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是教育生涯的第一站。
香港幼稚園從申請到面試都瀰漫著硝煙的氣息,每到秋高氣爽的時候,每個父母都會加入到這場戰鬥。
稱之戰鬥,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香港的幼稚園申請不分地域和學區,也就是說,你可以申請全港任意一家幼稚園;同時,政府也沒有限制每個小朋友的申請學校的數目,理論上可以申請全部,就看爸媽們精力如何了。
因此,很多熱門的幼稚園都是三四千人爭奪一兩百個名額,甚至有些名牌學校的申請人數達到七八千人。
有些極端家長可能會幫孩子申請二三十家學校,拿到入學通知後再決定去哪家。所以才有了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虎媽狼爸等等對父母的稱謂。
老實說我不是贊成怪獸家長的做法,但覺得有時候做父母很可憐,拼盡全部只為孩子,卻還要背負罵名。
激烈的幼稚園入學競爭
01
香港教育局規定正式的幼稚園學習是3年,分幼兒班(K1)、低班(K2)、高班(K3),申請時孩子必須年滿2歲8個月。
而很多幼稚園更開設了學前班(pre-nursury),小朋友如果在該校讀了學前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可以本校升讀幼稚園的。
因此,幼稚園的申請競爭通常在孩子1歲半到2歲左右就開始了。如果當年沒有找到滿意的學校,爸媽們便要等下一年再努力一次了。所以總的來說,這場遊戲一共可以玩兩次。
既然要玩遊戲,就要知道基本的遊戲規則:
香港的很多學校有世襲制度,如果有兄姐在讀的話,弟妹再申請該校,是可以有加分和優先權的,所以家裡有幾個孩子的話,老大的申請尤其重要;
有些名校有一條龍制度,比如培正和民生,學生可以從幼稚園直接接軌升小學中學,家長在將來可以省心不少啊,當然這些學校的入學競爭也非常大;
學校按學費可以分為有學券和非學券。
有學券的學校就是學費可以得到政府資助,相對便宜,但是他們的教學必須接受教育局的規管;
按教育方式可以分為國際和傳統教學,國際學校主要以英文和普通話為主,教學方式也類似國外比較注重個性自由和創意;
傳統學校會注重兩文三語,在教育學術的同時會著重品德的培養;
申請一般分填寫申請表和面試兩個部分。
申請表的遞交有網上遞交,也有郵寄,也有親自到校遞交,視乎學校不同。部分申請表需要填寫問卷。
部分學校的申請時間很短,有些甚至只有2、3天;有些申請方式複雜,需要先寫信去索取表格,然後拿到後填表再寄,之後學校才會通知面試時間;
未免錯過申請,建議在8、9月份就開始留意各校的網頁,將有效信息記錄成表格,尤其是申請開始和截止日期以及申請方法。
個別學校還會舉辦開放日,這個也是父母了解幼稚園的很好方式。
父母的背景也會是學校需要了解的內容,最好的就是爸媽本身是學校的教職員,校友或者有相關人士的推薦信,所以這真是一個拼爹媽的時代。
擇校有技巧!
02
選擇學校其實是最令父母頭疼的問題。其實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1.考察學校
要充分了解學校的背景、教學等各個方面才能選到好學校。可以通過學校網站、網上論壇例如親子王國或教育局的素質評核報告了解各個學校的情況。
另外學校的開放日也不能錯過,因為平時香港幼稚園是不開放給公眾的,從一些學校內部細節的布置可以了解到平日的教學情況和老師是否有愛心耐性。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側面了解下,香港的幼稚園學生很多都是坐校車上學的,早上7:30-8:30,各個學校的幼稚園學生都會在屋苑門口等待上車,如果有空儘管可以觀察下各校學生的精神面貌,甚至可以和他們聊聊天,比較下各個幼稚園學生的禮儀談吐。
2.學費
學券幼稚園大多學費都是2、3萬港幣/年左右,而非學券幼稚園的收費相差很遠,貴的幾十萬,一般都要5、6萬港幣/年左右,加上各種雜費,都是筆不小的開支。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好學校退出學券計劃,所以父母得衡量。
3.交通距離
儘量選擇離家較近的幼稚園,孩子年幼,如果讓他/她每天在路上長時間來回奔波,相信對孩子健康不利。
4.選擇適合孩子個性的學校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他們自己的天賦和才能;例如一些學校很注重品德紀律的培養,喜歡聽指令受管教的孩子,這樣好動的孩子可能就不太合適了。
5.保底策略
口碑好的學校尤其是名校競爭會很激烈,因此,爸媽們在幫孩子選擇好學校的同時,也必須申請1、2家相對沒有那麼熱門的學校,以備萬一孩子名校落選,也不會沒有上學的機會啊。
6.面試
申請成功與否的關鍵是面試,而面試主要取決於孩子的臨場發揮。關於各校的面試題網上也有很多,無非是顏色,形狀、分類,考察小朋友的大小肌肉發展,語言能力,判斷能力等等。
但2歲的孩子其實根本不知道面試是什麼,我們也無法控制他們的思想和情緒,就算在家練得再好,也是有一萬個可能會發生,所以儘量用平常心去對待,就當帶著孩子去一個個不同的遊樂場玩就行了。
有些幼稚園老師也會問家長問題,萬變不離其中,無非就是為什麼要選擇他們學校以及了解孩子平時在家的一些細節。
意外情況
上面談到過,香港入學有「世襲制度」,老大入學的幼稚園,老二再入學的話享有優先權和加分權,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定的。有家長分享,她家姐姐的幼稚園名額太少,只有一個班,妹妹因此就沒進去,還錯過了其他相對較好的幼稚園的申請日期。
所以大家吸取教訓,即使有兄弟姐妹在讀,也不是百分百可以入讀該校的。
香港不限制家長的申請名額,但是大家要知道,一般是不能完成所有學校的面試的。
因為全港幼稚園面試大多集中在11月和12月的周六日,很多幼稚園的面試日期會衝突,因此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另外,天有不測風雲,孩子如果有個小病小痛的去不了也很正常。
明星家長的「優秀」範例
03
應採兒:
這段時間,應採兒一家熱度很高,應採兒給Jasper選擇入讀全港學費最貴的耀中國際幼稚園。
jasper讀的是兩歲學前上午班,每年學費$93,060港幣(約合人民幣8萬),如果升讀3歲全日班,學費加至每年16萬港幣,而耀中小學與中學學費要18萬港幣,升中學時家長更要買20萬港幣的學校債券。
李嘉欣:
李嘉欣兒子上的是直資名校男拔附小及其一條龍中學拔萃男書院,被譽為本地男校一哥,小學設有60多個選修科目,分為體藝、科學、語言文化及個人發展四大類。男拔附小提供150個小一學額,收到約3,600份2017年度小一入學申請,平均24人爭奪一學額。學費在$42,750左右。
吳鎮宇:
費曼上的是香港著名的幼兒園cckg幼兒園九龍塘基督堂幼兒園,與陳奕迅女兒、任達華女兒、鍾鎮濤女兒同校,校長親自面試時會用英語交流,儘管幼兒園在香港非常知名,卻是非牟利性質,每年的學費在37000港幣左右。
陳奕迅:
香港九龍塘基督堂幼兒園(CCKG),是香港數一數二的幼兒園中的名校,與所有備受家長追捧的學校一樣,該校的最大優勢在於優升學率,在此畢業的小朋友入讀香港著名小學的機會相當大,而陳奕迅女兒陳康堤就是從CCKG成功升入拔萃女小學的例子。陳奕迅太太徐濠瀠曾向友人透露,其女兒每月學雜費開銷約為4萬港幣。
趙薇:
趙薇原本鎖定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學費1年近臺幣60萬元,但該校重視英語能力,擔心女兒應付不來,她將目標轉向學費更貴的香港耀中國際學校,1年近臺幣68萬元。現在女兒「小四月」已經在全香港學費最貴的香港九龍塘耀中國際學校就讀。
為了投資小四月的未來,照顧女兒的學習生活,趙薇的部署可謂步步為贏:
1.2011年透過「優才計劃」,入香港籍
2.2012年讓丈夫黃有龍砸約臺幣6億元買下香港3棟豪宅
3.2013年在王菲牽線下,帶女兒面試香港知名幼稚園
4.2016年拍攝電影之餘,陪即將上小學的女兒面試
所以即使是明星爸媽,他們都與一般父母無異,希望提供最好的教育給孩子,也為孩子能夠順利入到心儀的學校而費盡心思。
在過去,大多星爸媽安排孩子入讀的都是香港的國際學校居多,也多數集中在了幾所著名的國際學校,但在近幾年新一批的星二代入讀的小學中 ,不乏傳統名校、平民國際學校、直資私立名校等,部分學費也並非天價。
內地家長可以作為參考,如果有機會通過「香港優才計劃」拿到香港身份,也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一同赴港,說不定有機會與星二代做同學!
香港優才打分標準
1.綜合計分制
是通過對申請人年齡、學歷、工作經驗、語言能力、家庭背景等計分,一般的人才是通過這套計分申請。92%的人是通過綜合積分制到香港的優才。
18周歲以上;
學士學位及以上學歷;
有至少兩年的工作經驗;
良好的中文(普通話或粵語)或英文能力;
額外滿足以下條件,則可以為你加分:
(1)世界100強院校畢業:本科以上學歷,按照官方排名;
(2)跨國工作經歷:2年;
(3)人才清單:滿足11項專業要求之一,加30分。
人才清單:
重磅|香港政府公布首份「人才清單」,快來看看你的專業上榜了沒
2.成就計分制
適用於具備超凡才能或技術,並擁有傑出成就的人士,內地的一些明星和奧運冠軍,如章子怡、湯唯、李寧等,就是通過這套計分到香港的。
申請人曾獲得傑出成就獎(例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國際獎項);
申請人可以證明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例如獲業內頒發終生成就獎)。
得分為滿分或者零分
即刻點擊小程序,自測香港優才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讓更多人透過你的視野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