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小區林立,學齡前的幼童也多,孩子們去哪裡玩呢?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期走訪發現,地鐵15號線關莊站、地鐵8號線安華橋站等客流較少的車站竟成了兒童滑板車「遊樂場」,經常有家長帶幼童在地鐵站玩滑板車或者扭扭車。關莊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均每天有三四個兒童在非付費區的大堂玩滑板車,最嚴重時甚至有七八個兒童來玩。 然而在地鐵玩滑板車雖然「暢快」,卻是不允許的。《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於2015年5月1日實施,明確在車站內禁止從事滑板、輪滑等運動;但實際上仍有不少乘客在地鐵站內玩滑板車,地鐵勸阻起來也並不容易。
現場 地鐵15號線 3名幼童玩滑板
昨天下午5點50分左右,地鐵15號線關莊站陸續來了3個幼童在玩滑板車。這場景在關莊站區副區長劉亞南看來並不陌生。「每天都會有三四個三四歲左右的兒童來地鐵站玩滑板車,夏天高峰時一天能有七八個兒童,看起來像遊樂場一樣。」
地鐵15號線西段於2014年年底開通,作為地鐵新線,關莊地鐵站具有場地大、地面平整、冬暖夏涼等多個優點。這也是不少帶孩子玩滑板車或者扭扭車的家長選擇地鐵站的原因。但實際上,在地鐵站玩滑板車,真的有不少安全隱患。「比如地鐵站內雖然路平,但也有盲道,此前工作人員就看到兒童玩滑板車在盲道處差點滑倒。同時,孩子無法完全掌握滑板車,也有懷孕的乘客向我們反映過怕被滑板車衝撞到。」劉亞南說。「好在孩子玩滑板車一般都在下午,如果在客流高峰期發生碰撞真的很難避免。」
市民李女士介紹,她住在地鐵8號線安華橋站附近,在過去的一年中,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經常能看到三四歲的孩子在地鐵站過道內玩滑板車,覺得非常不安全。「夏天情況更加嚴重,基本上天天下午四五點都能見到。」
現狀
地鐵工作人員 只能柔性勸阻
劉亞南介紹,由於存在安全隱患,地鐵工作人員會儘量採取各種方式將玩滑板車的兒童勸離。「因為來玩的一般是家長或者老人帶小孩的,我們也只能使用柔性的手段勸孩子不要玩滑板車。比如拿卡通貼紙或者引導孩子玩地鐵站內的大魔方,讓孩子不要再在地鐵站玩滑板車。」
北青報記者在關莊地鐵站看到,一個1平方米左右的大魔方非常顯眼,這個大魔方由9個小魔方組成,是地鐵員工用4個小時手工製作的,可以拼成卡通畫、地鐵違禁品宣傳畫等不同圖案。玩滑板車的小孩在引導下,也很容易被大魔方吸引,放棄玩滑板車。
事實上,去年5月1日起,《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第四十三條明確禁止乘客在車站、車廂內追逐、打鬧或者從事滑板、輪滑、自行車等運動。違反該規定的,運營單位有權制止,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並可處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但由於地鐵工作人員並無執法權,一般來說遇到違反的乘客只能勸導,只有北京交通執法大隊執法人員在場才能進行處理。
探訪
幾個大型小區集中 兒童遊樂場所較遠
北青報記者走訪發現,地鐵關莊站附近有嘉銘園、嘉銘桐城等幾個大型小區,但周圍距離大型商場和兒童遊樂區較遠。嘉銘園B區屬於封閉小區,小區內有綠植等景觀,且有健身設施,但缺乏大片空地。小區道路也沒有柏油路,均為人行路路面或者石子路。小區一名家長介紹,小區兒童能玩耍的空間有限,唯一的活動室還主要是老年人活動的場所。距離嘉銘園不遠,有能供兒童玩耍的紫薇公園,但步行過去需要15分鐘左右。
地鐵工作人員介紹,一些帶孩子來地鐵站玩滑板車的家長抱怨,雖然紫薇公園對大人來說不遠,但帶著小孩,又要帶玩具和水,就覺得很遠,不如地鐵站方便。地鐵地面光滑,夏天還涼爽,吸引了不少家長。
破解
街道會定期向居民宣傳休閒娛樂場所
地鐵關莊站在大屯街道管轄範圍內,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兒童在地鐵站內玩滑板車非常不安全,事實上,轄區內有很多適合兒童的娛樂實施,希望家長將孩子帶到更安全的地方。
該負責人介紹,地鐵關莊站附近的小區臨近梧桐大道、紫薇公園,距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也不算太遠。街道所轄的14個社區,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均設有活動室,有的有課堂,有的有圖書室,有的有桌球室等。此外,轄區還有交通安全拓展項目,有小汽車等設施供兒童玩耍。「我們有文體設施方面的臺帳,定期也會向居民宣傳,希望家長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