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抒我讀」投稿|《親子談判》讀後感

2020-12-09 廣州日報

《親子談判》一共分為了三部分,分別介紹了親子談判的緣起、原則和方法。並用了具體的生動案例進行分析,洞察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內因,並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不得不說,該書就是一份親子教育的「寶典」。關於讀後感,我將從我」「讀之前的認知想法」「讀之後的認知想法」以及「今後的行動」三部分進行淺略闡述。

讀之前的認知想法

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下我們,雖然我暫未成為人父,但是從自身的家庭和身邊朋友的家庭或多或少地折射出絕大部分家庭的一個縮影。這個經典的問題就是:「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你現在懂什麼,你知道什麼?」有些家長可能還會解釋一下「你長大就會明白的」。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是互相影響,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佔據了絕大優勢。讓孩子逐漸按照自己設定的計劃,毫無商量的執行。

雖然表面上取得的一定的成效,家長自己沉溺於短暫的歡愉之中,但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隨著生理的成長和心理自我意識覺醒,之前家長認為「好的」事,孩子可不那麼認為,青春期的叛逆,無論哪個時代都是有的,只是叛逆的方式各有不同而已。家長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成年人,過來人」的思維去固化一個複雜多變的青春叛逆期,倘若處理得不好,孩子將來可能會拒絕和父母溝通,甚至產生極端情況抑鬱自閉。而就算是這樣,有的父母仍然不會輕易做出改變,成年了越久,被固化的也就越嚴重。

讀之後的想法

「談判」二字在我們的認知裡,總覺得應該是屬於商務場上的,談判的雙方各坐桌子對面,穿一身正裝,不苟言笑,面容鎮靜,各為自己一方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本書裡的談判,把對象換成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談判。在我的家庭裡,父母從來都是不用談就贏了,直接一句「你的吃喝拉撒都是給的,你跟我談判?」所以我在家就要麼不聽,要麼只能妥協。

但本書說的談判,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改正孩子的某些不正確行為,甚至也有父母等其他成員之間的不當行為(由孩子指出)。把基本目的讀懂後,也就恍然大悟,養育一個孩子,正式希望這個過程中互相陪伴,共同成長,共享收穫。

明白了談判的目的,舉個簡單的例子:通常我們為了讓孩子達到某一目的,會給孩子做出一些口頭承。中國歷史上有個正面的例子《曾子殺豬》。可現實是,在大多數的時候,大人容易將這些承諾忘記得一乾二淨,還要孩子來時不時地提醒我們。所以比起口頭承諾,來個親子談判更加正式並且有效,讓雙方訴求互相響應,有個獎勵和懲罰機制,誰都不要犯規。如此孩子也會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自覺性會增強,比起你嘮叨一萬遍更加有效。

今後的行動

「孩子整天玩遊戲」「做事拖拖拉拉」「作業也不按時交」「孩子厭學」「受教育改善了幾天,就又恢復到以前的樣子」…… 其實孩子成長的環境也就那些,就怕家長對這些問題不夠重視,心裡也不當回事,或採取了錯誤的方式,從而造成一些互相折磨的傷害。

改變一些固有的認識,把這些列為親子的專項談判,家長把這些談判獎勵和懲罰平衡好,關於獎勵和懲罰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因為目的是雙贏,不要互相折磨,吃力不討好。

作者:何俊(廣州市財政局信息中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孫珺

相關焦點

  • 「我抒我讀」投稿|《親子談判》讀後感
    《親子談判》一共分為了三部分,分別介紹了親子談判的緣起、原則和方法。並用了具體的生動案例進行分析,洞察孩子的行為背後的內因,並提供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不得不說,該書就是一份親子教育的「寶典」。關於讀後感,我將從我」「讀之前的認知想法」「讀之後的認知想法」以及「今後的行動」三部分進行淺略闡述。
  • 「我抒我讀」投稿|智者沉於思
    安靜的讀一本好書,對於置身於繁華、疾步於霓虹、迷惑於紛擾、掙扎於名利、奮鬥於平凡、平凡於事業中的我們是難得的淨化與修復。周國平先生的《當你學會獨處》就是這樣一本好書。他不刻意的去描繪人生的奧義,行雲間卻道盡為人的哲理。
  • 「我抒我讀」投稿|​讀《沉默的巡遊》有感
    讀《沉默的巡遊》有感 東野圭吾是日本最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之一,中國人最熟悉的東野圭吾作品大概要算《嫌疑人X的獻身》了,而這本《沉默的巡遊》與之同樣屬於「神探伽利略系列」。故事的主角主要人物包括帝都大學物理系教授湯川教授,男刑警草雍俊平,女刑警內海薰以及形形色色涉及案件的人物。
  • 「我抒我讀」投稿|讀《帳本裡的中國》有感
    在細細品味該書時,我體會到作者所說的「不變」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初心,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初心是永遠不應發生改變的。作為一名技工院校的教師,專業知識、教學方法也必須要緊跟時代的變化。作者: 鄺嘉偉(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由市直機關工委和廣州日報主辦的「我抒我讀」正在進行中,歡迎大家寫下讀書心得,踴躍投稿。
  • 「我抒我讀」投稿|好好生活慢慢相遇
    今年的寒假因疫情而顯得漫長,宅在家裡的日子,讀了《小林漫畫:人間治癒術》,讓焦慮的心情放鬆了不少。「只要我們是彼此最重要的人,活在這世上便不多餘」,讓剛身患疾病做了手術的我感覺到了生活的美好,更覺要珍惜自己、好好生活;「凡是女生都糾結兩件事:買不買?吃不吃?」
  • 「我抒我讀」投稿|感謝女兒,給了我另一種生活
    品讀池莉《和女兒一起長大》,像是夏日午後聽自家大姐茶餘的絮叨,溫情而細膩,充實又會心。作者二十餘年心得,十餘萬字感想,於我而言,就當做是一番預習吧。在育兒這門大課上,我與女兒九個月的相處時光雖然僅僅算是入門,卻也能跟得上作者的頻道,感同身受。
  • 「我抒我讀」投稿|萬物有靈平凡自然
    莊子在《齊物論》中道,「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先生著眼於自然之中的一花一葉一砂礫,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與萬物溫柔共處,用自己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他眼中的生靈萬物,揭示自然奧妙,也從中讓我們窺探到他所體會的人生百味,真正使「萬物與我為一」。萬物有靈正是在於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渲染。
  • 「我抒我讀」投稿|以文字療愈失親之殤
    」的母親形象與我記憶中的慈母印象也不斷在交替重疊……親人曾經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了,不能填補,無法釋然,像心經歷被掏空的感覺。在慈母逝世的兩三年內,我不願意甚至逃避跟別人提起她來,提到總感覺莫名的心痛與難以釋懷。讀罷《床前明月光》,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傾訴、釋放,需要相擁取暖,彼此慰藉。雖然失親之痛不能分擔,但生命的體驗真的可以共鳴,這體驗讓我們更懂得了人生的無常,更在意感受生活中點滴的美好,更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 「我抒我讀」投稿|那不斷翻轉情節背後的人性
    讀過東野圭吾小說的人應該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如果在讀到小說的75%—80%的時候合上書、自以為已經明白案件的真相,甚至於在小說就剩不到10頁紙的時候,你覺得已經搞清楚案件的來龍去脈的時候,不好意思,你低估了東野圭吾,真相永遠都只在最後才全部顯露。
  • 「我抒我讀」投稿|最好的親密關係不單指愛情,可以是親情、友情
    近日,我看了一本名叫《最好的親密關係》的書。作者是(英)羅賓.鄧巴所寫的,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愛情、友情、親情的區別是什麼。可是,什麼才是最好的親密關係呢?在我自己認為之中最好的親密關係是生育我們的父母、自己的另一半和自己認可的好朋友的關係。
  • 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徵集優秀讀後感
    有一種陪伴,叫作和你一起閱讀;有一種幸福,叫作書香伴我成長。 由溫州市教育局、溫州城市大學(溫州電大)聯合溫州日報發起的「親子閱讀.書香家庭」讀書月活動正式啟動,邀你一起讀書,一起來寫讀後感,讓閱讀點亮你的家庭。親子共讀,讓我們把愛讀出來。親子共讀能與孩子有共同的語言和密碼,是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 「我抒我讀」投稿|品味日常之美——《閒情偶寄》讀後感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不妨像李漁一樣,不時放慢腳步,用心去發現、去感悟日常百態,從一首歌、一篇文章、一部電影去發現生活的詩情畫意,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別出心裁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審美追求,在日常生活中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以審美之心詩意地棲居。
  • 《校園足球——看我的》抒「足球」心系列投稿作品展播(28)
    《校園足球—看我的》—《繪「足球」夢》、《攝「足球」趣》、《抒「足球」心》系列徵集活動徵集發布至今,收到了眾多熱愛校園足球的老師及同學們的踴躍投稿我帶著球一路向球門衝去,可是半路就被對手強行攔截了,但是我們班也不甘示弱,我們班的中鋒使出了「閃電腿」,迅速把球又搶了過來。我們一路跑到了球門前,射門!不料卻被守門員抓住了球,把球扔給了四一班的隊員,對手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急忙帶著球向我們的球門衝去,情況不妙!還好被我們強大的後衛攔截了下來,及時把球踢給了我,我急忙向他們的球門跑去。
  • 「我抒我讀」投稿|實現有效溝通 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如何解決親子溝通中的疑惑,讓您在生活中能夠學會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其次讓孩子通過和諧的親子關係學會自立自信,體諒理解他人,快樂成長。這本書教給我們的,是一種肯定個人尊嚴和人性的親子溝通方法,使父母學會用有效、愉快的溝通方式,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要實現有效溝通的前提是不懲罰孩子,不用責備、說教、威脅甚至羞辱的言語方式對待孩子,而是調整心態,專注於解決問題,帶領孩子走出困境。終極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責任心,以及體諒他人、關心他人的能力。通過這本書,我學習到了如何正確溝通。
  • 又是開學季,真懷念無憂無慮的讀書時光丨「我抒我讀」九月書單
    又是開學季,真懷念無憂無慮的讀書時光丨「我抒我讀」九月書單 2020-09-01 18:57
  • 跟著這本書,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丨「我抒我讀」第131期
    跟著這本書,過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丨「我抒我讀」第131期 2020-12-10 10:50
  • 抓住2020的尾巴,在書中增添收穫丨「我抒我讀」十二月推薦書單...
    抓住2020的尾巴,在書中增添收穫丨「我抒我讀」十二月推薦書單 2020-12-10 10:50
  • 那你是我的讀者了! | 我抒我讀第72期
    我一直希望能夠在偏學術性和通俗化兩者之間做一個平衡,作為一個接受過心理學從本科到博士完整教育的人,我在寫書的時候,我會想怎麼樣能夠把心理學的專業觀點放進去,然後舉點生活中的例子,讓大家很容易就感受到心理學是可以用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我希望自己的書是一本比一本更好一點,就是不斷地走一個上坡,所以我在《精進2》的序裡面寫到,「要用精進的方式寫《精進》。」
  • 「我抒我讀」投稿|撲面而來的親切
    很少能靜下心閱讀文學作品,但當我翻開《十八洞村十八個故事》質樸的封面,十八個親切真實而富有生命力的故事撲面而來,讓我不能自已,一下子沉浸在這個村道蜿蜒、樹木青翠的世外桃源,腦海裡浮現出一張張黃桃般的笑臉。
  • 《校園足球——看我的》抒「足球」心系列投稿作品展播(26)
    《校園足球—看我的》—《繪「足球」夢》、《攝「足球」趣》、《抒「足球」心》系列徵集活動徵集發布至今,收到了眾多熱愛校園足球的老師及同學們的踴躍投稿就這樣我遇到了羅教練,也是我的足球的啟蒙教練,他對我說:「你很有天賦」。於是,我順利的進入了學校足球隊學習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