀、寫作為特色的大語文、大英語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已經有三屆畢業生,教學成績比較顯著,普通文理本科達線率70%,2019年高三、1班51人,48人全部達線。
按照青島市教育局規定,民辦學校招生分數控制在公立學校分數線下150分以上的學生,按照2018年滿分780計算,學校實驗班招收600分以上的學生,普通班招收580分以上的學生,藝術班在500分以上的學生。
亮成績單
學生考入清華美院、中央美院
談到美術班的發展,孟祥平表示,學校美術班師資團隊實力雄厚,有一套科學、系統、高效的課程體系,不少考生零基礎、對美術有興趣的考生,三年都在學校裡跟著老師學習,紛紛考入全國知名美院。據了解,學校2019屆畢業生在山東省美術統考中本科過關率達到98%,已經連續五屆畢業生本科聯考過關率超過98%,在2019年春節後的校考中,已經有9名同學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的專業合格證;陳思澄,李梁橋、黃嘉怡獲得上海大學專業合格證;李鎵怡獲得蘇州大學專業合格證;趙自立獲得中國戲曲學院專業合格證,田中豪獲得中國戲曲學院專業合格證……
2018屆畢業生劉鳳儀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姜淑玉同學被山東大學錄取,孫稚婷同學被東南大學錄取,汪碩同學被吉林大學錄取崔業成同學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趙婧同學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還有於子洋、元帥等11名同學分別被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錄取,本科錄取率達100%。
古琴專業
今年招收2個音樂特色班
學校音樂班開設的課程有聲樂、鋼琴、樂理、視唱、練耳、形體訓練,涉及樂器門類有古琴、鋼琴、古箏、長號、大號、二胡、薩克斯、小提琴、琵琶、單簧管、定音鼓等,為音樂學或音樂表演發展方向的同學進行音樂理論、音樂技巧精準指導,助推學生迅速提升專業水平。
學校開設的古琴課程,是彈撥樂器的新寵, 2010年8月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保護名錄。經青島民族管弦樂學會研究,2012年6月11日起設立學校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青島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報名考級點」。2014年5月21日教育部「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研究」青島市開題會在青島海山學校隆重召開。學校2016年音樂班演奏的古琴與鐘磬《梅花三弄》獲「第五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山東賽區一等獎,全國決賽二等獎。
中央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青島科技大學、曲阜師範大學、聊城大學等120多所學校均招收古琴專業,近幾年學校音樂班學生在高考中均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2019年朱鴻鑠獲得中國海洋大學和浙江音樂學院專業合格證,蘇沁汝、胡俊春獲得天津音樂學院專業合格證。
教學有法
注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校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建校23年來已經形成一套科學嚴謹的管理體系,從高一入學開始,學校便非常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通過一系列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與人協作,學會自我管理,具有較強的自控能力。
教學中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學校認真貫徹董事長提出的「知識體系的序列化,知識序列節點化、知識節點清單化,知識清單精準化」的教學指導思想,並以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考綱為抓手,以多年高頻考點為參考編寫了各學科的知識體系序列化清單。教學中堅持「低起點,密臺階,小步子,勤反饋」的教學原則。嚴抓知識的落實,認真做好「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記者:劉豔玲
攝像、剪輯:王彬
直播:宋卓函、張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