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黃金眼》的一則新聞,瞬間讓潮姐想起了被理髮店Tony支配的恐懼。
「杭州的趙女士,從2011年起陸陸續續在一家美容美髮店消費,十年來總消費金額高達150萬,丈夫知道這個事後,要跟她離婚……」
好傢夥,150萬,太慘了吧?為什麼那麼容易被Tony老師忽悠?
「女子十年間理髮店消費150萬,現在丈夫想離婚」這條新聞上了熱搜後,網友們議論紛紛,雖然她是以被忽悠的消費者身份想找店家討個公道,但大家卻並不同情支持她。
「雖然這種理髮店不是啥好東西,但我覺得,等自己拉了帳單才反正過來要求退錢,是啥意思呢?做項目的時候你也享受了,自己不長腦子怪誰?」
「人家店子轉手幾道了,那麼大個人了花錢不過腦子,動手打人羞不羞啊?」
「打人時底氣那麼足那麼霸道,怎麼就不敢拒絕服務?」
總之,都在怪她花錢不過腦子,面對推銷不敢拒絕,禁不住忽悠衝動消費……
站著說話不腰疼,大家當起「理中客」總是一套一套的,但輪到自己呢,真的每次都能果斷拒絕掉Tony老師的推銷?
尤其是當自己勢單力薄,而四周圍著一圈人遊說你的時候,有幾個人能板起臉果斷說出那句「謝謝,我不需要」?
對社恐,或者心地善良不懂拒絕的人來說,每次去美容美髮店都需要提前做一番心理建設。
洗頭小哥推薦我用最貴的洗髮水怎麼辦?
我只想剪個劉海,Tony老師卻讓我燙髮染色該怎麼拒絕?
不停說我頭髮乾枯需要養護,女孩子要對自己好一點,暗示自己辦卡做護理時怎麼回應?
哪怕你把網上搜到的拒絕話術背得滾瓜爛熟,相關場景在內心排練了一百遍,面對面的時候,可能還是無法說出口。
因為你心軟,臉皮薄,不好意思博人家的面子,害怕拒絕後本來友好的氣氛變得冰冷尷尬,更害怕別人覺得你又窮又摳而看不起你……
但那些推銷的人就是看準了你這一點啊!
明知道你只是剪個劉海卻極力推薦你染髮;你都說了對遊泳健身不感興趣,還非要你留個電話;去做SPA是想享受片刻的悠閒,美容小妹卻一直在推銷你根本不需要的護膚品……
他們當然知道你不需要啊,但就是賭你不好意思拒絕,只要你一個不好意思,他就成單了,至於你出了店怎麼後悔生氣肉疼,他們可不關心。
為什麼有些銷售推銷時臉都要笑爛了,被拒絕後一秒變臉冷若冰霜,身在服務行業表情管理能力那麼差嗎?
不是,他們故意的,就是要讓你尷尬,讓你愧疚,讓你膈應——類似於一種懲罰機制,提高你拒絕的心理障礙。
所以如何在當面消費時,優雅地拒絕推銷,避免被忽悠為不需要的東西買單?
潮姐在經歷了數次被迫買單,出店後懊惱肉疼的教訓之後,總結了經驗:
1.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不是害怕他們鄙視你窮你摳嗎?那就先承認自己窮,我就是窮就是沒錢怎麼了?你比我有錢?你比我有錢你不也在這兒打工嗎?都是打工人誰比誰高貴呢?有了這個心理建設,那麼「不好意思我沒錢」「我就試試我不買」就容易說出口多了,真要消費也可以哭窮賣慘討價還價。
2.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害怕拒絕後氣氛尷尬?那就牢記一句話「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再說消費者有選擇的自由,拒絕是正當權利,不用覺得不好意思,出了店誰也不認識誰,沒必要為了維護別人的面子花自己的錢。
3.戴上耳機,並且讓店員看到你戴了耳機。只要你從進店開始就戴著耳機玩手機,一副拒絕交流的姿態,店員搭訕暖場的廢話你都裝作聽不見閉口不言,那麼他們再巧舌如簧也沒用啊。
4.萬能藉口:我懷孕了/我在哺乳期。哎,不是我不想做,是客觀條件不允許啊,保證他們瞬間閉嘴!
只有我們都敢於拒絕,斷了他們靠忽悠人賺錢的念想,他們才會老老實實提升服務,靠專業讓我們花錢花得心甘情願。
這才是雙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